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新路径!四大方法寻找业务增长点
作者 | 夏惊鸣 北京华夏基石双子星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CEO,训战结合咨询专家
来源|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ID:guanlizhisheng2015)
管理咨询、培训及其他合作请联系 010-62557029,13611264887(微信)
01
什么是战略?各种定义都有,我用三句很常识的话来理解战略,即战略最主要是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的增长点在哪?
战略首先是要实现增长。
如果没明白增长点在哪里,就没有什么战略?人力配置、财务资源配置、技术、市场等等工作都没了方向,就如我们带着大部队往一个山头冲过去,结果没有敌人。
什么是增长点?增长点就是战略的原点和方向,即通常讲的业务分析和业务选择,也是就是“战略是一种选择”。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其他的所有工作就有了方向,就是技术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实现增长?
既然找到了增长点,那么你要把这个山头攻下来,也就是怎么实现增长,其实这就是商业模式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战略定位和竞争策略。
第三个问题是,增长的责任如何分解?
如何让每个人扛起攻山头的增长责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战略地图、战略解码与目标分解、战略绩效评估与激励。
这三个问题是我通常讲的“战略是一种选择——增长点,战略是一种模式——商业模式,战略是一种路径——战略解码”,它形成了一个战略管理闭环。”
为什么要这么理解战略呢?因为我们在思考战略的时候不能忘了原点和方向——增长,我们很多战略思考之所以有问题,就是离开了这个战略本质。所谓战略转型,本质上就是寻找新的战略增长点。
02
1.寻找风口期的业务
为什么过去各行各业都很好做,现在却做什么都难呢?因为,对于中国的各个行业来说,过去的四十多年都是风口。市场的高速成长,进入卖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会给你犯错误的机会。
但是现在如果企业选择的是红海业务,自身也没有独到之处,还想活得好,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说是苟且地活着。因此,我们如何识别风口就非常重要了。那么,如何识别风口?它的规律是什么呢?
第一,跟随重大技术创新。5G技术普遍应用、VR技术突破,会产生多少风口?手机的会变,电影院会变,电视也会变,还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应用场景出现。尽管这个风口现在还没有出现,但企业家要保持敏锐的洞察。
我们不妨想想,早就有这些技术了,为什么会在最近几年突然窜红?那就是一点,现在可以看到这些技术产品化、产业化了,这些技术已经处于产品化和产业化的临界点。所以我一直强调,中国面临着新技术周期的红利。
对于中国来讲,互联网行业,通信行业,都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得见的机遇,也是我们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风口。所以,新技术周期红利,以我们目前的判断,相信过不了太久就会到来。
第二,重大社会转型。比如改革开放,进入WTO,比如城镇化等等都是重大社会转型,会产生很多风口。
第三,重大政策利好。国家的重大政策也会产生风口。
比如,温氏集团2016年销售收入近600亿,净利润有120多亿。为什么它会创造这样的辉煌呢?这源于全国人大代表温氏集团前董事长温鹏程参加全国两会,抓住了政府说要抓环保重大政策的风口。
回来后,他就开会讨论增加投资,改造设施设备,提升环保水准,当时没有人同意,他力排众议,果断决策,要投入大笔资金改造环保设施,大力拓展养猪业。
我们党有个习惯,凡是有重大变革政策出台后,似乎都有两年过渡期,先按兵不动,但他一定会落实,后面就动真格。两年之后,当环保政策真正落地后,很多县的散小养殖户不给养了,马上猪肉就短缺了,接着就是猪肉连连攀升。
2.寻找解决痛点的业务
客户没有被解决的强烈需求,所谓痛点。痛点被你解决了,当然就容易成功了。痛点分两大类:一大类是行业痛点;第二类是客户痛点。
(1)行业痛点。我们中国有痛点的行业太多了,这意味着中国的机会也很多。比如,旅游行业有什么痛点?就是“被坑”的感觉;金融行业中小企业融不到资,烂的融不到,好的也融不到,这是不是痛点呢?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的机会也很多。
(2)客户痛点。当然,行业痛点和客户痛点经常纠结在一起。我们看个案例体会解决客户痛点的新业务:
案例:江苏电动工具企业——宝时得
一说起电动工具,全球哪个企业最强,很多人不假思索的说,德国博世!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欧美市场,宝时得的产品不仅销量超过了博世,而且价格也高于博世。
