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评委:草书和其它书体的关系是什么?

草书之难,在于草书将篆隶楷行诸体之笔意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却又不可得见端倪。对此,刘熙载说得好:“草书之笔划,要无一可移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

草书之难,又在于点划与点划、结体与结体、此行与他行有着连绵不断地紧密呼应关系,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之难,还在于一字数体,或同体异字,其变化“似无定则”,而又“毫厘必辨”,有着严格变化的限度。如“知、去”等。

草书之难,还是在于通过线条所组成的形体,表达书者的素养、人品、气质、阅历和思想感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表达的越深刻、越强烈,艺术的境界就愈高。

李双阳老师讲解草书的一个核心论点就是在五体兼修的范畴之内,我们该如何写好草书。

1、篆书与草书的关系

在篆书体系中以小篆为写实,大篆为写意的笔墨夯实。书法线条的本源来自于篆书,例如小篆,小篆的书写并不是单纯的习字,更多的是通过小篆的线条,提高书写质量。李先生将篆书的线条比作体育运动中的平衡木,冰上双人芭蕾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就比如每一笔的发力,落笔要稳、准、狠,对线条质量的把握,精准度的要求是如同双人芭蕾一样超高的。

在草书书写的行气也是借鉴篆书的行气。在草书的创作中要方圆柔和,不单单是要大量的弧线、圆转,更应该注重的是草书的方折,只有方圆结合才会是一副完美的作品。

如果线条的质量不好整副作品就会垮掉,在线条方面追求通透和空灵。篆书对于我们专业院系的学生是重中之重的。

2、隶书与草书的关系

习隶必先通篆、中锋篆籀绞转笔法基础上铺毫的表现、隶书苍劲朴厚的线质对行草书展中大书写具有支撑性作用。如当下隶书,汉碑与简牍的融合,隶书对草书是有一定的支撑性的作用。

3、楷书与草书的关系

楷书的基本笔法、楷书的点画形态、楷书的单字结构皆为行草书基本元素的铺垫,学习楷书一般首学唐楷,颜真卿的《三稿》值得我们学习,隋朝的楷书《龙藏寺碑》对初唐楷书影响深远。楷书不但是基础性的训练,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楷是楷书的一个独立性,习草必先通楷。

4、行书与草书的关系

行书与草书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融合的关系、行书重点画结构,草书重线质空间。李老师认为行草书是相互独立的,以行书表现聚以草书表现散,对行书单字的解读是很有必要的,草书更注重线性线质,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空灵和散,在行书创作中可加入草书字体,使作品更完美。

五体书法教学推荐书目:

◇李阳冰《三坟记碑》:篆书从李阳冰的《三坟记碑》婉曲翩然,它与《峄山碑》玉筋笔法一脉相承。无论是《三坟记碑》还是《峄山碑》都是有意锤炼稳定的控笔与匀称的结构能力。

◇《虢季子白盘》:然后写大篆《虢季子白盘》,放松而带有写意的意味,体会笔与纸的篆籀线质感。近现代大篆书家很多受到《虢季子白盘》的启示,吴昌硕、王福庵 、童大年都深受其影响。隶书中所列出的三种经典,每种风格都有一种代表。

◇《石门颂》:《石门颂》带有篆意的笔调,逸气飞扬。

◇《张迁碑》:《张迁碑》铺毫涩行的用笔,代表方正饱满庙堂之气。

◇《礼器碑》:《礼器碑》细而凝练的笔意,秀中含静。三种不同的隶书审美为适合隶书发展的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楷书皆从褚遂良始,《大字阴符经》和他的《雁塔圣教序》。很显然褚楷带有“二王”帖学脉络的书写笔调,既有楷书的严正,同时又可培养最初的帖学气质。

◇“二王”手札:小字行草,以“二王”手札为帖学的源头,也将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孙过庭《书谱》:孙过庭《书谱》是“二王”笔法的一种拓展,同时又是初入草书启蒙教材。

◇怀素《小草千字文》:怀素《小草千字文》与 《书谱 》相比有着另外一种行草书的笔法要求,带有篆籀笔意,也有另一番的审美取向。同时也体会篆籀笔法在行草书中的应用。

◇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最后是大草,以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自叙帖》为大草教学主体,这是大草的巅峰之作。更多笔法的灵活应用,更多书写技法的综合体现,也作为小字行草展大书写的必备教学环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