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五难,你被卡在哪里
王羲之在《书论》中说: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这里的“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都是在用笔过程中行笔的变化。
“迟急”是说行笔速度节奏的变化;
“曲直”是说行笔运动轨迹的变化;
“藏出”是说起笔、收笔的变化;
“起伏”是说行笔过程中提笔、按笔的变化。
这些都是用笔的要点,而且不同的行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通常情况下,
“迟”表现“沉着”;“急”表现“得势”;“曲”表现“多姿”;“直”表现“刚劲”;“藏”表现“浑成”;“出”表现“爽利”;“起”表现“灵动”;“伏”表现“稳重”。
然而,这些又都不是绝对的,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这里的“十”、“五”我们应该把它视为辨证关系,而不是绝对的量化标准,更不能把 “十迟五急”作为每字的处理方法,否则将会弄巧成拙。
因此,我们要将这些相互对立的元素组成一个和谐的矛盾统一体,使其书法线条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一句话,学会了用笔就等于学会了走路,只有能熟练地驾御毛笔,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到那里就写到那里。
▲ 卫夫人《笔阵图》
▲ 宋 · 苏轼 《邂逅帖》
二、难在墨法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
“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墨法在书法中占着中要的地位,善于用墨,是书家一生不断的追求。
素有“惜墨如金”的当代草圣林散之,用墨讲究、变化无穷。
“泼墨似水”的清代神笔王铎,用墨大胆、痛快沉着,把笔墨“浓、淡、干、湿、燥”的丰富变化演绎地淋漓尽致。
▲ 清 · 王铎 《题野鹤陆舫斋》
宋姜夔《续书谱·用墨》说的更为详细:
“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
这说明不同的字体对墨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合理的用墨能使字体增彩。
书法中的“浓淡”、“干湿”、“燥韵”的一切变化都在自然形成之中。
一味增多,过激都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如用墨不可过淡,淡则灰,灰则伤神;不可过浓,浓则滞,滞则不畅(笔);不可过干,干则枯,枯则无华;不可过湿,湿则溢,溢则无韵;不可过燥,燥则焦,焦则狼藉。否则,就会失去天真。
三、难在章法
古人作书很讲究章法,蒋骥《续书法论》:“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行间有高下疏密,须得参差掩映之迹。”
章法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相映,整体上气韵通达,虚实相生,神采飞扬。
▲ 北宋 · 米芾 《盛制贴》
四、难在意境
▲ 唐 · 颜真卿 《湖州贴》
▲ 唐 · 颜真卿 《祭侄文稿》
五、用笔的熟练程度决定着线条的质量
▲ 唐 · 杨凝式 《韭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