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 | 张启超: 竹子往事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竹子因其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还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象征万古长青,宁折不弯,顶天立地,虚怀若谷。不仅为大众喜爱,古今文人墨客更是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

《诗经》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苏轼曾经说过:“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白居易有:“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

郑板桥亦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和成竹在胸的美誉。

竹子还成就了郑板桥、徐悲鸿、齐白石、吴道子、吴昌硕、黄宾虹等无数知名画家。

在日常生活中,竹子、竹笋不但是美味佳肴,也可修筑竹楼,做成竹床、竹椅、乐器;加工可成凉席、竹筷、菜篮等;新鲜的竹叶可做竹叶粽子;竹根可做成美观雅致的竹雕、龙头拐杖或者精美的笔筒。

然而,在我们老家有一个说法,发竹子不发人,意思是竹子长得越茂盛,发的面积越大,那么这家的后代子女就不能兴旺,不兴旺的潜台词就是不是独生子女单根独苗,就是不能生育,具体有什么科学道理,种竹子和人的生育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竹子散发的气味对女性生育有影响,无从考证,也许就和“屙大路上长橛眼”,“打死小燕子害眼”是一个说法吧?

既然竹子关乎人丁兴旺与否这么重大的事,可是还是有人种,他们把它当成花卉一样的装饰品用来美化家园,有的种在院子中间的眏门墙(民间的阳宅学说认为不能二门相照,意思就是院子的大门不能和房屋的正门在一条直线上,即不能同为八卦的同一个字比如巽,或离,如果实在无路可走,就要把两个门中间垒上一堵墙,这堵墙要比大门口宽,比大门口高,来遮挡,)前面,有的种在院墙里边的墙根部位。

在我们那里,人们把竹子又称为喜竹,过春节的时候就有人拉着成车鲜嫩的竹子赶年集卖,也不贵,几块钱一对,人们把它买回来,用干净水洗一下,晾干了水,别(插)在供桌两边的桌枨子中间或者东西两边的桌子前腿上,把两棵竹子的枝叶交织在一起,用红头绳固定住,然后把花生的皮磕开一点缝,加到竹叶上面,把荸荠,红枣也插到竹子上,看上去像是竹子上面结满了红枣、荸荠和花生,紫的枣,白的花生挂满枝头,相互辉映很是壮观,给春节平添了不少喜庆气氛。我们每天看着花生荸荠眼馋可就是够不到,大人不在的时候想偷偷地摘一个,还要站到板凳上,大人发现少了还要训斥,可不要再摘了,还没过十五呢!但是客人来了却可以摘,所以想吃的时候就等来了小客人,宠着他要,我们再均分。

竹子在我们那里还有一个用处是做赶牛的鞭,生产队的时候,饲养员使牲口用的鞭几乎都是竹子做的,有的是独鞭杆,就是只用一根竹子。有的用三根比小母手指还细的拧在一起,七八尺长的样子,鞭绳则是用牛皮辫成的,也四五尺长,看上去像个麻花,很漂亮,很美观,这种鞭也很厉害,打到牛身上立马就会出现一道白印子,一鞭打下去骡马就会尥蹶子,牛马看到这种鞭就会打哆嗦乖乖地按部就班,依令而行。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情况下饲养员是不会打牲口的,他们会把鞭子的力度用得恰到好处,都是用鞭轻轻地撩,就是爱抚,让牲口既不感到疼,又知道主人是在打它、提醒它。况且真的打了牲口队长发现也会批评的,你今天打牛了?没有啊?睁着俩眼说瞎话,牛身上的布瘤(印痕,印迹)哪来的?它不听号!我看它比你还使号,我跟你说,牲口是咱的命根子,把牲口打坏了,赶明把你套上犁地去。

竹子在我们那里还有一个用处是做筷子,那时候筷子都不用钱买,都是自己做,就是自己先用刀把竹子劈成手指粗细的竹棍儿,然后再用刀慢慢地旋圆,感觉差不多了,再用碗碴子慢慢地打磨光滑,由于比较粗壮,像炸油条的筷子,人们都把这种筷子就做拌草棍(就是给牲口拌草的棍)。筷子做好了,为了使用方便,便于保管、防备丢失,再在上头用刀切一个槽,用绳子把两根筷子连在一起,用了就挂起来,有的老头用了顺手就插到马虎帽子上面。就有一个老头去赴宴,忘记把筷子放到家里了,吃饭的时候发现帽子里面有筷子,就说,不用你的了,我自己带的有,一桌人都笑起来,这老头怕抢不到筷子还是咋的?自己带着拌草棍上来了?

