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奥斯卡霸主,为啥是「寄生虫」?
在刚刚过去的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韩国电影《寄生虫》破天荒的获得了当晚的最大奖,最佳影片奖。
与此同时还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共计四项大奖。
92年来奥斯卡学院第一次把最佳影片颁发给一部外语电影,这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也立马跑来觉得学院的做法过于迷惑,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寄生虫》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获得最佳影片的水准,甚至在奉俊昊的导演生涯里都算不上前三。
从短期来看确实如此,《寄生虫》的Best Picture乍一看是有点虚的,但《寄生虫》获得最佳影片其背后的意义你知道吗?
首先我觉得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纯粹的电影颁奖典礼 ,欧洲三大电影节如此,奥斯卡也不例外。9000多人的评委不可能单纯就影片观赏性和完整性而投票,时局性、安慰性、影响性同样会被考虑在内。
最经典的就是《断背山》那年,《断背山》被《撞车》击败没有获得最佳影片在当年也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就连《撞车》的导演都说《断背山》更应该拿最佳影片。
那为什么当年的最佳影片给了《撞车》呢?因为大家都考虑了当年的时局性,在美国当年种族歧视问题比同性婚姻问题更加需要引起重视,所以那年的学院多数人选择把最佳影片投票给《撞车》。
不过说来有趣的是时至今日已经几乎没有人会提起《撞车》了,而《断背山》却时常的被拿出来讨论。时间的沉淀会验证一部电影是不是佳片,奥斯卡的颁奖典礼其实不必看的特别重。
在我看来《寄生虫》的横扫有着比影片本身更深远的意义 。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奥斯卡终于突破自我。开始了多元化,不再是美国人自己家的游戏,学院用了92年的时间学会了放下自己心中那份“好莱坞式电影中心”的骄傲。学会了对着字幕感受外语电影,跳出舒适圈去看欧亚大师的作品。
正如奉俊昊所说的:一旦你克服了一英寸高的字幕障碍,你将接触到更多的出色电影。
在以前,美国人认为英语电影是全世界最好的电影,看英语电影就足够了,不愿意去看有字幕的外语电影。
而现在,寄生虫的横扫标志着学院鼓励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学会克服字幕的障碍去看更多的外国电影。
再有《寄生虫》能够在颁奖季拿了大大小小16个最佳影片,能够成为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第三名,直到最后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与它的内核有着必然联系 。
贫富差距的揭露,因贫生欲的探讨,使得《寄生虫》超越了国籍与语言,可以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感同身受,别忘了阶级固化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
而奥斯卡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它的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影, 也不仅仅是美国人,而是全世界的人 。
为了对的起这份影响力,他们也大概率的会去选一部全球观众都看的下去的影片,能引起各年龄各阶层的人思考的影片。
商业性和艺术性兼具,同时主题深度且全球人都能看懂的《寄生虫》无疑比《爱尔兰人》《1917》更能让普通人看的下去,看的有想法。
但其实《寄生虫》的横扫最具深远意义的还是戛纳电影节,此前威尼斯电影节因为在每年9月举行而成为了奥斯卡前哨,美国电影也更喜欢去威尼斯 。
经此一役,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都被奉俊昊包揽,这相当于告诉了全世界5月的戛纳也可以成为奥斯卡前哨战 。
威尼斯能做到的戛纳也可以做到,但是威尼斯会和多伦多撞车 ,而戛纳不会 。
所以可以预料的是戛纳电影节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想拿奖的美国电影,好莱坞向欧洲电影节输送优秀的美国电影,而三大电影节也向好莱坞输送优秀的非英语电影。这会让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将会变得风格越来越多元 二者的影响力和受关注度开始相辅相成,甚至指数上升。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戛纳的艺术气息跟奥斯卡商业大老粗应该老死不相往来。但不得不承认,奥斯卡和戛纳已经在互相送橄榄枝了。
在今年的颁奖典礼上,戛纳电影节总监福茂也来到了现场,并且在酒会上和众人谈笑风生,想必是谈妥了不少片子今年去戛纳主竞赛走走红毯吧。
如果没猜错的话,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会比以往更要星光熠熠。
而《寄生虫》到底算不算一部配得上Best Picture的影片,十年后我们再看。
----
本文作者:有鱼(感谢)
原创首发:慢慢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