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镇(二十四):北阳——历史沧桑 家庭变迁

历史沧桑   家庭变迁

北  阳

古镇北阳位于淇县西南,北阳镇中部,村东紧邻京广铁路、107国道。现隶属北阳镇,距淇县县城5公里,在乡政府驻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从南阳村迁到此后,一直为乡(镇)政府所在地,因村南有条南沙河,故名。辖北阳、小北阳、潘庄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800余户,4000多口人,现在小北阳、潘庄与北阳村并为一村,潘庄已无人居住。聚落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000亩,耕地4500亩。居民均为汉族,主要姓氏有高、陈、张、李、刘等,其中高氏占到全村人口的60%。全村盛产小麦、玉米、小杂粮等。

清《舆地图说》记载:小北阳,属南阳里,城西南十里,户四十九,口百二十八,东沃土,西砂石,宜麦、粱。大北阳,属南阳里,城西南十里,户九十,口三百二十八,土宜同小北阳。潘庄,属南阳里,城西南九里,户二十四,口百一,沃土,宜麦、黍。

北阳历史悠久,据《淇园高氏宗谱》记载:始祖高公讳平,宋末迁云梦山东朝歌郡太平乡,始建北阳村。‘先有高平,后有淇州’之语,方圆百里庶人皆知,距今大约八百岁矣。高氏之族,因德孝而闻名。忠孝人物举不胜举,层出不穷。高氏几百年来辈分不乱,世系贯索,尊卑有别,序次分明。高平(淇园高氏始祖)迁居初创时,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没有土地人烟田园,高平带领三个儿子开始发展繁衍,后来逐渐扩大,比南阳村早100多年形成村落。

《淇园高氏宗谱》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创编,后高遐昌父子续修时增补了不少内容,几百年来历数人而完成宗谱全集。从高氏宗谱可以看出,高氏一族在北阳发展繁衍几百年连续不断,脉络清晰,辈分不乱,序次分明,代代相传,并且开枝散叶,从北阳走出的高氏子弟分散省内外。

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氏一族不仅涌现出了一批举人、秀才、贡生,而且还走出了历史名人高遐昌。由此可以看出,北阳历史即是高氏一族之历史,高氏一族历史即是北阳之历史。

理环境

北阳西5公里为太行山余脉,名云梦,山为第二次造山运动时所造成,由于年深日久岩石多被风化而成为碎石、沙子。以北阳村为界,西部为丘陵地带,村东为平原。

北阳共有四条河流,通过庄北地的北涧沟、后地的槐树沟、南地的南河沟和1958年修建的民主渠。前三条为旱河,平时干枯,只有夏秋遇雨山洪暴发时才有水,时间很短,每次多为数小时,但流量流速则甚为惊人,每遇大雨沟内便洪水滚滚,汹涌澎湃,并携带有大量泥沙,奔腾东去,有时冲决堤岸,吞没良田,并有所带泥沙淤积途中,大片土地被泥沙埋没,如在1957年夏季一次山洪暴发,北涧河之水越过堤岸,30多亩土地被埋没,至今尚未能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修堤筑坝才算治服了这些河流,民主渠即为本村村民修建,长1500米。 

历史名人

高遐昌,字振声,号菉园居士,清顺治八年(1651)出生于朝歌城西南北阳小屯村,卒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曾任湖南龙阳、广东东莞、茂名等地知县,后调京城先后任刑部主事、户部郎中、闻内府兵科事中兼提督九门步军统领。他一生政绩卓著,享有盛誉。《清史稿》里有他的传略。直至现在,“高老官”的故事还在朝歌百姓中广泛流传。

高遐昌幼年家境贫寒,母亲早逝,没有钱上学,拾柴度日。但他非常聪明,羡慕读书人,常常扒着学校的墙头听学生读书。一次听书,被老师发现,他竟能把老师讲的课文一字不差背出来。老师非常惊讶,允许他到书屋旁听。高遐昌十分用功,进步很快。康熙十五年,高遐昌二十三岁,进京应试,考中进士,先后担任湖南龙阳、广东东莞、茂名、信宜等地知县,后提升为高州知府。由于战绩显著,声誉很好,后来调到北京先后任刑部主事、户部郎中。