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机电领域,超过德国企业,尤其是价格超过德国企业,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的成就,2017年,我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个企业。
去之前,我就在想他们为什么会成功?这个领域不太可能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进行弯道超车,所以,我认为他们一定是把“以客户为中心的持续创新”做透了,果不其然,用他们的话讲,就是解决客户“痛点”。
举个例子,大家有没有往墙上钉钉子的经历,最怕什么?最怕砸到手,基于这个痛点,他们就创新一个钉钉子的电动工具,前面一个有弹性的套管,把钉子塞进去,不需要人员手动去扶,要钉哪个地方,抵住那个地方,一按按钮,哒哒哒,钉子就钉进去了,再也砸不到手了。
他们的产品展览馆面积很大,至少有一两千平米的样子,接待我们的常务副总讲,他们所有的产品都有一个创新的故事。
我就问他,在一个企业形成创新的氛围和习惯是很难的,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他哈哈一笑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们从上至下都说两个词,创新就落地了——“痛点是什么,亮点是什么?”。
这个太值得学习了,尤其是产品创新型公司,大家想一想,无论研发人员讨论产品概念、产品设计的时候,还是总裁召集产品规划会的时候,大家都在问这两句话,都基于这两点进行思考和展开工作,创新不就落地了吗?听他这么一讲,我感觉茅塞顿开。
所以我们说,尽管管理系统是复杂的,但是抓手并不复杂。我们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在指挥前线打仗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关键,聚焦关键,然后压强上去,就很容易成功 。
怎么发现痛点?它的规律是什么呢?三个关键——“深入实际,弄透行业原有玩法——定义痛点——改造玩法,解决痛点”。
很多企业一谈,就大谈模式,招法,这个时候,我往往耐心听完之后,问他客户是谁?客户是什么特点?客户有多少?客户有关注什么?客户有什么痛点?成本构成是什么等等问题。
这个过程不是闭门造车,坐在家里是永远想象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深入实际,把原有行业的玩法,它背后的商业逻辑,它的盈利逻辑等摸清楚,再找出这个行业的痛点,然后再去改造玩法,解决痛点。
种种痛点,既有客户的,也有行业的。“找到痛点,改造玩法,解决痛点”,才意味着企业找到了新的机会。
3.寻找拥有足够亮点的业务
假如,我不是风口期,也没有解决没有被解决的痛点,是在一个有很多竞争对手的相同的市场,那么这种情况如何突破呢?那就一定要比竞争对手有足够的亮点。
比如,小米为什么会成功?首先的共识是互联网营销,另一个是极致性价比。性价比这个说法本身是没错的,但只是性价比还不行,是极致性价比!很多企业的产品都在走性价比路线,为什么没有小米成功?因为它们忽略了“极致”二字。极致就是足够的亮点。
比如,用户购买手机,往往关注CPU、屏幕和内存三大件的性能参数。咋一看这三大部件参数,你觉得这部手机值5000块,好,我可以追求性价比,把价格定在4800,或者4500,再或者4200,但你有感觉吗?如果是一部你感觉价值5000块钱的手机,一下定价为1999元,你是什么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亮点,闪闪发光!
所以即使同样的目标市场 ,同样的产品与服务,如果有足够的亮点,就会更容易成功。那么,亮点又有哪些类型呢?总结来说,就是两大类。
第一类是基于需求的产品亮点。产品包含了价格、功能、服务、品牌等等方面,企业能不能够进行独特的,差异化的定位。比如云南白药牙膏,虽然它只是一个牙膏,但是其差异化在于,能够让消费者联想到云南白药,能消炎止痛,这会激发购买欲望。这就是这个产品与其它品牌不一样的地方,即品牌的亮点。
第二类是基于购买决策链的渠道亮点。渠道是推广渠道,销售渠道以及客户关系。基于不同的决策链,推广渠道、分销渠道都是不同的,比如K12教育产品,购买决策的角色有哪些,儿童教育是由谁来做决策呢。
基于需求是我们的事情做得对不对,产品是不是我要的;基于决策链是渠道——是“让你知道,让你信任,让你买得到”。
我想要强调,即使我们在存量市场竞争,只要我们在这个行业的关键要素上认真、坚持、做透,一定会形成亮点。大家可以想一想,华为的案例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他们没有颠覆性创新,技术、产品、资金、品牌都不如人,但就是认真坚持做透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做到让别人感动。
4.寻找具有直接价值协同的业务
大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有两种情况:一是新的业务领域与原来的业务毫无关系,二是把原来的业务做到了领先地位,具备了一定优势之后,顺势延伸出的业务。
如果属于第一类,就要遵循前面三点,“风口”“痛点”和“亮点”原则。如果属于第二类,就一定要有直接的价值协同。什么是“直接价值协同”?这里面的关键词,一个是“直接”,不是要经过很多环节,另一个是“价值”,是看得见的价值创造。
基于价值协同的三个规律:
第一是一定要占据产业制高点。小米生态链的成功,就是小米形成了产业制高点——品牌和渠道;百果园生态链的成功,就是百果园形成了产业制高点——品牌、渠道和供应链。
