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十牛图偈颂书》

禅 宗 十 牛 图 偈 颂 书

一释:

图示中牧牛者手执牛绳,站在荒郊野外,深情焦急而又紧张,因为他最大的财富——牛丢了。他虽然知道牛丢了,但对牛的去处一无所知。

这图所象征的是修行者愈来愈觉到,自己失落了一种真实和不实的本性,所以渴望可以把它找回来,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也就是说,处于这阶段的人,都是一些已经拥有寻求开悟基本心态的人。他追求开悟的渴望是真实而强烈的,但却又不知所措。

这是修行者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修行者确立了立志求道的信心。对见悟开悟境界产生了向往的信心。

一序: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逐失,家山渐远,歧路讹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一颂: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觅处,但闻枫树晚蝉吟。”

二释:

图示中,牧牛人似乎找到了牛的蹄迹,但仍为看到牛。有些蹄迹是往东去的,有些是往西去的,有些蹄迹会突然在半途消失;有些则会东绕西转。看到这些蹄迹,牧牛人更有信心你是到了这附近一带。然而,对于牛是去了哪个方向,以及他应该沿哪条路去找牛,对于这些问题他仍然感到困惑。

这图所象征的是修行者以及跟随了师父,或是读过佛经上有关修行的说明。他对佛性的信念更加坚定,也相信释迦牟尼和禅宗的祖师曾经体验过这种佛性,并留下指向这条道路的教诲。因为他知道,那些过去到达过开悟的人,也曾经和他一样,只是个普通人,因此能培养出信心,认为自己也一样可以做到。不过,由于自己没有任何的体验,并不知道要如何的体验,并不知道要如何着手。

这是修行者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修行者通过学习经典和师父教导,略略认识了本性。

二序: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辞,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二颂: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三释:

图示中的牧牛人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寻找后,终于看到了从树后面伸出来的一根牛尾巴。他为此高兴异常,尽管这个时候,他尚未把牛抓到手。事实上,他甚至未能面对面把整个牛给看清楚。

禅修中的修行者特别容易产生对冥想体验的误解。因为禅在传统上不喜欢讨论悟境,因此初学者很容易误以为他所获得的肤浅体验就是开悟。很多人在谈到开悟时,事实上谈的就是这种肤浅的情绪反应。这一类的误解是可以透过禅师从旁指导而避免的,这也是传统的禅修都由有经验的师父来指导的原因。

这是修行者摸索阶段。这一阶段的修行者通过学习实际修行一段时间后获得一些不是太明确的悟境体验。

三序:

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三颂: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四释:

图中的人用绳索套住了牛,所以牛现在落入他的掌控中。但是牛还是很野,不时想要挣脱牛索,跑到路边去吃草,所以牧牛人必须加以鞭策和调伏。

这图像中象征的修行者虽已亲自证悟了自性的全体。但烦恼的习气仍会在他的心里,只是活跃的程度大不如前罢了。当修行者遇到一些会刺激这些习气的处境时,烦恼就会生起,导致修为的倒退。因为担心自己再次掉回原先道德与精神的昏昧状态,修行者会加倍努力去修行。

这是修行者实践阶段。修行者继续深入修行后由明确的悟境产生。

四序: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挞。

四颂:

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纔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五释:

第五图是名副其实的牧牛图。牧牛人一手拿着牛鞭,另一手轻握着牛索,有时走在牛的前面,有时走在牛的旁边。牛不时想要停下来,去吃路边的青草,因此牧牛人必须不断保持警觉,不让自己昏了头脑。不过,这时候的牛基本上已经愿意听从命令,所以牧牛人用不着像先前那样激烈地去驾驭它。表面上看,牧牛人并没有花太多的力气,牛只是自己顺着道路往前走。

这是修行者取得初步成果阶段。这一阶段修行者已经清晰、全面地见到本性。但是由于长久以来染污习气的牵引,因此,这一境界还是有退落的可能。

五序 :

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五颂: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六释:

