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热度节节攀升,这些偏见,该打破了!

建盏在宋代不能喝茶?建盏太重、不安全、做工糙、没技术难度?从未接触过建盏的网友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常会产生各种误解,本文集中做一个说明。

自从10天前大新闻传开之后,建盏迎来比去年7800万拍卖纪录还高的热度,导致很多新朋友开始对建盏感兴趣,前来提问、评论。

从讨论中也发现,有些朋友因为建盏与青白瓷、彩绘瓷区别较大,产生了一些刻板印象,本文在此一并澄清解答。

希望建盏作为中华文明的遗珠能被喜爱传统文化的朋友理解,而不是无故的嘲讽轻视。

误解1:建盏从前真的很有名吗?之前没听说过,感觉宋代诗文也没怎么提啊?

澄清1:建盏是「建窑黑釉茶盏」的简称,是后人约定俗称的称呼,宋代并不这么说。

在宋代,建盏一般以兔毫、鹧鸪斑、建安/建溪某某盏等字眼出现,还有紫瓯、玉毫等变称。

如果你用以上关键字查询,会发现它在宋徽宗、蔡襄、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文人名士作品中都有记载,而且是与宋代贡茶——北苑茶并肩的顶级茶盏。

▼蔡襄《茶录》书影

800年过去,因饮茶习俗流变等诸多方面原因,建盏一度被国人遗忘,在海外却得到称誉,被日本奉为国宝

所幸在各方努力之下,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建盏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文化上得到认同之外,中国科学技术史也很重视建窑独特的烧制技艺。

在多数中国陶瓷史相关的专业书籍中,都强调建盏作为黑釉瓷代表的地位。

前不久的新闻更是证明建盏在茶文化上的地位得到国家的认可,为建盏复兴打了一剂鸡血。

误解2:建盏在宋代不是用来喝茶的,只能斗茶,现代人用它来喝茶,是乱来

澄清2: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我感到震惊,后来发现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这真的是很大的误解,有必要澄清:

建盏在宋代是斗茶神器没错,但是宋人平时喝茶点茶也用建盏(只要你有条件用,建盏并不是谁都能用得上的)。

首先,饮茶方式虽然一直在变,唐代盛行煎茶,宋代盛行点茶,明清到现代转为泡茶。但是不管饮茶方式怎么变,都会有人斗茶。因为会想互相比较谁的茶更好。

唐代虽然不常强调「斗茶」这个词,但是已经有互相比试的记载。

宋代茶文化蓬勃发展,斗茶大为流行。

现代也斗茶,远的不说,近的武夷山年年都有斗茶大会。只不过现在斗茶用的是白瓷杯,好观察汤色。

然而斗茶时候用的白瓷茶杯你平时就不用了吗?平时当然也会用啊!

同理宋代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平时喝茶,如果实在没有建盏,还可以用其他盏代替;要是斗茶的时候别人有建盏你没有,你就先输了一半。

因为宋代斗茶一斗汤色二斗水痕,如无建盏,汤色不易被衬出,咬盏也因保温等问题会输一筹,还有器形设计,铁胎重量等因素影响。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宋代斗茶点茶饮茶都流行用建盏,而不是宋代建盏只能斗茶不能喝茶。

▼《宣和遗事》中以建盏饮茶的记录

误解3:建盏很重,只能在点茶法盛行的宋代使用,现代人喝茶不方便

澄清3:建盏使用的是铁胎,密度确实比其他窑口瓷器更大,同体积前提下会觉得更重,但是现代人喝茶是否方便,得看具体情况。

首先宋代建盏就有9cm以下的小巧器形,不过器形多为敛口。

12cm的束口盏对于现代人而言确实大且偏重(其实也有北方的朋友表示就喜欢这么大的)。

即使同样是12cm级别的束口盏,「供御」款等御用盏会稍微提高含铝量,做得更薄,也会轻巧一些。

宋代就有把盏做小做薄的先例,现代自然可以更加在器形、配料上精确控制,以达到实用和美观兼顾的效果。

如束口盏就很多工艺师会做成9cm的,满足喜欢束口又希望能小巧一些的朋友。

新盏的重量其实可以根据不同人群需要调整,而且也要看使用者的喜好。

如今很多喜欢建盏的朋友还希望压手感更强一些,更有分量,更有铁胎的质感。

一定要追求轻薄如纸的效果,应该选择其他瓷器,在建盏中找,等于是缘木求鱼。

误解4:建盏看上去胎厚,釉都没施满,露胎部分摸着也不光滑,做工粗糙不走心

澄清4:这也是很大的误解。

建盏工艺必须要求施厚釉,施半釉,如非要施满釉,釉水在高温下流动会粘底;而且不能把胎做太薄,否则会很容易变形。

所以施釉不满、厚胎不是做工不精,是工艺要求,也是建盏的特色所在。

而露胎部分因为没有釉质覆盖,胎骨含铁量又高,肯定不会像玻璃一样完全平整,但是老盏大多数手感很舒适,并不是部分朋友以为的跟砂纸一样。

宋人也要用手持盏,肯定有考虑手感,不至于自虐。

露胎给建盏带来一种率性旷达的气质,很多喜欢建盏的朋友甚至觉得这是加分项。

它看上去粗犷,但不是工匠不走心,相反正因为有部分胎要露出给人看给人触摸,更需要功底深厚。看似随意修出的圈足腰腹,实则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好。

