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苏轼写《赤壁赋》时,并没有到赤壁古战场
相信大家读书的时候都学过苏轼的《赤壁赋》,很多人对其中一些句子想必印象特别深刻吧?譬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苏轼写下这篇名赋时并没有游览赤壁古战场。
元丰二年腊月,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他生活的时期,团练副使虽名义上是官员,实际上是以戴罪的身份被地方长官监视居住,是不允许到处游玩。好在黄州官员对苏轼不错,不仅不约束他在黄州游玩,甚至常常备酒一起出游,就连他去附近的武昌,也只是叮嘱不要节外生枝而已。
元丰五年,苏轼到黄州附近的赤壁游玩,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当年曹操与周瑜在赤壁交战,那古战场并不在黄州附近,而是在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黄州的赤壁本名“赤鼻矶”,这里地貌特殊,山峦的山脚突入江中,“石色如丹”,便被一些人误认为这里就是赤壁之战的地方。
这一切,苏轼都是明白的,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三字何其明白。然而,苏轼不是写诗,他不过是借赤壁抒发感慨罢了。(原文太长,就不摘录,以图片形式添加,看不清楚的各位可以去网络上寻找原文)
苏轼游览赤鼻矶,却想到了赤壁之战,不得不承认赤壁之战影响极大,奠定了后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赤壁之战是三国那么多战役中颇为精彩的一战,尤其是《三国演义》对这一战前前后的描写,用尽笔墨渲染,当曹操被刘备孙权联军击垮之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大呼过瘾。
苏轼坐在船上望着赤鼻矶,一面思索历史的轨迹,仿佛跨越历史,直抵战场,金代画家武元直有一件作品流传于世,那便是《赤壁图》,这幅画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主题,苏轼与朋友乘着小船荡漾在江波上,共游赤壁。
苏轼出游赤鼻矶时,心情是十分苦闷,乌台诗案给他人生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他一直强装豁达,一直在学习庄子的逍遥与自由,故而我们在《赤壁赋》第一段,读到的便是苏轼月夜泛舟游江与饮酒赋诗的美好心情,然而,这其中也带着虚幻缥缈的感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在洞箫声中,苏轼与客开始了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而这些其实都是苏轼自己内心的独白,当年曹操何等意气风发,不也被时间的流水洗去了痕迹,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流中实在是渺小,曹操也不能免俗,我们不难从中读出苏轼内心的矛盾,他自己深陷苦闷之中,不停地尝试摆脱,却只能发出壮志难酬的哀叹。
苏轼不愿意在消极中一蹶不振,但是又找不到出路,最后只能在搬出庄子的处世之道,在与世无争中尽情享受人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是一种多么无可奈何之下的自我安慰。
苏轼思绪那么多,却一切尽在醉酒时结束,余味无穷,颇有一种借酒浇愁之感,不过苏轼在人生低谷时能通过学习庄子来让自己豁达,这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