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1856-「抗战」抗战中,河南大学为什么没撤离?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撤离到大西南的后方,河南大学的师生却选择留在省内,坚守在抗战的前方。河南大学是在华北地区成立比较早的一所大学,他的经费来源是河南省的契税,作为它的办学基金。当时考虑不能迁走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费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1942年国立河南大学的校门为躲避战事,1938年河南大学从省会开封迁至豫南,随后又在校长王广庆的建议下,搬迁到豫西山区的潭头镇。王广庆之子王励前: 王励前:他是豫西人,对豫西比较熟悉,当时也感觉到豫西靠山区比较偏僻,日本人不容易到达。当时他一个人跑了很多趟,找地方,后来到了嵩县找到潭头,他感觉到这个地方比较好。
王广庆校长在王励前的印象里,在潭头的时光,艰辛而又孤独,因为父亲王广庆实在太忙了: 王励前:我记得他几乎没有在家里待过,家里就我母亲和一个小妹妹,当时觉得很孤单。他整天在外面。实际上在外面就是为了生存。
1943年夏,国立河大文史系毕业生合影1940年潭头地区粮食严重匮乏,受战争影响,河南省政府将河南大学的办学经费缩减至原有的一半,补助也减至7成。王广庆不停地奔波于重庆、洛阳、嵩县等地,筹款催粮。 王励前:为了把学校支撑下去,他走的地方就多了,当时政界军界当地的士绅当时的政府他都要去打交道。
在潭头办学时,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嵇文甫作词,教育系主任陈梓北谱曲创作了河南大学校歌,传唱至今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击退师生读书的热情,缺少课本,学生们就用“石印”的方法把讲义抄下来,然后去印刷。没有电灯煤油,同学们就把煤油灯改装成香油灯,继续学习。经济系学生梁建堂后来这样回忆: 梁建堂:我到冬天的时候穿两条裤子,穿一个大袍,晚上那个大袍被子上一盖,不觉得苦,精神生活比较好。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这一年教育部的考试成绩中,河南大学名列第二,上课总时数全国第一。到1945年底重返开封时,河南大学已经从离开时的1000多学生发展为2000多人。在颠沛琉璃的年代,河南大学为中国教育书写了悲壮而又自豪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