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的10000种可能,从这本“指南”开始

英国纪录片机构Doc Society召集的气候变化故事实验室。这个活动每年挑选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不同媒介故事作品,和专注气候议题的电影人、艺术家、记者、科学家、基金会、非政府组织、教育者、传播专家等通过工作坊共创交流,为故事创作者以及故事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图片:Doc Society?

2019年9月28日,我在这个平台上发了一篇文章,想找人来一起翻译英国纪录片机构Doc Society制作的一本给纪录片人的实战指南。

现在,这份指南的中文版终于上线了。它或许能为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创作者,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诸多机构带来一种新的思路。翻译过程也是疫情期间的一次跨时空协作。

今年即将结束,今年如此特殊,也让这次翻译有了特殊的意义。


这个由译者们拍摄素材剪辑而成的视频,记录了这次翻译背后的故事。当然,除了视频,还有更丰富的信息在之后的文字里。?

纪录片如何有10000种可能?

“10000种”——当然这是个虚指,有点儿无穷可能的意思。纪录片的解放性实践,从“影响力影像”开始。

“影响力影像”是个啥东西?

大约三年前在中国上映的《我只认识你》(Please Remember Me)是用这种方法制作和推广的一部纪录片。片子讲述的是导演赵青和制片人冯都叔公叔婆的爱情故事,关于记忆和遗忘中的情感牵挂,关于阿兹海默症给老年生活带来的笑与泪。如果按照纪录片的传统操作模式,当观众耐心看完制作人员滚动列表,或是参加完映后讨论走出漆黑的影院,片子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但这部片子不是。它在导演、制片人和影响力制片人的悉心规划下,在上海的数十个社区、礼堂、图书馆、商场放映过,影片链接起了上海关注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民间组织、医务人员、医药公司、医疗协会、护理学校、老人院、街道社区领导、媒体、摄影师、作家等群体的合作,还生发出一个线上交流平台“记忆2030”,以及一系列认知障碍相关的工作坊。一片雪花滚成了雪球,带来连锁效应,最终,上海几条街道启动了认知症友好社区试点。

《我只认识你》海报 图片:影片豆瓣网站?
《我只认识你》与上海关注“认知症”组织合作在商场滚动放映 图片:冯都?
《我只认识你》是“影响力”纪录片的其中一个案例。《维龙加》(Virunga),奥斯卡纪录片得奖导演Orlando von Einsiedel和他的团队用这部影片改变了刚果东部维龙加国家公园的命运,让它免遭石油公司开采生态尽毁的厄运,而变成了一个惠及周围四万多居民的生态和教育枢纽。《鱼线的尽头》(The End of the Line),它跟随英国环境记者Charles Clover的视角,调查“过渡捕捞”对海洋健康的影响,除了让英国400万人观看和吸引了查尔斯王子等人加入宣传外,也成功让英国的一众知名餐厅、公司、大型超市和宠物食品生产商改善了各自的鱼类采购政策。《霸凌》(Bully),一部讲校园暴力的纪录片,让美国数百万学生观看了片子,数千名教育者参与到防止霸凌的线上工作坊,也让美国从上百名市长到参议员都加入到支持反霸凌法案的行动中去。《巴德鲁斯》(Budrus),这部片子让人终于意识到,解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和平的方法也能凑效,它改变了社区领袖、媒体及政客在这个问题上的传统认识。当然,还有非常早期而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案例——《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因为它,更多人开始关注气候变化这个大家视而不见的现实。

好的故事能打动人,“影响力影像”不只打动人,也带来改变;不只提出问题,也解决问题。改变不是有了一部好的影片就自然而然发生的,它需要部署对的策略,网络对的支持者/投资,指向对的观众,实施对的行动,评估对的效果,它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具体怎么做?《影响力实战指南》试图手把手进行指导。之前提到的这些纪录片都作为案例收录在指南里。这份指南是基于英国纪录片资助机构Doc Society(前身Britdoc)在过去十多年与全球优秀纪录片创作者们共同摸索的结果。它是纪录片界引发的社会共创。

