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二连三的烂片之后,总算有一部高水平的历史剧上映了,《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终极篇,保持着前面三部的高还原度的同时,各种细节和场面也十分用心。不可否认,任何一部历史剧都会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笔者也是从第一部开始追,被央视的这套高水准制作所吸引。与前几部不同,这部开始,秦人走上了时尚路线,在很多场景里,我们看到了歪着的发髻,特别是战争剧情中,士兵大多都是歪髻或者叫偏髻。那么历史上究竟秦人是不是梳着这样的发型呢?其实,这个偏髻的出现,曾经一度让人们怀疑,兵马俑的主人可能不是秦始皇。殷商以降,除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仍保持着披发、断发、髡发、辫发等习俗外。中原地带的居民一般多将头发梳挽成髻。不惟女子如此,男子也不例外。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骨笄、玉笄和象牙笄,就有不少为男子所用;出土时往往紧贴头骨顶端。每个头骨边上附有一枚。由此可知,商代男女的发髻,大多梳挽在头顶中央。现存最早的发髻图像为1972年在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一件玉人。玉人为全身立像,呈裸体状。两手下垂捧腹,双足并拢,两耳各穿一孔,可能象征着耳饰,其全部头发被集束在头顶中部,盘曲如蛇。这种发式就是典型的“发髻”。从图像上观察,这种发髻呈螺旋形,推测其在挽结时,先将头发编挽成股,或编结为辫,然后由下而上,层层盘旋,最后用发笄固定。偏髻的发式起源较早,流行区域也比较广。迄今所见最早的偏髻见于春秋时黄国的黄君夫人孟姬的发型。经过复原,是一个典型的左偏髻,髻以发结后用两根簪固定。具有特点的是在盘髻前,其发末皆用丝线编成若干小发辫。黄国后为楚所灭,这一先辫后盘的发式于是在楚地通行。包山二号楚墓的持灯铜俑就是梳的偏髻。俑的头发梳向头的右上角,形成一束,然后挽成向外突出的高髻。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时,出现了“湖北江陵马广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古尸梳有偏醫”的记录:“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马山公社砖瓦厂取土时,发现一座土坑竖穴楚墓,该墓由于墓坑挖在天然的白膏泥层中,所以棺椁和随葬器物都保存得比较好。该墓的墓主人为女性,年龄在40-50岁,身高约1.60米,出土时皮包骨架,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而另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可见,在当时的楚国,偏髻应该是比较普遍的。而楚国在当时,一度是各诸侯国的时尚前沿,这样的发型是怎么到了一向崇尚简朴的老秦人身上的?在吴文英的《风流子》中,还有“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欹红,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这样的句子。197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了一个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的跽坐俑。在山西省长治市,出土了一件陶舞俑,男子独舞,周围有8人伴奏,此舞俑头顶左上方,梳着一个“偏髻”。此时的偏髻在中原地区已经流行开来,而这种流行很有可能是楚人推广开来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其固塞险,形势执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这个应侯就是范睢,是秦昭襄王的宰相,孙卿也就是是战国政治家荀子,而荀子所说,秦国当时“其服不挑”,也就是说没有奇装异服,都比较朴素。所以偏髻在秦昭襄王时期并不是很流行。歪髻在一些地区,是和丑角、滑稽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在贵州榕江地区发现,在一些石雕之上,除雕有“骑马战将、古塔祠庙、白鹤长蛇、麟凤狮龙”之外,还刻有“歪髻、长裙、赤足”的内容。而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就有“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但是,在兵马俑中,可以大量士兵梳着偏髻,于是有人以此开始怀疑,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出身楚国的秦宣太后芈八子。