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的书房,是个什么样?

1942年出生的冯骥才,人称“大冯”,写小说是个高手,已经出版作品集近百种,代表作有《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还能画画,办了不少画展,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并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倡导与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致力推动传统古村落保护。

这么一个多面手,书房是个什么样?

大冯说:“我要我的书房‘四壁皆书’。故而房中除去门窗,凡墙壁处,皆造架放书。书架由地面直通屋顶。我喜欢被书埋起来的感觉。”

大冯书房里的这本藏书很特别,是他2008年11月在北川中学废墟里带回来的,“这是人教版八年级的《生物学》课本,我翻开看,书中一些文字下边,划着要提醒自己注意的横线,一些空白处还写着一些字,显然是课堂上对老师讲课重点的记录,表现出孩子听课的认真。我在扉页左下边,看到这孩子的签名。字迹细小而拘谨,三个字挤在一起。这是个纯朴老实的女孩子吗?她是死是活?不用问了……”

大冯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是有手稿的,“手稿是书房的果实”。这么摆放,有些凌乱,大冯不在意,他有自己的理论:“书房是最不怕乱的地方。书房之美包括它的随意与缭乱。”

大冯的书房里,还保存着热心读者来信,“这些读书的来信,却告诉我应该为谁写作——这个我永远不会丢掉”。

文人的书房,自然有文人气。这是大冯书房里的一对木制楹联。“司马文章辋川画,右军书法少陵诗。”提到了四个人,司马迁、王维、王羲之、杜甫;说了文人的四件事,诗文书画。

文人之间,自有趣味。大冯的书房里,有一张小画。八十年代初,为申请住房,大冯“快把鞋底磨出窟窿来”。在一次政协会议上,大冯得到消息,住房终于给批下来了。一同开会的吴祖光、黄苗子和丁聪也高兴,要用笔墨祝贺。丁聪画了大冯肖像,吴祖光写了一句“苦尽甘来”,黄苗子写了四句:“人生何处不相逢,大会年年见大冯。恰巧钥匙拿到手,从今不住鸽子笼。”

大冯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上用心用力。书房里收藏的这尊关公像,“充满民间的淳朴、率真、稚气、随性、放达。左半张脸可能常被风吹,风化日久,面孔模糊,但神情犹然。凡具此气质者,皆为至上之美”。

这是一根扁担,立在大冯书房的门后。他写过《挑山工》,是个名篇。他在泰山认识了挑山工宋庆明。这个比大冯小一岁、做了36年挑山工的老汉,知道大冯给他们挑山工写过文章,一个谢字没说,就把自己的这根扁担送给冯作家。大冯说自己接过扁担时浑身发烫,“不知该说什么,我知道此物相赠的分量。挑山扁担,情重于山”。

大冯将自己的书房故事,一一写下来,出了一本新书,即《书房一世界》。

他说:“对于作家,惟有在书房里才能真实地面对世界和赤裸裸地面对自己。这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是自己精神的原点,有自己的定力。”

他还说:“书房里是一个世界,一个一己的世界,又是一个放得下整个世界的世界。”

6月17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刊发《在一方天地中酝酿“书房美学”》,对《书房一世界》的写作特色和价值进行阐述。作者田振华写道,冯骥才“通过书房中的一物一景和静思遥想,展现着自我内心中的大世界,进而建构独特的书房美学”。

通过细致阅读,他的感受是从这本新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家对世间万物拥有持续、饱满的热情。作者以书房为书写空间,以书房中的各种物象为叙说对象,探讨书房带来的美学意蕴,呈现的是他几十年的沉淀与思考,彰显的是作家的性灵和自我面对大千世界的哲思,小叙述中蕴藏着大智慧,着实别有一番韵味”。

(0)

相关推荐

  • 让书房支撑心灵世界

    丁琪 <书房一世界>是冯骥才近期出版的散文随笔集,作者聚焦书房,生动再现了独特的物质空间和心灵天地,表达了人文知识分子的书房美学. 书房是一己世界,个人性情自然而然的渲染着书房,在满屋堆积 ...

  • 作家冯骥才笔下的的“挑山工”很出名,其实在千佛山景区也有

    说起"挑山工",大家一定会首先想到泰山,因为作家冯骥才的这篇<挑山工>是我们经历义务教育时的必修课文.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交通运输的能力自然也是大大提高,但是在一些山 ...

  • 冯骥才《书房一世界》之《手稿 · 自绘插图》

    冯骥才先生的书房"心居"一景 作家的手稿里,往往隐藏着许多创作背后乃至生命深处的秘密.然而,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作家放弃了用纸笔写作.冯骥才先生感慨,他可能属于拥有手稿的最后 ...

  • 两读《巴黎,艺术至上》

    一.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书写得很不错,主要是写得比较真实.当然也还有很多矫情和虚饰的地方. 书中体现了大冯对艺术及文化的一贯的热情.对巴黎的文物与文化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有些地方很值得人们深思,例如在 ...

  • 冯骥才新作《书房一世界》之《硬木树桩 · 唐罐 · 三老道喜图》

    ​ "心居"一景 硬木树桩 文 / 冯骥才 这个硬木树桩在我书斋一张矮桌上,已经静静呆了二十年.个中的理由,还是为了一种纪念. 它与我的一篇散文<珍珠鸟>有着很美妙的关 ...

  • 冯骥才:夕照透入书房

    文丨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 ...

  • 母亲节分享幸福 | 冯骥才《母亲百岁记》

    母亲百岁记 文 / 冯骥才 ღ 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世世代代以来对一 ...

  •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周游太虚幻境 11分钟前 阅读 8 关注 来自话题 #亲情故事在身边 2.6万篇 [ 导读小引 ]近读冯骥才先生的<世俗奇人& ...

  • [转载]冯骥才笔下的巴黎

    原文地址:冯骥才笔下的巴黎--法国的风情与浪漫作者:夏日清泉 读了作家和画家冯骥才笔下的<巴黎,艺术至上>,很喜欢他写的游记和拍摄的照片.从一个作家和画家的角度观察生活,比我们普通人的视角 ...

  • 跟冯骥才聊聊“小桥流水”和“人家”

    ■记者 陈抒怡 西塘古镇 "毛豆.蝴蝶,这回没有遇到,因为现在游客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是能遇到其他的细节,很难说."近日,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近8 ...

  • 冯骥才: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 ...

  • 冯骥才《艺术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家 冯骥才 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