竹子还可以做毛笔,就是一头是光光的一个笔杆,上面贴一个纸标签,一头是兔毛,说兔毛其实也不算是,里面加了蔴或者羊毛,好像是一毛还是八分一支,还有一种高级的上面带一个红红的塑料盖,盖上面还有一个红绳子,可以挂到扣鼻子上面,这样的一杆就要贵几分钱。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还开有专门的课,不是现在的美术课,叫大字课,有专用的作业本,叫大楷,灰色的牛皮纸封面,里面是用红色的虚线打的方格子,每个格子里面还有一个米子形的虚线,每到大字课,我们就拿着毛笔端着墨水去上课,(墨水用完了瓶子就用来做灯)先用嘴把毛笔润湿,然后直接把笔插进墨水瓶里沾墨,不用砚台,老是把手上弄得都是墨水,学校里又没有水洗,都是把黑黑的手指带回家洗,写了交给老师,老师也像小字和算术的作业一样排,如果哪个字写得好了,老师就在字的四周用红笔画个圈,我就没少被画圈,有时候一页能被画几个。可惜的是还是没能成为书法家,最大的辉煌是给我们村里的邻居过年写对联。写对联并不难,麻烦的是还要给他们倒贴红纸,因为他们的纸总是不够用,不是少个横联就是少个春字,或者出门见喜槽头兴旺,或者斗方子,每年我都要多买两张红纸,写好还要给他们配好上下联,交代清楚哪个贴到门框上,哪个贴到树上,哪个贴到牛槽上,有的还要亲自上门告诉他们,那一年没有去,我邻居的叔叔就把对联给贴倒了,不是上下联倒了,而是把字给贴头朝下了。

竹子里面还有一层像纸一样的膜,叫竹膜,薄薄的,乳白色,音乐老师把它贴在笛子左边的第二个孔上,用来调节音色和音量,使笛子发出的声音更加清脆明亮。对于老师来说,似乎这个膜比笛子还金贵,我们想吹他的笛子,他总是提醒说,小心,别把笛膜弄破了,而不说,别把我的笛子弄坏了。

竹子可以做㩟子(楔子),就是木业老师把竹片用锯锯成一头大,一头尖像手指那么大的三角形,做家具的时候,用凿先把装在一起的榫子开一条缝,再把竹㩟子打进去用来坚固,坐个三年五年甚至凳子腿坐断,也不会摇晃。当然,有的老师找不到竹子,也用木头代替,虽未尝不可不过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过做箱子就必须用竹楔子,这时候不是三角形了,而是削得圆圆的两头尖,像牙签一样,沾上明胶,用它把两块木板穿在一起,一是固定平面不骴楞(歪斜),二是不会开缝,不摇晃。特别是木盆木桶,那是必须要用的,因为竹子不但比木头坚硬,还比木头耐水顶沤。

竹子可以盖房子,那时候没有水泥,盖的都是起脊的土房子,我们就用竹子做椽子,就是稳好檩条以后,把手脖粗细的竹竿一头起上槽,用麻绳把两根(一对子)连在一起,搭到脊檩上,细头刚好够到山上的一半,把多余的截去,差不多一尺远排放一根,根与根中间铺进蔴秸,上面摊上泥巴,泥巴上面笘草,也有的把椽子上面摊上八笸,笸上面打泥笘草。用竹竿做椽子的好处是不弯曲(我们叫凹心),不容易生虫,而用木头容易生虫落灰,还有一个最经济的考虑是不怕水,翻修房子的时候还能再用一次,而用木头的房子漏雨容易沤椽子,发霉变糟,老早的因为椽子沤断而翻修。

竹叶青青状元红:以前在我们乡下喝的都是散酒,也很便宜,大概几毛钱一斤,都是高粱、红薯片做的纯粮酒,很地道也很有劲,喝着烧嘴。想喝酒了就去大队代销店找老杨,老杨把他的柜台前面摆的大酒坛子上面用布包的麦秸做的坛盖子拿掉,拿起酒卮子往坛子里舀一卮子笑眯眯地递上来,喝酒的人接过去,也不用酒杯,直接用卮子像喝水一样一饮而尽,然后用袖筒子擦一下嘴,走人,临走老杨会叫住,白走,饶你个糖就就嘴。就顺手拿出一个冰糖递上来,喝酒人千恩万谢接过去把冰糖撂进嘴里,这个冰糖就是下酒的菜,一边啪嗒嘴,一边晕晕乎乎的回家睡觉。

如果平常有客人来,喝的也是散酒,客人来了,大人就会说,打点酒去,跟您表叔喝一壶。就提上驴头川子(坛子)去大队代销店打散酒,老杨看拿着坛子上去了,也是把盖子拿开一边唱着一——二——三——,一边一下下地把酒从他的大坛打进小坛里,够了再饶一点,另外也给小孩一个糖算是跑路钱。提了酒坛回家,交给大人,大人就把小瓦酒壶拿出来,把酒倒进酒壶里,在院内支两块砖头,把酒壶放上去,拿出三根蔴秸点着放到酒壶下面色酒,看壶嘴冒烟了,用手巾垫着提到屋里哥俩好、五魁手的一边来枚,一边喝。

如果有红白喜事,平席(普通客人)也是用散酒或瓶装的沙河大曲,而上席(送亲,请客的贵客)就不用散酒了,是用瓶装的,但它们不是宋河也不是兆丰,它们还要靠后一些,用的是竹叶青和状元红。竹叶青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青青的绿绿的压腰(凹腰)瓶子,底子大,肚子也大,但是腰很细,口也很小,就像一个现在的花瓶,上面还有一朵白色的竹叶,很优雅,很精致,很好看。那时候虽然不养花,用的空瓶子也不丢掉,都摆到条几上装饰门面。

