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大名相

姜子牙

姜子牙安徽临泉人。起先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 ,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管仲

管仲春秋战国时期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桓温

桓温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平定蜀地,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为相时,政治上提倡抑制朋党;合并、裁撤冗余的官职;重视机要政务,对公文案卷的处理要限制时日;褒奖惩罚,应与事实相符;继承、遵守古制,弘扬学业,除此之外还选拔人才,辟举寒门士人,敬重高门士族中贤达而有才干的人,名相谢安就是他数次应召出山的。

蒋济

蒋济三国时期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他是曹魏重臣,也是经历了曹操、曹丕、曹睿和曹芳的四代老臣。蒋济早年被曹操视为心腹,帮助曹操出过很多计谋,所以深受曹操重用。此后也和其他君王相处的比较融洽,并没有出现失宠或者弃用的情况。但在《三国演义》中,蒋济的形象就有些被黑过头了,很多是他的功劳都成了别人的功劳,自己还被周瑜各种戏耍。

李绅

李绅唐朝亳州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吕夷简

吕夷简北宋淮南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夷简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北宋国内国外诸多矛盾,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宋代名相之一。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吕公著

吕公著北宋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 。吕公著是当时有名的正直大臣,先后辅佐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三位君主。不论是哪位皇帝当政,都能不畏强劝直言上谏,就算是皇帝做错了,吕公著也敢上言规劝。吕公著为人庄严持重,心性纯正恬静,对于歌舞钱财荣耀,淡泊无所喜好。喜好佛学,为相之后,不与当朝官员来往密切,却愿意与一些僧人交谈。他虽然不是开拓之臣,却是守成良相。

吴潜

吴潜南宋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宁国)人。宋宁宗嘉定十年丁丑科状元。淳佑十一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他为官时采取措施,使地方财政大幅增加,对贫苦百姓, 吴潜为之输纳赋税,减轻了人民的疾苦。一生两次为相,任职繁多,忠正睿智,政绩卓然。吴潜长于 诗文,著有《履斋遗集》传世。

李善长

李善长明代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时期的开国功臣之一,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同乡,因为会因才用人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从打江山开始,就一直跟随左右,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是朱元璋非常宠爱的开国功臣之一,功不可没,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胡惟庸

胡惟庸明代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也有学者指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