第二是赋能平台。制高点的能力就是赋能平台,在制高点形成足够优势,与生态伙伴价值协同,这就是赋能。
第三,价值协同要直接,不能拐弯抹角。如果协同产生的价值还要受其他因素影响,或者牵涉过多其他环节,基本就悬了。还是假设一个场景吧,比如一个企业很有钱,想着收购各城市的停车场,然后在停车场打充电桩,然后再买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这个模式如何?不确定因素太多,环节太多,失败的概率会很大,就问一个问题,分时租赁习惯没有形成,没有消费或者消费不足怎么办?类似这种场景的情况,现实中居然很多。
以上是新业务之所以获得的成功的四个规律,它们均有其对应的理论基础。它们有不同的角度,并且正好是战略分析的四个方面。一个企业,如果进入新的业务,并且获得了成功,一般来说,是因为具备了以上一个或多个特点。
03
1.战略行动力不足的原因:没有形成共识
很多企业开拓新业务的战略行动力不如人意,以下现象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识”:
很多企业老板拟定了非常完美的战略蓝图,但却无法落地执行。 当企业出现问题时,往往想法林立,大家各执一辞,无法形成共识。 上下都委屈。老板认为,他是在为员工和整个社会谋福祉,但员工的表现让他失望。但员工的看法呢?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他们也愿意以客户为中心,高效协同,承担责任,但却总是“身不由己”。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呢?主要原因在于团队没有形成共识——比如公司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战略意图;比如公司现实问题表象背后的真正问题、真正原因以及如何行动等。
没有形成战略共识,没有战略共识就没有战略行动力。
2.战略行动力的逻辑:“想透——共识——战略行动力”
为什么没有共识呢?关键在于没有想透!可以说,打造战略行动力的逻辑就是:“想透——共识——战略行动力”!我总结四大“没想透”的表现:
(1)商业模式看起来炫丽,其实是自我想象
一个看起来炫丽的商业模式,为什么会行不通?这既不是经理人行动力的问题,也不是老板战略思维的错误,而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进一步把它想透。
比如目标客户是谁?空间有多大?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创造多大价值?他们为什么愿意选择我们,而不是选择竞争对手?我们要投入多少成本,收入是多少等等,这些都没有想清楚。没有经过群体讨论,并形成共识。
处于没想清楚的状态,整个团队就持续迷茫,执行的过程,可能就是蛮干瞎干,事后效果一定不理想,最后还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即使没做好,大家也都有理由,结果就产生了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抱怨,进而士气低沉的情况。
当然,并非所有的战略都需要完全想清楚才能行动的。战略经常是试错试出来的,但试错不等于不思考——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不算乎。思考,想透,减少试错成本,加快胜利是我们战略管理的目的。
(2)方向明确,但商业逻辑不透
很多时候,公司转型并不是战略不清晰,在经营层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 “执行力文化”;二是变革路径。
团队如果没有“执行力文化”,需要执行力文化的变革。
文化与行动是一体两面,经营管理的行动都是体现了一定的导向和逻辑。所以,做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对“词条”的提炼,而是要先分析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原则和逻辑。
变革路径的面临两个选择,到底是“抓革命,促生产”还是“抓生产,促革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径。
所谓“抓革命,促生产”,即是全面转型,促进销量提升,这个建立在转型逻辑已走通,转型就会带来业绩上升的基础上;“抓生产,促革命”,大部分维持原有模式,不影响业绩,营造转型的环境,然后通过试点,走通新逻辑。
如果新逻辑没有走通,盲目全面转型,不会带来业绩上升,反而会带来业绩下降,那么,必须先维持原有做法,通过试点走通逻辑后,再全国推广。
为什么这家企业一说转型,排山倒海,既有激情,也有执行力,但是却耗费三年难以成功?是因为,它的商业逻辑还没有走通,全国一盘棋去转型,就会带来业绩下滑,在股市和供应商的压力下,又缩了回来。
因此,我们认为,一定是“抓生产,促革命”的路径,在维持原有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先保销量,降低厂商和股市的压力,然后,可以在几个城市试点来“抓革命”,等这几个城市把新的商业逻辑走通以后,再复制到全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所有的变革不能全面按照新的模式去发展,如果新的商业逻辑已是想透或走通的状态,即意味着新的模式能够推动营收增长和利润提升,企业当然可以“抓革命、促生产”。
管理的逻辑也要发生变化。