康熙四十六年,高遐昌升为户科给事中,专门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的谬误。

当时有个叫讬合齐的满族人任提督九门步军统领,此人自认得到皇帝的信任,骄奢蛮横,勾结同党,以权谋私,鱼肉百姓。给事中王懿德给皇帝上书揭发诧合齐。正好高遐昌随康熙皇帝在热河行宫避暑,皇帝征求意见,高遐昌说:“我认为讬合齐徇私枉法,主要是权力过于集中,他直接管理捕快,三营巡察也归他指挥,造成悍将骄兵,毫无忌惮。应该把三营兵权归还兵部,让兵部选择官员统领三营,考核督察,严禁勒索,昼夜巡逻,对于所抓的罪犯,也不能随便私设酷刑,刑讯逼供,妄牵无辜。讬合齐作为提督,却常干预地方民事诉讼,这会导致一些刁民和兵弁勾结起来,欺压民众,扰民滋事。请把地方民事仍然归大兴、宛平两个县去处理;城区的街道巡防等等,交给相应的御史、府尹;逃犯、盗贼及涉及命案的,归刑部来管,秉照国法处置。提督一心一意管理街道,这本来就是原来一贯的做法。这样可以防微杜渐,不致于积重难返,造成混乱局势。”

皇帝部分采纳了高遐昌的意见,在巡捕三营问题上,认为三营由步军提督指挥,并不是从讬合齐开始的,地方官员害怕京城显要,致使一些大员经常勒索商户的钱财,所以街道治安工作还是步军统领管理;现在既然商民有意见,交给高遐昌来兼管,限期一年把这些流弊整肃掉。

遐昌领了任命,着手革除陋规,采取措施,京城面貌很快有了改观,民众满意,商贾安心,街道原来坑坑洼洼也搞得平平整整。

讬合齐被夺去大权,心怀不满,暗地里寻找机会报复,不断地造谣中伤。康熙五十年,皇帝从畅春园回紫禁城,看见内城的街道被商民的房屋侵占,显得很窄狭,责问讬合齐,讬合齐趁机打小报告,说外城的街道被侵占的更厉害。皇帝命令尚书赫硕色等去调查,讬合齐故意带领去看那些偏僻的小巷子,那里的民居占居官街的有三百馀间,诬告说这都是高遐昌任收受贿赂批准乱建的。皇帝听了汇报很生气,下令把高遐昌抓捕入狱。刑部尚书齐世武是讬合齐的同党,要判高遐昌重刑。

刑部主事蒋晟(sheng)持不同意见,认为高遐昌以官街换取自己的声誉,最多贬谪到边远的地方就可以了。讬合齐等一帮人坚持说高遐昌受赂,到处栽赃陷害,寻找线索,严刑传讯高的家属,但总也找不出高遐昌受贿的真凭实据。最后,他们说,风闻街道有不成文的规距,铺户修房,每间房得交钱二百到三百,按这样算,三百余间房,要收钱七百五十千,按大清的刑律,要判高遐昌绞刑。

朝廷的大臣王掞(shang)、李天馥等共同上书皇上,认为高遐昌任职期间,革除许多流弊,京城内外,一派生机,百姓商贾,安居乐业,其德其能,有目共睹,请圣上明察,宜从宽处置。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也都替高遐昌鸣冤。康熙帝命人重新调查,终于下诏释放了高遐昌,并让讬合齐请病假离开职务,命隆科多接替其职。

高遐昌出狱,京城的百姓商贾簇拥到监狱门口,把他抬着送回高府。高遐昌看透官场险恶,称病要求返回朝歌故里。出京那天,成千上万的官员百姓夹道送别,从清晨到日落,都没有走出京城。

高遐昌返京后,得知西宫宠妃敛财,敛征京畿商贾胭脂税,大怒,即消之。商贾闻之,无不称快,赞之誉之,崇敬不已。宠妃暗怒,怀恨在心。宠妃其弟讬合齐,自认有姊护佑,不可一世,常为非作歹于京城。一日,讬合齐闻珠宝店店主之女容貌姣美,欲纳小妾。店主与女拒之。讬合齐召狐朋狗友抢之,且掳掠珍宝古玩数件。店主告至刑部,高遐昌即派手下将讬合齐捉拿归案。讬合齐藐之,仍趾高气扬,骄横无比。高遐昌怒不可遏,命大刑伺候。讬合齐懼之,伏罪。宠妃闻悉,命太监找高放人。高拒之。宠妃恨之,但又恐皇上得知,暗派人抬银至高府。高挥手而拒。宠妃咬牙恼之。

