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领域产业报告:这177家海内外企业,为了让你的每一次呼吸更顺畅
你知道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在城市居民疾病死亡率的排名中,排位第四的是什么吗?而在农村居民疾病死亡率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什么吗?
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悄无声息的占据了居民疾病死亡率的榜首,城市和农村的占比分别为:11.8%、23.45%(不含呼吸道结核和肺癌)。
想想曾经蔚蓝的天空,想想曾经那些呼吸过的清香的空气,当灰蒙蒙的天空逐渐把蓝天掩埋,新鲜富氧的空气日益被取代,我们自由的呼吸慢慢被有害的气体侵袭。
雾霾,对于我们身体健康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领域,可以说,呼吸,提供了我们生活、生存的最大能量,不能保证质的呼吸,身体健康也就得不到保障。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明确环境问题要铁腕治理,对污染零容忍,表现了国家改善大气环境,治理雾霾天气的决心。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选取了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疾病的防控、诊断、治疗、康复四个领域进行梳理,看看新技术和新模式对呼吸疾病的诊疗、康复所带来的新变化。同时筛选出在呼吸领域耕耘的企业,勾画呼吸领域的产业图谱,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呼吸系统疾病中,哪些疾病最受企业关注,相关的新技术最多?
2、呼吸系统疾病中,防控、诊断、治疗和康复四个环节,哪个环节参与的企业最多?
3、海内外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企业,他们的创新模式是否有差别?
4、哪些细分领域已经进入快车道,哪些细分领域还是蓝海?
前言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种类复杂。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主要症状是咳嗽、胸痛、痰多、呼吸受影响,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死。
受大气污染、吸烟人群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呼吸系统疾病谱也有所改变。肺癌患者越来越多,重症肺结核病人越来越少,慢阻肺发病率逐年升高,肺炎变得越来越“不典型”。
《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按疾病系统分类,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116.8‰)、呼吸系统疾病(41.3‰)、内分泌系统疾病(28.4‰)、肌肉骨骼疾病(16.5‰)和消化系统疾病(15‰)。
两周患病率是一项重要的卫生服务指标,虽然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疾病)的两周患病率从2003年开始翻了五倍,取代呼吸系统疾病成为第一,但是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最为常见的病种之一。
在呼吸系统疾病构成上,急慢性鼻咽炎、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四大常见疾病占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80%。
儿童和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具体到疾病别中,前10项疾病两周患病率统计,有三项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它们是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慢阻肺,分别排名第2、第8和第10位。
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35%,成为死亡率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2015年肺癌死亡率达到了49.4/10万人,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比第二名肝癌的死亡率高1倍还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慢阻肺、哮喘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是居民慢性病主要死因之一。
以上数据,无不说明健康呼吸、洁净呼吸,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指标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呼吸领域常见病疾谱
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把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肺由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以及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管和神经)组成,表面包有脏胸膜。
人体组织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代谢所消耗的氧气就从呼吸道吸入到肺中,进行气体交换后排出二氧化碳。
在呼吸过程中,因呼吸系统与外界大气相通,大气污染和感染因子可直接侵入,因此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吸道及肺中,引起各种疾病。
从医学角度划分,呼吸领域的常见疾病包含急性气道炎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传染性疾病(肺结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哮喘、肺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尘肺等。
1.1 急性气道炎症
急性气道炎症主要分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两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其他原因为细菌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也可由上感迁延不愈所致。
1.2 哮喘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1.3 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经常出现喘息和胸闷。COPD的发病原因至今不十分清楚,吸烟和大气污染被认为是最大的危险因素。
1.5肺结核等传染病
