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 徽州(岩寺)
因为要去呈坎和潜口,所以我必须住在岩寺,以方便出行。岩寺1988年以前归属歙县,后屯溪改黄山市,将它划出,列为徽州区的行政地所在。当年这里“鳞次万家,百昌辐辏”,一个繁华的市镇,也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地带之一。
时间尚早,天色初放晴,尚可游走岩寺的2处景点。汽车站的附近就是文峰塔,它矗立在新安江的支流丰乐河畔。文峰塔建于明嘉靖23年(1544年),7层8面,高67米,周身颀长秀美,似笔高耸,傲视旷野。
塔的第2层涂以朱红色,似色带缠绕,8面均开有券形门洞,3层以上,门洞边均设有佛龛。塔原有木质塔檐,晚清已毁,可以看到很多残留的孔洞。现存的青砖塔檐叠涩而出,下有仿木斗拱和倚柱,并敷以彩绘,可惜已大都剥落,模糊不堪。原塔刹1914年遭雷击而毁,后修复成粗劣的锅盖模样。
文峰塔为明代进士郑双溪倡建,徽州人注重“水口”与“文风”,建塔用意为镇风水、盼文运昌盛。此塔耗银4万两,塔的第1至7层,分别有胡、桂、方、鲍、汪、众姓、吴等姓氏认捐出资完成,每1层捐款人都铭刻立碑。建塔工程绵绵延延了15年,从设计到选材,精益求精。400多年沧海桑田,文风塔依旧巍巍屹立。
塔的旁边是凤山台,和塔同时代建造,其长40米,宽18米,高6米。台由红色砾岩修砌,中间开有巨大的拱形门洞,旁有步道。上曾有楼阁,早已塌毁。抗战时期,南方八省游击队在岩寺整编,叶挺、项英把它当作阅兵点将之用,所以又叫“点将台”。
出塔园沿丰乐河向西就是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我去的那天此地才正式开放,上午为新的新四军纪念馆剪了彩,我下午就来了。我回来后的5天,国7出炉,此地荣登国保名录,算是行程中意外的国保收获。
洪桥为必经之路,其建于明成化5年(1469年),其除桥墩为老物外,其余皆民国初年重修。这是一个由24根立柱支撑长32米的廊桥,旁有美人靠供休憩之用,桥旁有一“香积”小屋,当年也是新四军的机要科。
桥上的简介牌上,煌煌刻着“明成化5年(1496年)”的字样,和蒲城泰陵的一样搞笑。这位宪宗皇帝1487年就归天了。作为国保单位,此般误导,不如不写公元年份,画蛇添足,这样会让人贻笑大方。
当年新四军在岩寺集结整编时,驻扎在了当地富户金家大院内。这些老房子已修缮一新,旁边建有纪念馆、叶挺等6人像和有关新四军故事的大型照壁等。
整个院里最值得一观的是正德11年(1516年)建的进士第门楼,尽管是半壁江山,但依旧以精致华美夺人眼球。其为郑佐中进士后建的宅第大门,原建筑早会,现仅幸存门楼,号称“门坚强”。
门楼为仿木构牌坊式砖砌,4个抱鼓石为青石,宽9米,高6米多,4柱3间,顶楼已毁。上有“进士第”及年款等文字,门楼的额枋全部用烧雕工艺。徽派的砖雕多是烧好青砖后,再精挑细选,进行雕刻。烧雕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说,不敢望文生义,以免曲解。
鱼龙吐水
新的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投资1.2亿,是个现代化的红色主题馆。我去时人家已闭门在清场,念我背包而来,开了方便之门,并告我不急慢慢看,小小善举令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