在《史记正义》及《陕西通志》《临潼县志》等史料中,都有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十里;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的记载。雍州新丰县的县城,在今临潼县新丰镇的东北不远处。根据上述明确的方位和里程,很容易就能找到的秦宣太后陵,就在秦始皇陵的东侧偏南距骊山山脚约一公里处的西杨村、下和村一带,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熟知的秦俑坑附近。而秦俑中的偏髻又是楚国最流行的发髻,加之秦俑的服色五颜六色,非常鲜艳,与秦王朝的尚黑制度相悖,另外在一些陶俑身上还刻有一个“芈”字,与发掘的阿房宫北司遗址中的“芈”字相似。阿房宫由秦惠文王始建,而宣太后芈氏即是秦惠文王的妃子。秦宣太后这几年也是非常出名啊。她出身楚国,芈姓,执掌秦国政事四十余载,在当时可算是个说一不二的女性,地位相当崇高,因此她如果想建这么多兵马俑陪葬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就像还没有确凿依据可证明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一样,以上这几个点也不能百分之百确认兵马俑是秦宣太后的,毕竟,光是偏髻这一点就不足以为信。虽说楚流行偏髻,可我们前面的介绍中也提到了,到战国后期,各国都在流行这样的发型。前面提到,一些民族地区多有偏髻,而秦国所处的西北之地多有戎狄等民族,秦武士俑的偏髻或许与他们有密切的关系。同样地,春秋时期,楚国的北境和西境就有戎人。最有名的是陆浑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楚与陆浑戎曾经发生过战争,以后又曾修好,往来较多。如此看来,楚人的发型也或可能是受到戎狄影响,那么戎狄也同样会影响更加密切的秦国。至于所谓秦人尚黑,也不至于处处都是黑。特别是在战国后期,秦的版图一点点扩张,各国人也开始了融合,秦人也摆脱了之前偏安一隅的穷困,特别是昭襄王之后,秦人也有钱多了,颜色自然也多起来。况且,假如这兵马俑真的是秦宣太后的,她的墓地陪葬陶俑都五颜六色了,到了秦始皇时期,天下一统,如此丰功伟绩下,兵马俑都不再单一黑色的就更不稀奇了。而且,从兵马俑的发髻中也可以看到,虽然都是偏髻,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有的偏左有的偏右。这说明,偏髻发展到后来,已经成为身份象征了。秦国“发正向上”是区分标志,也是判断其是奴隶或庶子的一个依据。因而发髻偏上的武士地位高于偏后的圉师,圉师本身可能为奴隶。据秦人尚右卑左的习俗,则发髻顶上偏右者地位高于偏左者,偏左者的身份可能为庶子,而偏右者的身份应为秦代二十级爵中最下等的公士级爵。据此其地位从低至高排列顺序为:发髻偏后、发髻偏左、发髻偏右、发髻直上。其铠甲形制及神态来看,双板长冠为中级军吏所戴,而单板长冠则是下级军吏的首服,同于戴长板冠的车右及御手。冠和发型相配使用情况有定制。步兵军吏俑头部发式和冠饰为裸髻,分为顶部偏高髻和扁髻,髻上有的有罩帻。军吏俑则为顶部束正高髻,戴梯形单板长冠或双板长冠,冠室罩于发髻,冠带下垂于颔下系结。骑兵为后脑部扁髻裸露或戴赭色平顶帻,上面采用朱色绘成三点一组的几何花纹,后面正中绘一大的白色桃花饰件,两侧缨带系于颔下。车兵的头饰也很有特点,御手发髻于头顶右侧,上罩白色圆帻后再戴单卷尾长冠;有的为脑后梳偏髻,上戴梯形冠,冠室戴于髻上;有的戴双板长冠。车右俑发冠分二式,一是束发梳偏髻,发上罩白色圆帻。另一种是头绾偏髻,上戴梯形单板长冠。马厩坑中出土的跽坐俑发髻于脑后挽为圆髻。从以上可以看出秦国军队中兵种的差别在于其所戴冠及发式的不同,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和调动指挥。围绕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还有很多争议和未解之谜,区区一个发髻就隐藏了不知道多少秘密在里面,那么这些个陶俑的主人到底是谁呢?只能等进一步考古发掘,又或者可能一直是个秘密。但话说回来,无论是谁,兵马俑都是无可比拟的世界奇迹,也是研究秦代服饰文化的最重要依据,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参考资料:《中国服饰名物考》高春明;《楚人的纺织与服饰》彭浩;《褪去外衣的历史》相天;《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许净瞳;《兵马俑真相》 陈景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