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冬天

                 宋词里的冬天

                                  吴琼 

不得不承认,古人比现在的人更富有生活情趣,也许是古代没有那么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电子网络,那时的人类有更多的时间和理由去实际动手操作,也许是因为古时候没有这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如此高的竞争压力,让古人有的是心情去制造生活中高雅的情调和浪漫的格局。而在这其中,宋代又是一个生活情趣达到了极致的时期,宋人的日常生活中,显然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多了很浓厚的味道。

譬如在这寒冬时节里,世人眼中最索然无味也是最可怕的季节,大概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这个季节快些过去,但穿越到宋词里,宋人却把凛冽的严寒过得有滋有味。文学家周密有一首《木兰花慢·断桥残雪》: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等闲。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半倚云湾。孤棹晚,载诗还。

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

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

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为了把梅花的信息寻觅追赶,我低声吟哦,双袖紧掩,暮色苍茫,连马鞭都浸透了冬寒。自从放鹤的诗人永逝之后,月下的暗香,月中的疏影。这诗句也似被冷冻在湖里的孤山。但,总有一天寒冰消解,阳光璀灿,到那时,看满城春色融融,伴随御沟的流水来到人间。还有这碧瓦陇中,竹根篱边,美好的残雪纵然为期短暂,而我却要在垂柳边畔解鞍小驻,尽情饱览。翠竹一片,半倚布满浓云的水湾,天色将晚,看扁舟一叶,正满载诗情归来靠岸。即使醉魂梦魄到此也该清醒,因为这里有画桥第二,还有镜匣般的湖水漾动着初三的月船。是谁在东边的花园里踏出珠玉般声响?却嗔怪冰冷泥滑,溅湿了锦鞋上绣下凤乌似的图案。而我见到的却是晴空辉映新涨的绿水,还有,谢灵运梦中的春草池塘,听园林里乌儿的鸣声正在变换。

同样是身处严冬,作者却为我们营造了比春还要美的景象。周密祖籍山东济南,幼年随父宦游闽浙。《木兰花慢》赋西湖十景,是他三十二岁时的名作。他出身名门,然而尚涉世不深,词中风格清高澹远,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题曰《断桥残雪》,却通首不见一个“雪”字,但却无处不在写“雪”。比如“梅花信息”而需要 “ 觅” ,有雪;“诗冷”二字,暗中写雪;“等闲”三句写雪融化时的情状,“瓦陇竹根”之所以“更好”,乃是因为有雪点缀,佳人“步玉”自然写出雪态;就是到最后的“晴波涨绿”,这新绿溅溅的水中,也尽含雪的魂影。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即是虚实错落 ,情致婉转“残雪”皆于虚处时时流露。其次,词中妙句颇多,但此处之妙不是以辞浅意深见长,而是清丽动人,最后畅想春天即将来临,在欢快之情尽展中缓缓拉下全篇结束的帷幕。

提到宋词,便不得不说起著名词人苏轼,他有一首《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 》: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深夜下起鹅毛大雪,野草丛上覆满白雪,犹如一座座银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涛和沙渚上弥漫的水烟,这时间都没有了,变成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饥饿的肚子里只有诗词,衣服上编织成结,潮湿的柴火像桂木一样宝贵,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珍贵,谁能和我在寒天里捻着胡须吟咏诗句?

这首词,虽然描写的是冬日雨雪交加的光景,还有友人来访又离去的心境,其中还有肚子里饥饿的只剩下诗词的穷困,但从中易不难看出,词人即便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依然还有满腹的生活情趣。词人此时腹内饥饿,却不直接说自己生活如何的困窘,而是说自己肚腹中没有食物,却被诗词填满着。冰雪在衣服上霜冻,沿着布匹纺织的纹理,在词人的眼中就像是为针织的衣布打上了花结。木柴已经潮湿,很显然不易燃烧,取暖已成问题,但在词人眼中依旧像桂木一样珍贵。在天寒地冻里,这样穷困的生活应该是缺衣少食的,但衬着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一颗一颗洁白的米粒,在词人看来都是一粒一粒的珍珠。可见,东坡的心胸是多么的豁达。在这种情形下,依然把眼前生活中的苟且过成了诗和远方。

宋代另一位著名词人周邦彦一直在自己的词作中将生活安置在诗意当中。他在《少年游·并刀如水》中这样写道: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点击收听《少年游·并刀如水》歌曲】