如今,它终于有中文版了。

纪录片的涟漪效应

《影响力实战指南》封面及目录 图片:指南下载网站?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曾有一篇阅读量创纪录的文章,叫《集合影响力》(Collective Impact),讲的是带来振奋人心的良善改变,需要打破单打独斗的习惯,各方基于共同目标和策略跨界合作。听上去道理似乎都懂,关纪录片什么事?事实上,“集合影响力”的思路和“影响力影像”异曲同工。一部精彩的纪录片怎样引发涟漪效应,带来社会改变,《影响力实战指南》将它分为七个部分来解答。
在第一部分前言里,它讲述纪录片创作者如何根据拍摄议题来选取讲故事的不同角度,以达到最好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电影团队还需要面对艺术、资金和社会影响力之间的张力。
第二部分“影响力规划”,从确立愿景、打造策略到分析拍摄议题,指南通过具体案例和表格,指导纪录片创作者们规划片子如何达致影响力目标。转变观念、改变行为、建立社群、政策改变——一部片子也许可以达到一个或多个目标。
第三部分“在行动中构建影响力”,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指南转向实战指导,描述了影响力制片人的工作内容,如何组建团队,做预算、找资方,以及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部分“影响力发行”,探讨了影响力电影商业化的可能性,并引导纪录片工作者在发行过程中关注目标观众群体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去对的电影节,跳出传统宣发思维,把影响力发行和传统发行相结合带来多赢效果。
“正如艺术家克里斯·托西奇提醒我们的,并非所有美丽和有价值的东西都能赚钱。我们的任务是寻找方法,以确保最佳作品能够触及恰当的观众,并成为艺术家电影人的可持续实践。”——摘自第四部分 图片:指南?
第五部分“制作和发展短视频”,这是这份指南2019年更新后新增的内容,因为看到短视频/短纪录片已再次成为席卷全球的趋势。指南指出了短片制作的原则,筹资方式,如何与新闻界合作,以及评估方法,也列举了用融媒体方式制作的短片案例。
第六部分“影响力评估”,这一部分纪录片领域的人可能比较陌生,但是随着影响力投资的兴起,投资方会越来越重视片子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这需要有更系统的方法去追踪、评价和呈现。
第七部分“影响力图书馆”,这里列举了来自全球60多部纪录片的影响力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有相应的影响力研究文档,涉及核心目标、时间表、筹资、预算、宣发策略、影响力规划、执行及效果等。

对于影像创作者来说,这份电子版指南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它更适合创作者和制片人们一边实践,一边按图索骥,各取所需。当然基于纪录片产业在全球的不同发展状况,指南里提到的案例、电影节、资助机构等,大部分还是欧洲和美国的资源,涉及亚洲甚至中国的信息不多,但是它提供的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最适合或更好的方式,有待本地创作者在实践中发挥创意、不断完善。

一份观众给纪录片人的“礼物”

这份中文版指南,是今年疫情期间一次跨时空协作的结果,也是纪录片观众给纪录片人的一份礼物。

2018年,因为关注社会创新的话题,在网上无意中搜到了Doc Society在做的事,似乎也解答了一些我做记者时一直有的困惑,例如受众和媒体的关系,除了被动接收信息,或者成为媒体广告变现的数据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能?之后去伦敦旅游的时候拜访了Doc Society的人,并获邀参与了当年在阿姆斯特丹的影响力纪录片创投活动good pitch。在那里不但见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纪录片人,还有从德国、夏威夷、中东等地过来的观摩者,他们都在筹划把影响力影像和good pitch的活动带到各自地区。2019年Doc Society更新了“影响力影像”指南,他们希望能翻译成其他语言让更多人看到。

我决定来做这件事。要让更多人认识影响力影像,翻译指南或许是一个小而具体的起点。

于是我发了一篇文章——《社会创业家精神,让纪录片人在虚构和娱乐间冲出一片天》,把它发到了几个纪录片群和基金会的朋友那里。这不是一次单纯的翻译,翻译只是契机和媒介,如果有不同人参与进来,边翻译边碰撞,还能口口相传告诉周围的人,不就有了第一批传播影响力影像的种子了吗?