图示中牧牛人自在地骑在牛背上,牛虽然还套着牛索,但缰绳却松垮垮地挂在身上。他根本用不着去驾驭牛,因为牛已经完全被驯服了。懂得自己回家。这时候,修行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像完全没有修行似的。修行者的六识都已净化,一切烦恼的,他们清晰地觉知世界,但世界却不会在他们身上引起贪或嗔的感觉。这个层次的人,会觉得自己与所见、所闻和所触的东西都有密切的关系,就像是身、心和世界已浑然一体。这个阶段的修行者会知道修行仍然是不可少的,知道心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所以不会怠惰下来。然而,这时候的修行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当修行者到达这个阶段以后。他不会在刻意去想:”我需要修行。”

这是修行者扩大成果阶段。修行者在开悟全面见性后仍须努力地深入实践,久而久之,这条心性之牛,自能驯服,而让你安慰地骑牛归家。

六序:

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六颂: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释:

图示中,牧牛人与牛都已回到家里,但我们却只看到牧牛人。而牛正在睡觉,至于在哪睡觉就不得而知。虽然第七图和第一图一样,都是看不见牛的,但两图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第七图里,牧牛人是新满意足的坐在家里,什么忧虑都没有。在这个阶段,修行者已不再认为烦恼是有必要刻意去驯服、开悟是有必要刻意去追寻的。他已经做到六祖慧能所说的,执着与颠倒不再纠结于心的境界。这时候修道者唯一要做的,就是伸直双腿,躺下来睡觉。此时行者对外在的环境已能不攀缘,更没有烦恼心起,没有是非、善恶之分别。

这是修行者巩固成果阶段。这一阶段的悟境更加稳固,功夫愈趋精淳。本性的证悟境界完全稳定,‘人’与‘牛’合二为一,心目中不再有牛存在,但觅牛的自我意识仍未完全消失。

七序:

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似月高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七颂: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八释:

图示中,不管是牛还是牧牛人都没啦踪迹。除了一个圆圈以外,图中空无一物。如果牛所代表的是一个人觉察的本性,二牧牛人代表的是修行者寻求本性的主观意向,那么当一个人与本具的佛性合一时,牛与牧牛人会同时消失。当主观的我确实成为自性,就再没有可以去实现的自性或去实现这自性的自我了。而只要二合一的观念还存在,只要还有“一”的观念,那就不会是真正的“一”。当自我确实还原为自性时,就无所谓自我和无所谓自性。归根究底,牛和牧牛人都不是真实的。他们乃是一个圆满的整体。

这是修行者纯熟成果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修行者悟境更加稳固,功夫愈趋精淳。本性的证悟境界完全稳定,‘人’与‘牛’合二为一,连觅牛的自我意识也不在执着。

八序:

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激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锣!

八颂: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九释:

图示中,本来空白的圆圈又突然重新出现画面,但这一次画的是一尘不染的青山及绿水、翠竹与黄梅。他表示修行者从绝对统一的定境,返照现实的生活。在这种返照中,一个人的所见,一如平常人的所见,但又与从前大不相同。这种关照是出自一种纯粹的智慧,可以清晰而精准地朗照一切,不管它遇到什么,都会依事物的本来面目看见事物,而不生一丝烦恼。

这是修行者自我解脱阶段。这一阶段的修行者回到法性的本来面目。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九序:

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九颂: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十释:

图示中画着一个洒脱自在的和尚,一手提着个布包,另一只手则伸出去,把东西布施给一个瘦弱贫苦的乞丐。这跟一般的情况相反,因为这一般的情况下,受布施的人都是和尚。但第十图里所见的则恰恰相反。就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图中的和尚毫不吝惜地从他的布包里拿出东西,施予别人。这象征这一个完全开悟的修行者拥有大慈悲心,也知道要怎样运用善巧方便去满足其他众生的需要。这是修行的自然果实,并不是出算计或别有用心的。

十序:

柴门独掩,千圣不知;理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十颂: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上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