情人双双共进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洁,像清水那样澄澈;盛橙子的盘子明净,果蔬新鲜。美人端庄高雅,用她的纤纤细手亲自为心上人般破新橙。女子对男子的一片温情,男子怎能不知呢?室内,华美的帐幔轻轻低垂,袅袅的景像是室内弥漫着暖融融的气息,彼此之间的柔情蜜意也似乎融化在这温馨的气息中了。他们相对而坐,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夜深了,男子起身向与女子告别,女子低声问他:你现在哪里入宿呢?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了,外面寒风凛冽、路滑霜寒,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这分明是一个冬日的夜晚,一对情侣幽会时的情景和道别时的心境,却被词人呈现得如此婀娜多姿。连平日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吃个果橙、切果橙的刀具、装果橙的器皿都被描绘的如同活了一样,被赋予了人物化的气息。室内的暖与室外的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临别时,自然是万分不舍的,这种挽留方式也着实让人难以拒绝。

宋词里的冬天,不一样的味道,古人的生活,完全另一番景象。闭上眼睛深呼吸,细细去体会,那种雅致的底蕴会将你慢慢围裹,然后,把你也变成词中之人。

作者简介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2003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

(0)

相关推荐

  • 宋朝奇女子吴淑姬:一怒休夫,我的人生我做主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吴淑姬:一怒休夫,我的人生我做主 作者: 杨爱妹,来源:ID:tsgsc8 吴淑姬,宋代著名女词人.父亲是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与李清照.朱淑真.张玉 ...

  • 史上最“看破红尘”的一首宋词,读来有养老的感觉!

    每天诗词猎奇 说起"看破红尘"的诗词,还是有不少的.古今田园诗词大多都蕴藉看破红尘的情怀,譬如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唐诗中孟浩然的"只应 ...

  • 《 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苏轼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 宋代:苏轼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

  • 纳兰咏雪果然与旁人不同|每日一诗

    诗词赏析 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该词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词人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感情. 词人抛开了咏雪的成规,把雪花当作跟牡丹一样的「花儿」来歌咏,营造一种新奇的错位,表 ...

  • 宋词里的冬天,美到心醉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宋代 ...

  • 唐诗宋词里的冬天(附:白居易《早冬》、陆游《初冬》)

    早冬 [ 唐 ]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初冬 宋 · 陆游 平生诗句领流光, ...

  • 宋词里的情诗,如诗亦如画,超级美!

    遇见更多古典诗词 爱情本来就是开在尘世间最美的花朵,总会牵动无数人的目光,当她在宋词中以各种姿态绽放,更是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一部宋词就是一部情史,邂逅美好宋词就像邂逅美丽爱情,聆听缓缓而吟的诗意与柔情 ...

  • 唐诗宋词里的“最”,简直太好笑了

    语文360网--是一个专注于语文学习的网站,涉及字.词.成语.诗词.文言文.作文等全方位内容的语文专业学习网站.点击标题下蓝字"语文360网"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 ...

  • 宋词里的相思,读之潸然泪下

    宋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是一些表现爱情主题的婉约派宋词,每首都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是主人公牵肠挂肚﹑相思落寞的生动写照.读起来含蓄深沉﹑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1﹑"才下眉头 ...

  • 宋词里的秋思:多情自古伤离别,5首词走进那合成愁的离人心上秋

    我是,欢迎阅读之前先点击右上角进行关注. 秋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在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这个季节意味着全年的辛苦劳作即将结束,有了时间去准备那些需要足够重视的人生仪式.所以古代的科举考试是放在秋天的 ...

  • 品读唐诗宋词里的“最”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花园里最绚烂芬芳的两朵奇葩. 品赏它们,不仅让人学到知识,得到审美体验,更是让人找到了一块脱离庸俗提升内心世界的精神田园. 来看看这些唐诗宋词里优美的名句妙语,不仅养心还很有趣呢 ...

  • 宋词里的元宵节

    元宵节快乐 肖云鹏 - 在路上 又到元宵佳节,为什么想起的总是宋词?? 一,代入感十足 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韵律韵脚,让诗词句子改为长短句增加了抑扬顿挫感,让人在吟诵传播时更加酣畅淋漓.同时宋词更注重故事 ...

  • 宋词里的人生:抱一份深情,活一份通透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文学的典雅与芬芳.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的闪耀遗珠,它所创造的不仅仅是唯美的遣词造句,其中的人文关怀和所蕴含的人生智慧直到今天仍然让我们大受裨益. 下面是诗词君从宋词中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