呼吸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不少,除了流感之外,主要的疾病为肺结核。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肺结核会造成肺部的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
除了结核病之外,其他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还有流感、非典型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具有爆发性强、传染性高、发病急、致死率高等特点。政府会花费巨大的金钱和精力进行防控,避免传染性疾病大面积流行,造成民众恐慌。
1.6肺癌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肿瘤的首位。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据美国国立癌症中心和环境保护总署估计,87%的肺癌与吸烟相关。
肺癌发生不仅与吸烟有剂量效应关系,而且与吸烟时间长短有关。除此之外,约6%的肺癌归因于氡,体内和体外的放射线照射均可引发肺癌。大量职业性致癌因子如石棉、无机砷、铬、镍、煤焦油、二氯甲醚等均可增加肺癌发生率。
1.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睡眠时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疾病,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常见。患者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停止(无呼吸),引起血及脑中的含氧量下降,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1.8尘肺
尘肺就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
尘肺病不但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尘肺病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80亿元之巨,而且造成十分不良的政治影响。
二、152+政策,助力呼吸疾病防、诊、治、康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收集了截止至2017年5月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通知、文件、政策,一共有152个。最早的政策是1963年的《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最晚的政策是2017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
我们对这152个文件进行了梳理,其中和传染病防控相关的政策占比最大,总共有86个。排名第二是和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相关的临床医疗文件,总共有22个。排名第三的是和尘肺相关的职业病防治、诊断、鉴定相关的文件,总共有14个。
传染性疾病相关政策数量占比高达57%,原因是传染性疾病大面积传播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虽然现代医疗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但是在交通工具发达,社会活动面积大范围增加的今天,急性、恶性传染病容易扩散和爆发,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非常重要。相信经历过2003年SARS一役的医护工作者和市民,都对其凶猛程度记忆犹新。
传染性疾病相关政策的公布时间,和疾病疫情的爆发时间关联度很高。比如2003年之前只有4个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相关政策,都和肺结核相关。
2003年3月~2004年1月,共发布23个呼吸系统传染病相关的通知和政策文件,22个和SARS的预防、控制、诊断相关。随后,在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爆发之时,相应的各种通知、政策文件就会相应推出,及时呼吁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关注。
三、技术创新变革四大细分领域诊疗方式
在呼吸疾病领域,已经有很多初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疾病的防治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能力。
动脉网从呼吸疾病的防控、诊断、治疗、康复四个方面,分别梳理了在这些细分领域中,不同以往的创新服务模式。这些创新技术,正试图从不同角度提升医生对呼吸疾病的诊疗能力。
3.1 疾病防控
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
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得疫情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传播。从2003年SARS爆发开始,一种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开始在机场、火车站、码头、口岸、医院、商场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大量使用,对疾病进行快速筛查。
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随着SARS、禽流感、MERS等传染疫情的肆虐,为提高口岸对大量过境旅客的传染病排查能力,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被大量应用。
远程体温监测和预警
在烈性传染病病区,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对确诊患者采取远程测量的方法进行体温监控。同时,也可以在隔离区对传染病接触者、疑似病例进行远程监测,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接触机会,降低传染风险。
院内传染病信息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院内疫情集中管理,连接医院HIS系统及EMR系统,提供疫情预警功能,同时辅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上报传染病或食源性疾病。
院感控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工作量,严重的导致患者死亡。
医院感控市场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个是医院感控耗材和设备,一个是感控软件。医院感控耗材和设备制造业相对比较传统,而感控软件则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信息化辅助管控手段。
预警和干预,是医疗信息化企业进入医院感控市场的切入点。
第一个方面是预警,软件通过随时采集患者的诊疗数据,建立预警模型,从而更早地发现医院感控的高危因素和敏感指标。
