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影像学表现
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OCD)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局限性关节软骨及其软骨下骨病变,并逐渐与其周围正常骨分离/脱落的一种关节疾病。
病因
不明,因常见于喜好运动的青壮年男性,考虑在一定程度上与挤压、碰撞性外伤有关,因此多数人认为本病与外伤骨软骨骨折或反复轻度外伤导致血运障碍,骨软骨坏死脱落所致,但也有人提出细菌栓子或脂肪栓塞终末动脉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学说较多,最常被人认可的为创伤学说。创伤引起骨及软骨片的分离,外伤骨软骨骨折或反复轻度外伤导致血运障碍,骨软骨坏死脱落所致。碎片包括软骨和其下方骨质。碎片与母骨之间有纤维蒂相连或无蒂游离。附着骨和碎片断离面有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覆盖和少量新骨形成。完全游离体碎片为游离体吸收滑液营养而不断增大。游离体大小、数目不等,可发生关节绞锁。蒂断裂导致关节内血肿,关节磨损产生增生性关节炎。
好发人群及部位
本病好发于 16~25 岁之间的男性,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75% 发生在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占 85%,内侧髁后外侧面最常发生;股骨外侧髁占 15%),其次踝关节、肘关节。
病例一:年轻患者,左膝关节疼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
图 2 左膝关节内侧髁关节面局部密度增高,病变处骨小梁稀疏
图 3 左膝关节 MRI 检查结果显示,内侧髁关节面下呈长 T1 长 T2 异常信号,轴位可见环状 FS-T2WI 高信号
病例二:男性,18 岁,膝关节疼痛,行MRI检查结果如下
膝关节矢状位 GRE 序列,可见内侧髁关节面下局限性混杂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环绕,所示软骨完整连续,该序列可以较好的显示软骨
病例三:男性,16 岁,右膝关节疼痛,行CT检查结果如下。
右膝关节 CT 冠状位重建图,可见股骨内侧髁局限性骨质透亮缺损区,边缘硬化
右膝关节矢状位 CT 重建图,显示结果一致
病例四:男性,19 岁,慢性膝关节前部疼痛,伴有弹响。MRI 检查结果如下。
右膝 MRI 检查显示股骨内侧髁前缘局部软骨及软骨下骨与骨床分离,并被长 T2 液体信号带包绕
病例五:女性,13 岁,膝关节疼痛数月,无明显外伤史。
膝关节 MRI 轴位及矢状位图显示髌骨关节面下可见局部横卵圆形病灶,T1WI 呈较低信号,关节软骨完整,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绕
病例六 男性,15 岁,左侧踝关节负重时疼痛,MRI 检查结果如下
左踝关节 MRI 检查显示距骨关节面下可见长 T1 长 T2 混杂信号,FS-T2WI 呈明显高信号
病理分级
查阅相关资料,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病理分级可分为 4 级:
Ⅰ级:关节软骨软化,软骨下骨水肿,但关节面尚完整
Ⅱ级:骨软骨部分分离,部分与周围骨相连
Ⅲ级:骨软骨分离,但还位于缺损内
Ⅳ级:骨软骨分离脱落合并游离体形成
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病理分级示意图
与病理分级对应的MRI表现
Ⅰ级:表现为软骨下圆形或横卵圆形病灶,T1WI 呈较低信号,关节软骨完整,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绕;
Ⅱ级:表现为病变骨组织及表面软骨与骨床部分分离;
Ⅲ级:表现为破碎骨块完全与骨床分离,并被长 T1 长 T2 信号带所包绕;
Ⅳ级:表现为坏死骨软骨碎片脱落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随着病情的进展,坏死骨片的信号强度进而降低,部分压脂像可见坏死骨片周围大片状高信号区,为骨髓水肿所致
X线表现
典型损伤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局限性软骨下骨骨质硬化,与周围正常骨质分离。完全剥脱并移位者于股骨髁可见到透亮缺损区,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
鉴别诊断
自发性骨坏死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撕脱性骨折
关节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