误解5:建盏釉色这么华丽,和其他瓷器不一样,喝茶不安全

澄清5

经检测,宋代建盏铅镉溶出量符合国家标准,新烧建盏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也同样符合。既然符合国标,就与其他瓷器一样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建盏丰富多变的釉色斑纹来自于胎釉中的铁在高还原气氛下促成的窑变。

有的朋友觉得这些斑纹华丽到让人担心,其实也可以理解,侧面证明建盏美到不像话。

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在贴吧等公开的社区恶意散播建盏有毒的谣言,这就太过分了,而且无脑。

宋代建盏的成分检测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早就做过:

现代仿宋建盏技艺也是国家组织专家恢复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添加任何铅镉类重金属。

很多厂家如今为了让消费者放心也会定期抽检。

有疑惑可以查询资料,自然解开。没有调查清楚就传谣中伤,对我们自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多大恶意?

误解6:买建盏只看釉色就行,器形没什么所谓

澄清6:诚然,釉色是建盏最为独树一帜的灵魂所在,挑建盏首先肯定要釉色符合心意。

但釉色之外,器形也是建盏的骨骼,独特的灵魂没有支撑也会留下遗憾。

从前述第三点就可以看出,建盏的器形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做得好和做得不好,差别很大。应对不同的需求,也要做出不同的设计。

宋代束口盏的腰腹线就很讲究,撇口等亦然。其他窑口仿的束口盏腰腹弧度跟建盏都有差别,线条简洁的器形不意味着简单。

举个例子,某些新烧盏从口沿到盏底都一样厚,导致整只盏非常粗笨,手感口感都不好。

宋代建盏则是从口沿到底部越来越厚,有一个渐变过程的,不仅能让重心更稳定,也降低整体重量,更加趁手。

器形方面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玩建盏时间长的朋友相信都有所感悟。

建盏铁胎容易变形,器形不能有太多灵活的变化,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还是应该尽量做到实用与美观兼顾。

误解7:兔毫很容易烧,油滴一定比兔毫贵

澄清7:首先, 虽然宋代兔毫出土量很高,可是形态颜色兼备的也很稀少,达到宋徽宗「玉毫条达」标准的就更少。

新盏工艺师中,至今也无人能保证稳定烧制出毫纹挺拔、疏密有度、分界清晰的银兔毫盏,褐兔毫可以做到,银兔毫尚需努力。

所以,兔毫并不好烧,尤其是银兔毫。

其次,釉色品质要看综合表现,除斑纹类型外,还看颜色、形态、排列等多个因素。同样颜色的油滴,一般是比兔毫贵,但是不同颜色的不一定。

如普通的褐油滴就比不上银兔毫。

误解8:建盏不是只要拉坯上釉就可以进窑吗?有什么技术难度?

澄清8:其实从前几点可以看出,建盏工艺有太多的制约。

烧制建盏的功夫,三分在窑外,七分在窑内。

窑外的准备工作做足,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进窑之后,须考验工艺师对还原温度点、还原次数、还原程度的把握,还需要老天爷赏脸。

为了烧出美丽的铁系结晶斑纹,胎釉的含铁量必需保证,施釉要厚,温度也必需高,还原必需充分。

这就导致建盏的胎可塑性、耐火度都比纯高岭土的白胎差,而厚釉又会在高温下流动,容易粘底,即使施半釉还是会有粘底现象。

很多工艺师都曾为如何把握釉的粘度苦恼。

而还原又是一大难点,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同样的窑和坯,换个人来还原很可能就烧不出精品,只能出普品。

人和环境都没问题的情况下,能不能出精品极品依然要靠运气。

建盏烧制不是没难度,是难点跟其他瓷器不一样。

误解9:只要是油滴就是建窑油滴

澄清9:这个误会的源头是日本把宋代建窑烧制的点状斑纹黑釉盏称为油滴天目,把宋金时期北方窑口烧制的点状斑纹黑釉盏也称为油滴天目。

不过他们自己很清楚二者出自不同窑口,杂志上窑口从未标错。

油滴盏只有一只被日本文化厅定为国宝,就是建窑银油滴盏。《君台观左右帐记》中列于曜变之后的油滴,也是指建窑油滴盏。

▼日本陶艺杂志标明,国宝油滴(右)窑口为建窑,华北油滴(左)为磁州窑。

虽然日方分得清楚,国内还是有部分对宋瓷未深入了解的朋友认错,看到写油滴就默认是建窑出产。

最近还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对馆藏文物涉猎广泛的大V认错,把华北油滴当成建窑油滴标注,所幸评论区有人指出后他及时修正了,没有误导群众。

其实建窑油滴与北方窑口油滴在烧制技术、烧制材料和成品外观上都有明显、本质的区别,很容易区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