第二个方面是干预,通过移动感控APP能够实现院感科医护人员与临床医生及时沟通和交流,从而起到干预作用。
另外,院感控制还包含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监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细菌培养的结果,实现多重耐药菌的防治。
3.2 诊断
呼吸类疾病大部分是多发病、常见病,占比最多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其诊断方式非常传统,除包括听诊在内的体格检查外,还会进行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检查方法简单,治疗方式传统,治愈速度快,所以很少有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创新诊断和治疗技术出现。
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疾病,会有更多的诊断方式,包括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病理学检查等。因此,在诊断创新方面,这些疾病相关的检查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
血液检查
血液分析仪是医院必备的检查设备,主要进行血常规检查,通过白细胞数量判断细菌感染的情况。目前的新技术主要是测量方式的变革,比如微流控技术的使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
只是在血液检查,特别是血常规检查这个单项中,因为传统设备普及度高,得出结果非常迅速和准确,所以新技术抢滩市场的难度非常大。
呼吸疾病领域血液检查相关大量应用的创新技术,主要是肿瘤的早期筛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实现无创早筛,或者对已知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基因测序。
所以,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癌的诊断部分,会有血液检查创新技术的加入。
听诊检查
听诊是呼吸疾病非常重要的诊断方式。医生所使用的听诊器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数字听诊器利用电子技术放大身体内部的声音,提高了声音信号的检测能力。
另外,高端数字听诊器还提供了一些新功能,比如直观的数据显示结果,数据的存储能力,以及智能辅助诊断。智能听诊器的加入让普通人也能拥有诊断的能力。
影像检查
包括肺炎、肺癌、肺结核等肺部相关的疾病,X光、CT等医学影像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方式。临床医生对于影像作为主要的检查手段之一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影像结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左右着临床医生的判断、治疗手段和方案的制定。大型影像诊断设备结合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报告。
影像识别是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最先突破的领域,肺癌的识别也是智能医学影像发展最快、参与公司最多、融资金额最高的项目。
肺功能检查
中国的慢阻肺COPD患者的诊断率很低,相当一部分早期COPD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大量的数据说明COPD患者早期存在的气道炎症反应和结构改变。
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COPD诊治的核心,而对COPD进行早期干预是减轻疾病负担的关键。
慢阻肺与高血压一样,早期发现往往不是凭借患者出现症状,而是依靠仪器检查,需要靠肺功能检测来判断。
传统肺功能仪体积庞大,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中,就把简易肺功能测定列入国家慢病示范区防治内容中。
3.3 治疗
慢病管理
慢阻肺、哮喘等慢病是无法短时间治愈的,需要长时间的病情管理、监控、治疗。比如通过智能软件和硬件,追踪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发展状况,监测用药情况,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可以向医生实时汇报相关数据。
睡眠呼吸管理
而睡眠呼吸暂停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是在未根治之前,可以用智能硬件监测患者睡眠情况,通过温和的振动来提醒患者,帮助患者改变睡眠姿势。
肺癌靶向用药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一般是手术、放疗和化疗。在生物技术发展之后,可以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
药物进入体内会特意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3.4 康复
对心肺疾病患者及其他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心肺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心肺疾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康复设备和康复器材整合智能功能,可以全面评估康复效果,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四、90家国内、87家海外创新企业全景扫描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梳理出90家国内和87家海外呼吸领域的创新企业。
海外呼吸领域创新企业名单。
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动脉网会员,可查看完整企业名单。
4.1 按疾病类别分类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从针对的疾病类型和针对的疾病阶段两个维度,统计了国内和海外创新企业的数量。
从针对的疾病类型来看,国内和海外企业数量占比基本一致。
肺癌、睡眠呼吸暂停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创新企业最关注的领域。
以上三个领域的市场空间大,患病率高,同时创新技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有相当大的帮助。而在尘肺领域,国内和海外都罕见创新企业。
国内和海外企业在针对的疾病类型上分布情况趋同,应证了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并不会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在疾病类型上呈现出差异。
4.2 按针对的疾病阶段统计
从针对的疾病阶段来看,国内和海外企业数量占比大致相似,但有所差异。
相同的是国内和海外企业都注重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对防控和康复关注相对较少。