比如,公司组织上是产品事业部和区域事业部的架构,产品事业部有摩托罗拉事业部、诺基亚事业部、三星事业部、爱立信事业部等,区域事业部有华南、华东、华北和华西四大区域事业部。
转型之前,产品事业部和区域事业部都是出货效益——要提升销量,要赚钱。但转型后,区域事业部尽管还是要承担出货效益,但更要承担出货效率——终端规模、订单效率、库存周转、客户信用管理等等;在考核机制上,逻辑也发生改变,原来都是对出货效益负责,考核产品销售收入、产品经营利润,现在,区域必须考核出货效率指标。
我要说明的是,很多企业尽管战略意图清晰,但是行动的结果却相去甚远。其原因就在于,战略意图的变化,会带来商业逻辑的变化,如果不想清楚,不想透,这其实也等同于战略模糊不清,所以不可能形成共识。没有想透和形成共识,即使有战略行动力,但结果是战略行动不力。
(3)看到的问题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
我们看到的问题往往不一定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不把真正的问题找出来,就根本无法想透,也就不可能达成共识,更不可能有战略行动力。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组织失效。增长体现在产品失效上,比如企业经常出现交付延迟,甚至发生版本问题等低级错误,那么,我们首先可以定义为组织失效,没有人对产品负责。但是看组织结构,是非常专业的,矩阵的组织模式,产品经理制、项目经理制都很健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次,组织失效是由战略失效引起的。什么是战略失效?例如,芯片往往需要几千万到上亿的投资,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一年芯片产品投资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我们假设这个企业最多可以做十个芯片,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做了几十个,是“芯海战术”。
那么,这个时候会导致什么情况发生?是整个组织的失效。比如,按道理,产品经理是可以考核项目的,但是“芯海战术”之后,双方的地位就发生了对调,这个时候产品经理不是要求研发团队了,而是要求着研发团队:兄弟,我这里比较着急,你把我的项目赶赶进度,往前安排。
到年底任务没有完成时,谁也没有问题,问产品经理,他说,研发没有即时交付;问研发团队,研发团队说,我手上这么多项目,如何完成?最后,不了了之。所以,战略的失效导致了组织的失效。
最后,战略失效其实是文化失效,文化失效是最底层原因。想透了上述问题,就代表把真正的问题想透了吗?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战略会失效呢?原来战略失效是由文化失效引起的。
比如,为什么会用“芯海战术”?难道是公司不会产品战略管理工具?事实上,产品规划做得非常专业,问题出在大家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没有把下列问题“深入实际”研究透: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所以做产品规划时,心中可能没底,那就多做几颗吧,总有一颗做对吧,于是就产生了“芯海战术”。
那么,为什么大家不“以客户为中心,深入实际”呢?原来公司从老板开始,都过于和善,没有较真、必达目标的习惯。其实知道有问题,但是太过和善,不去较真,许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当把问题分析到这里的时候,大家豁然开朗,很快就形成了共识。 问题分析如下图:
(4)头痛医头,问题往往是系统的
我们经常听到“内部协调比外部协调还难”,企业认为,我的员工协同意识不强,协同文化不行。果真是这样吗?事实上很多企业强化协同文化,做了文化,天天培训,但是,问题还是在那里。这是什么原因?
很多问题不一定是真问题,像执行力的问题、协同的问题,往往难以解决,那一定是背后有更本质的原因,而且往往是系统因素造成的。
可能在战略协同——战略没想透,没有形成共识,各行其是,相互冲突。
可能在组织协同——组织模式不合适,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都有其应用条件,用错了,会造成责任割裂,或者组织内缺乏应有的协同部门或没有有效运作。
可能在机制协同——销售抱怨研发、生产,研发抱怨销售、生产,生产抱怨销售、研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考核时“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最后才是行动协同(文化协同)——大家以下游为客户,协同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协同于争夺市场。
3.打造战略性动力:战略既要务虚也是务实
想透的重要性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问题不一定是真正的问题,而且越是纠结的问题往往越是系统因素造成的。
我们需要不断追问,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务虚”,组织大家思考、讨论,促进想透,达成共识,才能真正形成战略行动力。明确“战略共识”就是“战略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