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印刚 ‖ 大城县“新学”奠基人——邓毓恺

邓毓恺,字少文,1868年1月27日出生在直隶(今河北省)大城县白洋桥镇一个仕宦家庭。其祖父邓天一因“助饷”有功,被忠亲王保举为州同,死后诰封中宪大夫;叔祖父邓天符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曾任兵部郎中、湖南沅州府知府等职;父亲邓汝淮清乙酉科进士,官至长垣县训导。

一、立志兴学

邓毓恺自幼入私塾从师问教,经、史、子、集,涉猎颇广,学识十分渊博。1897年春,他与叔父邓汝洋,学士王玉麟倡修大城县志,并出资设立“志局”,专门负责修志工作。县志里的许多图片资料,如分野星宿图、舆地全图、村镇图、城池图、衙署图、文庙图、书院图等都是他亲手绘制的。
清末朝年,尤其在庚子事变之后,全国各地兴起了创办新式学堂的风潮,大城县亦受到冲击,县里责成邓毓恺及另外几名学士,分头到各乡劝说人们办学堂,送子女上学等。初期,由于封建意识的束缚,人们视新学为异端,因此,收效不大。
1906年,是清庭“废科举、兴学堂”的命令颁布后的第二年,卢靖升任直隶省提学使。卢是新学的倡导者,他在任期间,每年都选送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借鉴其办学经验。1909年,邓毓恺经大城县保荐,由直隶提学使司派往日本东京,就读于日本弘文学院教育选科。他在日本求学期间,考察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历史,对照中国的现实,他认为中国贫穷、衰弱的根源在于民众愚昧落后,并提出“富国”必先“强民”,而“强民之道在于重教兴学”的教育救国主张。他计划回国后,在家乡办一所新式学堂,将自己学到的新知识传播给家乡人民,使家乡早日振兴起来。1910年,邓毓恺在“弘文学院”毕业,返回祖国。当时,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南开大学创始人)曾以厚薪聘请他为该校地理教员,但是,他此时已打定了回乡办学的主意,因此,婉言谢绝了。

二、启智学堂与自强女子学堂

邓毓恺回乡后,即着手筹备办学工作。首先在家乡白洋桥镇办了一所私立学堂——启智学堂。关于学堂名称,邓毓恺原定为知耻学堂,意图是使学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不忘国耻,发奋读书。后经其弟弟邓毓怡(字和甫)建议,改为启智学堂,取开启民智之意。学堂所设的课程是国文、英语、算术、地理、历史、修身、格致(按孔子的格物致知字意得名,主要学习自然知识和动物、植物、矿物及理化等初级知识)等。学堂备有风琴、哑铃、秋千、足球等体育娱乐设施。此外,还有邓毓恺自费从日本买回来的地理大挂图及数百张博物图画(日本版,32×20公分),其中有动物、植物、矿物、生理、各种体操动作要领及过程图解。为了使更多的人学到文化知识,邓毓恺又为成年人开办了半日学堂及半夜学堂,让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去免费学习。学习的课程是识字、书信、珠算、记帐等。启智学堂的教员大部分是由海外回国搞革命活动的志士,在京津不能活动时,被邓毓恺请来帮助办学的。其中,邓毓恺教历史和地理;教英语的是邓翼周、侯某(山西人,后来去英国遇难),教国文、图画的是留日生王世琛(字钧甫,此人不仅能写能画且精通日语,他曾与邓和甫组织了“和钧”
编译社,翻译了不少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为了联络方便,邓毓恺又出资在白洋桥镇设立了一个邮寄代办所,由他亲自办理邮务收发。以后又通过它征订了顺天时报、大公报和益世报等进步报刊。
启智学堂创办后不久白洋桥镇又开办了一所自强女子学堂,堂长是邓毓恺的姑母邓贞子(邓天符之女)。该学堂与启智学堂所学的课程相同,除正式班次外还办有一个少妇半日学习班。
1912年(民国元年)秋,启智学堂改名为白洋桥初高两等小学校;自强女子学堂改名为白洋桥女子学校。此后,学校增设了“兵式体操”课,对学生进行整套军事训练(教员是邓天序,他早年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与曹锟是同班同学,曾在北洋新军当过教练)。为此,学校又购买了体操校服48套,教育步枪48支(枪型是仿德国八八式步枪,有刺刀、皮带等),木制假步枪40支。每当上体操课,鼓号齐鸣,学生身着一式的体操校服,当时在大城还是一个创举。
白洋桥“男校”分初级班、高级班两个班次,“女校”只设初级班。“男校”的校址在邓毓恺的老住宅,一套大瓦房,后院北房三大间为初级班教室,东房两大间为高级班教室,前院和后院的其他房间为教员及住校生宿舍;“女校”的校址原在邓子安的老住宅,1915年迁入村西新校舍。建造这所新校舍所用的资金,是邓毓恺的妹妹邓书箴女士捐助的。邓书箴原任北京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学监,民国初年因患肺病辞职回家,1914年秋病故,临终遗言,把她珍藏的手卷画《汉宫春晓》变卖以后给白洋桥建一所女子学校。这张古画卖给袁世凯,得三千元。到1915年秋,新校落成。这所校舍由邓毓恺亲手设计,主体模仿西式厅房建筑,内分为南、北两个大教室,各容60人,教员住室五大间,此外还有房棚六、七间。桌椅都是新式的,一人一桌一椅。院内外遍种花草树木,布置得如同花园,读书环境幽静。学校建成后,北京政府对邓书箴予以表彰,并准许建坊纪念,大总统袁世凯亲手为其牌坊题了匾额,上写“女宗共仰”四个大字。

三、大城县

“新学”奠基人

1912年(民国元年),邓毓恺任大城县劝学所总董县视学,后改称劝学所所长。他上任伊始,便雷厉风行地开展废除旧学、兴办新学的活动。以往大城县曾多次下令取缔旧学,但是,由于农村中的教员大都是清朝遗老、举人、秀才等,他们所教的内容总超不出四书五经的范围,因此,收效甚微。邓毓恺有鉴于此,他首先在县城成立了一个师范学校,用于培养教员,然后再将这些具有新知识的教员派往各村镇执教。他的这一措施,对旧学冲击很大,很快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兴办新学的高潮。
办学初期,为了筹建校舍,募集办学基金,他曾采取了种种办法,其中,主要的是劝说僧尼帮办教育。学校聘请僧尼担任校董事,利用寺庙作为课堂,利用庙地产收的部分地租作为学校开支经费。除此之外,还有集市筹捐、特产筹捐和自愿捐赠等。
邓毓恺在任劝学所所长期间,共创办高等小学三所(县城、白洋桥、王口镇),初级小学二百多所,全县平均每两个村庄就有一所小学。那时,邓毓恺时常到各学校视察,发现有不称职的校长或教员,就坚决予以撤换。由于他办学严肃认真,不徇私情,使当时学风为之一振。北洋政府因此授予他银色三等嘉奖章一枚,银色学务奖章一枚、学务特别奖章一枚,大总统赠给七等嘉禾勋章一枚。
1922年1月24日,邓毓恺在白洋桥病逝,终年54岁。他原计划在县城、白洋桥、王口、里坦等镇建四所中学,又拟于民国11年在白洋桥镇办一所农业学校,以农业为主,兼学农具制造等,因过早去世,均未能实现。
邓毓恺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不仅在取缔旧学、普及新学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还为我县培育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在后来成了我县教员队伍的中坚力量,为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邓毓恺之子邓竞武的回忆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