文章发出去不久,我从不同地方收到了回复。有在北京拍纪录片的,深圳从事互联网和旅游的,广州从事公益和教育的,上海做社会创新、可持续商业传播以及咨询的,大连的电视台编导,也有来自捷克、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报名者。虽然大家背景各异,但都有几个共同点——热爱纪录片并相信影像记录的力量、认同这件事的意义、希望吸收新东西。从收到的反馈来看,纪录片观众比纪录片人对这个翻译的热情更大,大家希望为这个领域做点什么。看大家形式各样的简历和自我介绍感觉很神奇,一颗小石头丢进了茫茫人海,素不相识的人就这么从四面八方聚到了一起。我感受到了涟漪效应。

心里所想也很快得到回应。因为大部分人都非英语语言或翻译专业,要保证翻译质量,我必须找一个非常专业的校对来把关,这时,其中一位报名者把文章发给了她的好朋友,一位专业翻译,她也愿意参与进来。我当时正在找一款不超预算、稳定又能支持十人以上实时视频交流的线上工具,一个朋友说可以把他们zoom的空闲时段借给我们用。纪录片机构CNEX的负责人陈玲珍老师也给了许多建议,还向参与者开放了数据库里的几部片子,以对项目表示鼓励和支持。我也很幸运地得到了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的一笔小额资助。项目就这样很快启动了。

正式翻译前,我们进行了试译筛选,以考察大家的翻译水平和对项目的忠诚度,也用了几个周末的时间组织了线上工作坊,邀请《我只认识你》的影响力制片人,纪录片导演,还有香港的影响力专家来和大家交流纪录片制作、社会创新和影响力的相关信息。翻译组里的专业翻译,还在工作坊中给大家做了一次认真的翻译培训。最后参与项目的有13人,来自5个国家9个城市。

曾有人一早给我打好了预防针,从报名到试译少了一批人,项目进行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出的。然而,13个人都坚持到了翻译结束。

翻译的过程,正好赶上疫情在中国国内爆发之后席卷全球。有译者被困在湖北家中不能出门;有译者从日本转到韩国的学校交换后就一直被隔离,上不了课也回不去;也有译者从捷克转到意大利正赶上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还有译者很快投入到对武汉地区的救助行动中去。我当时在北京,怀孕到了后期,因为有早产的风险不得不躺在床上。被无力感、焦虑和混乱状态裹挟的特殊时期,这个小小的翻译项目反而成了重要的力量源泉。

有人说翻译过程也是自己对纪录片答疑解惑的过程;有人说指南里筹款的思路,也对自己的工作带来启发;有人说翻译成了疫情期间让人安静的冥想时刻;有人说看到纪录片里的人如何在艰难时刻坚强和不放弃,给自己很大鼓励;有人说这是疫情期间的精神安慰,因为自己仍能贡献力量,也有人说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一定要选择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团队成员间彼此鼓励、配合、接力的凝聚力。从某种程度上说,疫情促使翻译更快完成了。

疫情期间在电车上一闪而过的米兰街景 图片:译者龚雪雯?

疫情期间空无一人的街上有人在打羽毛球 图片:译者唐佳丽视频截图?
在湖北老家疫情解封后和朋友一起摘来的野花 图片:译者李颖?

翻译之后的校对用了比翻译更长的时间,这也是这个项目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不但要关注信达雅和翻译中的错误,指南里的众多链接(包括英文版里的无效链接)也要一条条检查,有时还要克服防火墙带来的挑战。我在入院生产前一天晚上终于把我们校对订正的文件打包发给了Doc Society。翻译组的同伴接过我的棒继续和英国沟通,我们和英国的设计师之后进行了十多版来回订正,最后交付到IT人员那里正式发布上网。

这份指南是一个开源的资源。它只是一个开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非常期待看到影响力影像的案例库里,有更多优秀的中国纪录片,也希望看到,辛苦拍出来的好作品,除了业界卖力吆喝大家走进影院支持外,也能在其他联动中产生更持久的价值和影响力。

故事如何带来改变?纪录片只是传播故事的一种媒介,还有文字、声音、音乐、戏剧、摄影、绘画、游戏……如果愿意展开想象,这份指南提供的思路其实也适用于其他媒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