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趋势,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环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差异所在是国内企业多涉足诊断环节,而海外企业更多参与到治疗环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肺癌等疾病的治疗上,海外企业在科研能力上相对于国内企业仍然存在优势。
比如以默沙东、辉瑞和阿斯利康为代表的多家医药外企已向市场推出肺癌靶向药物,但国内企业在此领域寥寥无几。
4.3 创新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分布情况
由上表可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呼吸领域的创新企业聚焦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三种慢性病的治疗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根据创新企业涉足各细分领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①呼吸系统炎症
传统的呼吸系统炎症的诊断方式以医生听诊为主,但在互联网时代,患者能够足不出户便轻松完成诊断。在这个领域,诊断和治疗方法比较传统,但是也有创新产品出现。
智能温度计对于患者来说是监控发热的很好手段,特别是针对幼儿设计的产品,可以快速测量体温并实现持续记录。萝卜医生和Child云听是国内两款智能听诊产品,患者能够利用智能听诊器听取肺部声音,然后将音频文件通过APP上传至云端,几分钟内系统便给出诊断结果。智能医疗设备品牌较多,企业的体量普遍较小,在推广和应用方面较弱。
②传染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1/4的全球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杆菌感染病例分布在中国。
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历来是医疗领域的难点,肺结核方面几乎很少有创新企业出现,但是在其他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控上,创新手段层出不穷。以大立科技、中瑞华夏医疗为代表的医用热成像仪生产商,能够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提供相比传统方式更加高效的传染病筛查方式。
蓝蜻蜓主要提供PC端和移动端的感染控制系统,它能将在院患者的体温数据、各科室待审核的感染病例和风险预警等信息及时传送给医院的管理者,帮助他们控制疫情,将传染病扼杀于摇篮之中。
此外,智能温度计也突破了以往只能到医院让医生诊断的局限。美国科技公司Kinsa生产的智能温度计,不仅能让患者测量体温,而且能根据汇总在云端的大数据告知患者附近是否有传染病的蔓延、这些传染病有何具体表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诊断。
③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
据中国哮喘联盟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哮喘患病率为1.24%。在全球,大约有3亿哮喘病患者,中国就有近3000万患者,这一数值较2011年翻了一番。
COPD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已被列为卫生部15年疾病防治规划(至2020年)的五大重点疾病之一。我国呼吸领域专家钟南山的一次报告中指出,中国哮喘患者有3000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数量约有1亿。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同属于慢性病。由于慢性病拥有难治愈、长周期和需要持续护理的特点,它是移动医疗的一座金矿。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大背景下,国内和海外都出现不少以“硬件+APP”的形式帮助患者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的创新公司。典型的企业包括呼吸家、橙意家人、Propeller Health和ResAPP。
号称要“服务于3000万哮喘患者和7000万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家打造了一个从检测到随诊全程参与的呼吸慢病管理平台。
它推出的硬件是个能检测患者呼吸质量的便携式肺健康仪。这些呼吸数据将被上传至云端,若有异常,患者将收到预警信息。
同时,它还上线了医生端的APP。医生能随时查看患者的呼吸数据,然后在线对患者进行疾病管理指导。
创立于2014年的橙意家人,推出了多款慢性呼吸疾病的智能设备。相比较传统的医疗器械,它的产品具有互联网属性,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收集,且外型设计小巧便携,目前已在多家医院投入使用。
美国远程医疗公司Propeller Health研发出一种置于COPD药物吸入器顶部的传感器,它能记录COPD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提供反馈意见,强化患者的疾病管理意识。此外,患者还能与医生共享相关数据,便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sAPP是家澳大利亚的初创公司,它推出了疾病管理方案相对简单。患者通过手机的麦克风听取呼吸声音,然后将这些信息上传至云端,由人工智能搭建的算法根据其信息对患者进行诊断。
④肺癌
根据《中国卫生和服务年鉴2016》的统计,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35%,成为死亡率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2015年肺癌死亡率达到了49.4/10万人,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比第二名肝癌的死亡率高1倍还多。
肺癌领域的创新有三大关键词:液体活检、人工智能影像诊断和靶向药物。
以Grail、燃石医学为代表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循环游离DNA进行癌症筛查,一方面能让患者避免了传统癌症筛查中手术活检和穿刺活检的痛苦,另一方面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药物。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影像已经成了一个热门创业方向,相比传统的影像诊断方式,人工智能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筛查速度更快,且有证据表明筛查的精准度也高于人类医生。
