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作用及改善方法分享

池塘是一个复杂的小型生态系统,鱼类、藻类、微生物在池塘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还必须依赖于水体和底质这两个媒介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因此池塘中的水质和底质影响整个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所以进行科学的水质调控是提高池塘高效运作,实现高产高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其中的底质作为池塘中的“能量库”,是影响水质调控的重要因素。

一、养殖池塘底质概述

池塘环境的自净和缓冲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池塘底泥的生态质量(自净和缓冲能力),但池塘底泥的自净和缓冲能力又是有限度的,当放养密度、投饵、用药等干预因子超过池塘的生态容量时,就会造成底质和水质的恶化,使水产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随之降低。

伴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高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已经成为主流养殖模式,因此饲料的投喂、肥料的输入以及药物的使用习惯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未摄食完的饲料、或者水生动物留下的尸体等这些外源性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难以及时分解,最终沉到了水底,与泥沙混合作用,产生新的淤泥,塘底原本的土壤逐渐被新淤泥取代。

淤泥层的合适厚度非常重要,具有缓冲水质突变,调节水质,保肥、供肥等作用,如果淤泥过多,长期不处理,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有:
(1)增加耗氧量:有机物的分解、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大大增加池底的耗氧量,有关数据显示,养鱼池的底泥耗氧量比未养鱼的底泥耗氧量高3倍。
(2)产生有害物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同时降低水体pH值,为病菌、有害藻类提供营养物质,也给浮游生物和寄生虫繁殖后代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二、底质恶化的主要危害

1、导致“氧债”增加
“氧债”就是池塘溶解氧在供应充足情况下的耗氧量和实际耗氧量之差。池塘过多有机物积累在池塘底部,同时池塘底部溶氧缺乏,在缺氧情况下,兼性厌氧菌大量繁殖,将有机物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中间产物会将底部的氧气结合从而消耗底部溶氧,因此“氧债”的存在是缺氧、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底质恶化是导致“氧债”产生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高温时期,一旦天气突变,池塘表层就会出现水温快速下降的现象,水体对流,上下层水体之间出现互换,这样鱼塘会呈现极度缺氧现象,养殖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2、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产生
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的发酵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氨、硫化氢、亚硝酸氮、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大都对水产养殖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鱼类免疫系统紊乱或是正常代谢受阻。

3、导致池塘底部酸碱失衡
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和好氧细菌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各类有机酸和无机酸,导致池塘底部pH快速下降。鱼类对水质的酸碱度有一个适宜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刺激鱼类鳃组织和皮肤组织,从而影响鱼类正常的呼吸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氧气充足的池塘还存在缺氧的症状,主要是酸化严重的底部会造成鱼类不能利用池塘中的溶氧,因此要在平常生产管理中注意池塘底部酸化。

4、导致底部病原菌大量滋生
池塘底泥本就是一些寄生虫和条件致病菌的的温床,一旦底质恶化,这些寄生虫及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同时酸化的底部也会使一些体质弱的鱼群抵抗力下降,当达到致病数量时即引发疾病。

三、改善底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从底质恶化原因看,改善底质的基本策略是控制底泥厚度和酸碱度,补充有益菌,充分发挥池塘底泥“能量库”的潜在优势,因此,底泥改善的主要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

1、物理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清淤、开增氧机搅动塘底、施用沸石粉等。
(1)有条件的养殖户每年冬季卖完鱼后会进行清塘挖淤,将一年积累的淤泥推到池塘周围,然后进行晒塘等操作,减少第二年病原菌的数量;
(2)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增加池塘上下水层交换,让高溶氧的上层水与低溶氧的底层水进行充分交换,减少池塘底部“氧债”;
(3)以沸石粉、木炭等吸附性物质为主的物理型底质改良剂也是改善底质的一种物理方法,能大量吸收底部中的氨等有害物质,但此法只能将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化学方法
(1)使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 放出大量的热能,可以起到除害杀菌、施肥、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此方法是养殖准备期进行,方法简单,运用较广。
(2)以过氧化钙(CaO₂)为主的化学改良剂是目前化学改底中较常见的一类,该类物质主要是对池塘进行碱化,提高池塘pH,同时增氧底部溶氧,促进硝化作用进度,降低氨氮、亚盐和硫化氢等含量,降低池塘有害物质含量。