竹叶青我们都叫它甜酒,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白酒就叫辣酒)。这种酒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可以喝。它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保健名酒,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是以汾阳杏花村汾酒为底酒,用淡竹叶、砂仁、紫檀、陈皮、公丁香等十几种名贵药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陈酿而成的,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喝着入口甜绵,清醇甜美,芳香醇厚,温和无刺激感,不拿头,又能养生保健,如果待客剩下了退桌子的,大人小孩都会抢着喝。

说起竹叶青让我突然想起了一种蛇,因为这种蛇也叫竹叶青,和竹叶青酒重名,这种蛇浑身青色,头比较大,扁三角形,细脖子,公蛇身体一边有一道红白相间的纵线纹路,母蛇的纵线纹路则为白色或淡黄色。

我们的豫剧大师常香玉老师有一个经典剧目叫《白蛇传》:恨上来骂法海不如禽兽,你害得俺哪,一无有亲,二还无有故,无亲无故,孤苦伶仃,哪里奔头……

而《白蛇传》里白娘子白素贞的结拜妹妹就叫小青(岑碧青)。戏里说小青也是峨眉山千年修炼得道成精的青蛇,而四川峨眉山也是竹叶青蛇分布的范围之一,说不定小青就是竹叶青蛇。

特别一提的是,戏里的小青是一个聪明伶俐,有情有义,敢爱敢恨,敢与邪恶作斗争的完美形象,每次听常香玉老师的《白蛇传》都感动不已。

我们那里还有人用竹叶来泡茶,就是把嫩竹叶放到茶碗里,然后冲开水,像泡柳叶茶一样。慢慢的茶水就会变得微黄淡绿,晶莹透亮,清香可口,看着像红糖茶一样。据说竹叶茶具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解渴消暑、解毒利尿的功效。

连《本草纲目》上都说:“淡竹叶气味辛平,大寒,无毒;主治:心烦、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叶气味苦冷、无毒;主治口疮、目痛、失眠、中风等。”

有关资料显示:竹叶安全无毒无害,在中国食用、药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它含有大量的黄酮、内酯、多糖、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是理想的纯天然营养品。常喝对人体非常有益。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保健品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

竹子还可以编麻竹篮子、竹椅子等,这些大家都知道,就不用我多说了。

相关链接:

乡土文学 | 张启超:药虫记趣之蝼蛄的传说

乡土文学 | 张启超:药虫记趣之青花蛇报恩

“中原红木杯” 第二届浣花文学奖征文启事

作者简介

张启超   男   网名 彳亍斋公

1965年4月生于河南沈丘

乡村文明忠实的坚守者和记录者。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尾子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朱晓燕

美编:无兮    ETA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  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0)

相关推荐

  • 猜谜解字说“竹”字

    "上不去,下不来(打一字)竹".根据谜面提示,把"不"字上面的"一"去掉,再加上"不"字下面的"个"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猪之往事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如家字,上面宝盖头,下面豕字,古汉语中豕字就是猪的意思.家里有猪才叫家,可见猪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据考证,3600万年前地球上就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纺花织布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那时候,纺花纳鞋好像都是妇女的手头活,你不论到谁家串门子,不是见女主人在嗯嗯地纺花,就是在哧啦哧啦地纳鞋底,反正不会闲着. 纳鞋底后面咱专门说,现在专说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打闪灯 红红火火闹元宵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打闪灯是我儿时过年的主要娱乐活动,也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对于小孩来说,元宵节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打闪灯,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也可以,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也说老家过大年之: 待客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在我们豫东农村,亲戚朋友间来回走动叫走亲戚或串亲戚.走亲戚也分平常走亲戚和逢年过节走亲戚,过年走亲戚又叫拜年或撵蒸馍.也就是说有的是确切有事,无事不登三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也说老家过大年之: 故乡的年(一)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在我们老家,过年是件大事,是除旧布新.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不但全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亲朋好友还会相互走访拜年,表达情怀和美好祝愿.同时也是人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也说老家过大年之: 赶年集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年集也是集,和平常一样,该早上早上,该上午上午,该单是单,该双还是双头日子,除非大小近(月)的时候加集. 和平常不同的是,平常卖的是日用品,年集卖的东西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鸡毛蒜皮那些事儿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为什么会得病呢?就是内径所谓的五行失调.比如阳金在内五行表示大肠,阳土表示胃,它们本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而如果阳土盛克了阳金,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童年雪趣

    相关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瑞雪兆丰年. 雪是上天馈赠给人间圣洁而又浪漫的礼物,不但儿童喜爱,也是农民丰收的保障和文人墨客笔下最喜欢描写的对象. 伟大领袖毛主席借雪赋志,以大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变蛋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变蛋在我们豫东属于特色食品,非常普遍和家常,它既是干粮.零食,能当饭吃,是一个很好的菜,又是礼品和赌具. 据说变蛋源于天津.说是二百多年前,天津有一个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