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为啥还没死?
月饼是什么?
是一种食物么?对一些人来说,是,对另一些人来说,早已不是。
月饼存续的意义全然在于中秋这个节日,否则它就只是一款普通的糕饼,但饶是如此,过中秋的也不是人人都会吃上一口。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简单的原因,不喜欢吃。
我从小就不爱吃月饼,因为做得太甜腻,父母总让我象征性地吃一口,寓意是“过”了节,就像冬至的时候要吃汤圆,我也很讨厌,但父母让我至少吃一个——爱不爱吃无所谓,节的象征必须要到。
节日,是给那些“想过节”的人准备的——好久没回家,那365天哪天回呢?如果没有一个“规定”,可能拖着拖着就不回了,所以规定个团圆日让大家回家,规定个清明让大家祭拜先人。
它本质上是由于“用户”先有需求,然后给出一个定义,而不是先凭空想出一个定义,让用户去照做,后者肯定不长久。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当某些用户的需求不在了的时候,节就只剩下“象征”,而象征是迟早会被堆入历史的。例如每天都跟亲人见面的,中秋团圆的感受就没了,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全没了,月饼也不爱吃的话,也就不过了。
一个习俗要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必须具有“象征”以外的现实意义。
就像过年,过年为啥以前热闹红火?因为大家都盼着过年,过年能吃顿好的,能穿新衣服;怎么现在年味淡了呢?因为习俗没变过,依然是吃喝,但人的生活状况变了,现代人不是吃得太少,而是太多,所以就有很多人不愿意了。
你会发现越穷的地方年味依然越足,这就是佐证。
一种集体行为,肯定是先满足了集体中大多数人的现实欲望,然后才会将其包装出容易传播的意义,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加工,世代流传,成了一种传统。
猴子也有传统,有个著名的实验:
几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笼子里挂着香蕉,只要有猴子去碰香蕉,所有的猴子都会被冰水浇到,后来就没有猴子敢碰了。
然后饲养员把猴子换了一只,新来的不懂,就去摘香蕉,还没碰到就被大家揍了一顿,于是它也不摘了,但它不懂为啥不能摘,只知道碰香蕉就要挨揍。
接着饲养员把老猴子一只一只换出去,直到笼子里都是没被冰水浇过的猴子,接着把冰水装置去掉了,发现还是不会有猴子敢碰香蕉。
这些猴子没有一只知道冰水的事儿,但知道碰香蕉就得被其他人揍。
这是猴子的传统。
传统,指的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意义。那为什么有的传统生命力强,有的传统生命力弱呢?
因为有的传统会跟着人们的需求改变而变化,有的传统是至死不变。
那些不变的,显然后代就越来越不知道为啥要干这件事,或者知道以往的由来但越来越没有干的动力,于是就慢慢滑坡,从每年都干变成两年、三年甚至想起来干一下,接着就消失了。
而那些变的呢?
生命力还很旺盛,例如月饼也好,粽子也罢,拥有了越来越多现代人和年轻人喜欢的口味,有一些口味我也很喜欢,什么蛋黄肉的,榨菜、干菜肉的,所以小时候不吃的我也吃了。
大家明面上都说,中秋节要吃月饼过节,其实本质是馋某些零食,这样的习俗就能一直保存下去。
有人说这样的月饼或粽子不正宗,月饼就要超市那种称斤两的甜腻散装货,粽子就要自己裹的蘸白糖的,这才是过节,比如我的一些长辈,他们现在还只吃这样的。
这没问题,他们小时候没东西吃,觉得这是人间至味,所以盼望着过节,小时候的味道还绕在心头,这是属于他们的需求,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一种节日或习俗不会因为他们的喜好而传下去,他们迟早要过世的,任何短暂的生命都无法承载起保护需要不断跨越时代的东西的重任,习俗只能靠不断适应新人,不断适应尽量多人的喜好“活”下去。
所以正宗如何,不正宗又如何?
习俗如此,节日如此,任何传统皆如此。
因此不要试图去保留原汁原味,除非人们的需求完全没变。那些更新迭代的,都是传统之光,而冥顽不灵的,实属传统之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