3、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主要是针对池塘底部施用相应的菌种,对其中积累的有机物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或吸收,如施用芽孢杆菌后可以有效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含量,并能为池塘藻类提供营养盐,形成良性循环;光合细菌能在无氧或含氧量低的底部利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合成自身物质进行大量繁殖,从而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因此微生物底质改良剂, 能发挥各菌种的协同作用,将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等影响底质变坏的隐患及时分解消除,不仅能改善底质和水质,而且能通过生态占位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其病害的蔓延扩散,实现改底降病害的目的。
生物类改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不断分解池塘底部有机物,从源头上阻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并防止池塘底部“氧债”走高以达到改底目的。

四、小结

养鱼先养水,而养水先养底,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大量外源物质的输入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因此更需要注重底部环境的改善,将池塘水质、底部及池塘生物紧密连在一起,打通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真正实现高产高效的养殖目的。

(0)

相关推荐

  • 水产养殖环境中硫化物的形成和危害及调控措施

    硫是养殖水域环境中的重要生原物质,其存在形式.含量和分布与养殖生物的活动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养殖环境底质中的硫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无机硫主要是硫酸盐.硫化物和单质硫.其中养殖环境底质硫化物的含 ...

  • 茶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作用,第5点很少人知道

    在日常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药物去消毒杀菌.调理水质.改变底质以及治疗小龙虾的疾病.但是这些药物大部分都是由化学成分构成的,如果化学反应不充分,很容易造成虾塘药物的残留,所以对于这 ...

  • 水产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和养护

    控制水质参数的目的是为了给水产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生长环境.水质控制目标是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等等,而这些参数的变化是生物活动的结果,因而水质控制是通过控制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 ...

  •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探讨

    摘 要 水产养殖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池塘中溶解氧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其探讨,对提高水产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基于此,从水平变化.垂直变化.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5个方面,探讨水产养殖池塘 ...

  • 水产养殖池塘如何消毒解毒?高手给你建议

    一.池塘清塘消毒后的毒素解毒 1.生石灰清塘消毒:生石灰清塘的作用,是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能.氢氧化钙为强碱,其氢氧离子在短时间内能使池水的p H值提高到11以上.从而 ...

  • 芽孢杆菌对水产养殖中的净化作用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品种的老化和退化,水产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养殖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三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以投饵为主的养殖模式,残饵 ...

  • 水产养殖池塘pH值变化原因分析及调控方法

    养殖池塘pH值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水生动物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pH值的变化主要是外源水(被污染).天气(温度)和其他因素来决定. 1天气不同pH值也在变化,晴天白天光合作用消耗掉 ...

  • 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益生菌,又称为益生素.微生态制剂或活菌制剂.指有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其可通过进入并定植于宿主的消化道,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调节宿生肠道菌群平衡,从 ...

  • 水产养殖池塘溶氧知多少

    水产养殖网 黄卫 2020-12-15 16:48 众所周知溶氧是水产养殖的灵魂,溶氧指标的浮动也间接地反馈了水体各项指标的状态.接下来就个人的认知来谈谈溶氧和水产养殖的关系. 水体溶氧的来源 水体中 ...

  • 水产养殖池塘浑浊水成因及调节办法

    随着水产养殖放养密度和投饵量的不断加大,养殖中水质问题越来越多.在夏季高温季节或初秋温差较大时,常出现浑浊水,严重影响鱼类摄食.浑浊水悬浮大量有机质,藻相也差,水体溶氧偏低,会引起鱼类浮头并诱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