国外早已出现了一批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影像的明星公司,如Enlitic、Butterfly Network、VisExcell、Voxel Cloud等,国内的相关企业也非常多。这些企业提供的服务基本相似,它们用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技术对海量的医学影像进行学习,从而训练出一套能对癌症进行快速筛查的算法。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以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为代表的各大制药公司相继研发出针对肺癌的靶向药物。相比较传统药物,靶向药物能准确地识别癌细胞,在作用的过程中不会殃及正常细胞,安全性更高。
⑤睡眠呼吸暂停
创新公司在睡眠呼吸领域主要涉及诊断和治疗两个阶段,它们大多数通过APP监测患者的睡眠情况,在探测出患者处于危险状态时通过智能硬件调整患者的睡姿,避免患者陷入长时间的呼吸暂停。
兔顽科技推出了“呼噜兔APP+止鼾枕”的套装来干预患者的不良睡眠。
呼噜兔APP能够记录患者的睡眠时长、打鼾时长、打鼾分贝和打鼾次数等信息,患者从而对自己的打鼾情况一目了然,清楚自己的睡眠状况。当APP发现患者处于呼吸暂停状态时,止鼾枕通过在患者头部所在位置充气,推动患者头部移动,直至患者重新顺畅地呼吸。
橙意家人的首款产品鼾症监测手表,就是针对OSAS开发出的新型便携式诊断设备。通过监测患者睡觉时的血氧水平,产生血氧的连续指标形成监测报告,从呼吸疾病切入到慢病管理。和传统的医疗器械相比,橙意家人的产品拥有互联网的属性,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收集。
荷兰公司NightBalance和兔顽科技的产品类似。患者在睡觉时将一款感应器固定在胸口,当它探测出患者处于危险状态时,便会通过温和的震动促使患者改变睡姿,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睡眠的目的。
⑥尘肺
尘肺往往是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造成,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患只能者通过戴口罩等防护方式避免粉尘的吸入,国内和海外企业在此领域缺少相关的创新案例。
4.4 融资金额统计
国内86家创新企业中,有27家公开披露了融资金额。总计融资金额约18.75亿元人民币。融资金额排名前五的企业总计融资约14.98亿元人民币,占所有企业融资总额的80%。
融资金额排名前十的企业(棒米与兆观科技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相同,因此前十共11家企业)总计融资约17.49亿元人民币,占所有企业融资总额的93%。
这其中,有7家都是和肺癌相关的企业,包括基因检测服务和医学影像诊断平台。
海外87家创新企业中,有39家公开披露了融资金额。总计融资金额约41.35亿美元。融资金额排名前五的企业总计融资约28.34亿美元,占所有企业融资总额的69%;融资金额排名前十的企业总计融资约33.91亿美元,占所有企业融资总额的82%。
从融资金额上看,资本主要流向肺癌诊断领域。一方面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兴起,将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已经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的进步,基因检测在技术上的突破和价格上的降低,也将带来更大的市场。
4.5 融资轮次统计
国内86家公司中有34家有融资信息。截至目前,大部分公司最近一次融资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
海外87家公司中有49家有融资信息。截至目前,大部分企业最近一次融资集中于种子轮、A轮、B轮和C轮,但有10家企业未公开具体融资轮次。
国内和海外的创新企业普遍在处于较早期的投资轮次中,且血液检测公司和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上文已提到的技术成熟是血液检测和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公司迅速壮大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移动医疗等创新企业,血液检测和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能提供更加清晰的盈利模式。
参考资料:《呼吸系统疾病》主编:张翔 邢春燕
免责申明: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和访谈,蛋壳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蛋壳研究院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蛋壳研究院可能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蛋壳研究院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蛋壳研究院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如果您所在的企业实际信息和表格中收录的信息不符,又或者没有收录到蛋壳研究院企业名单中,欢迎和我们联系,微信号q19930797。
版权申明:
本文档版权属于蛋壳研究院/北京蛋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可擅用,蛋黄科技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者:
刘宗宇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 分析师
赵浦丞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 助理分析师
顾问:
姜天骄
现任方正证券产业金融部 董事,医疗产业投资并购负责人。曾任寻医问药网副总裁、方正证券研究所互联网及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此外,兼任国家互联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医药经理人》杂志特约撰稿人及讲师,合著书籍《互联网转型-解码中国管理模式》(已出版)及《互联网+医疗》(中信出版社,已出版)
这是一篇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呼吸领域的报告,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角度为我们搭建了新的产业架构,从国家层面的支持,到市场层面的资金投入,再到创新技术的研发使用,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呼吸领域防、诊、治、康四大细分领域最核心的力量。
现在扫描以下二维码,成为动脉网正式会员,即可获得完整版《2017年呼吸疾病相关企业研究报告》。并且,在未来的一年里,您可以畅读完整的行业趋势报告,及时掌握全球最新的投融资信息,坐拥齐全的医疗企业数据库,还有海量资源对接。
扫码成为动脉网会员,
beta版体验价:365元/年。
文|蛋壳研究院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tg@vcbeat.net
点击进入动脉网知识库,创投趋势报告一网打尽
近期阅读
★ 蛋壳周报0702:国务院宣布试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 ,京东与东华达成战略合作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