数日后,高遐昌突接圣旨,皇上携宠妃翌日至寺庙降香,沿途须干土铺路。秋雨淅沥,连下七日,京城四处积水,泥泞不堪,何来干土铺路?可圣旨难违,违旨轻则割去官职,重则有性命之忧。高遐昌明知乃宠妃恶意报复之计,却又无可奈何。

高遐昌沿通往寺庙之路视察,苦思冥想,如压巨石。珠宝店店主视之,劝其入店避雨,高微微叹气。一侍从小声嘟囔,道出大人心中苦闷。店主为之焦虑。高遐昌郁郁至府中,知干土铺路无望,欲秉笔皇上请罪,辞官回乡。

翌日清晨,乌云远遁。侍从忽喊“大人——”向书房跑来。

“何事惊慌?”高遐昌镇定而问。

“大、大人,街、街上商贾百姓,都在用干土铺路!”

“干土铺路?连下七日,遍地泥泞,何来干土铺路?”高遐昌疑惑不解。

“启禀大人,商贾百姓闻大人受西宫刁难,纷纷取自家房内干土铺路。” 高遐昌迅疾至通往寺庙之路,只见珠宝店店主与商贾百姓或提或抬或担,干得正欢。高遐昌怔怔伫立,泪如泉涌。随之,扑通而跪,抱拳叩首。

在朝歌老家,高遐昌也享有盛名。除他的政声和德操外,还在于他热心公益事业,为家乡干了许多好事。

修复古迹名胜,开辟旅游景点,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倡兴文学艺术,是功在当今,福荫后世的好事。要办成这样的好事,离不开文采飞扬、远见卓识的热心人。高遐昌就是这样的人。清乾隆《淇县志》记载,他曾把在城内的庄宅捐出,改建为康叔祠;他带头集资,在并城南文庙创修了奎星楼;在他的倡导下,把武公祠重新迁回了古淇园,修建了有斐亭。康叔祠、武公祠均是纪念历史上有德政的明君;文庙,即县儒学,生员学习和应试的地方,这无疑不同于修建其它神庙鬼祠,对一个地方社会风气,民众教育的改善发展大有促进作用,可说是睿智之举。

在通常的祠庙修建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殿堂的高大,神像的威严,高遐昌则显得高明许多。他在工程规划中,更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山水,点缀自然,注意营造出具有深邃内涵和意境的景观,使之具有审美价值。《重修卫武公祠募疏》是他为呼吁广大民众为修复武公祠集资募捐而写的,从此文中可以看出他的设想:要“特聚官僚兼谋绅士,左右图度,前去经营”,即邀集一些有识之士到实地测量、规划……“既举废以增华,复买山而种竹”;要“屏山半腰起高堂,以凝碧落;德溪上面竖崇门,用志清辉”,使飞瀑更有层次,溪水更显萦回;还要“步层而直上……水潆潆而在中”,即修起石台阶,荷花池;并“设书院五楹”。

武公祠就建在“淇园”附近,自然会引来众多远近文人墨客,畅游之中,写下很多诗歌文章。高遐昌广泛征集此类诗文,编辑成一部诗文专辑《有斐亭征言》,又亲自写了序言《有斐亭征言引》。《有斐亭征言引》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写尽了建在古淇园遗址的武公祠、有斐亭的秀丽景色。“云溪风谷,报逸韵于清淇中;曲登平桥,写幽情于绿竹”,“翠荇岚浮,纡回镜裹,红蕖月映,仿佛图中”。读了使未游过武公祠的顿生向往之意,曾游历过的呈现出怀恋之情。“然而骚人游履之余,另开生面;逸客扶节之际,别有偿心”,就是说游览的文人墨客,面对如此美景,往往会诗兴大发,著下宝贵的诗文。文章最后,笔锋一转,“正恐零落花笺,长留枕秘,斑斓彩笔,未缉金绳。”古时有一种中间可以放置物件的匣状枕头,叫做枕函,文人们常将诗稿文稿放于其中;编汇成册的书籍,是用线绳装钉。那些妙笔生华的游记诗文,不把它编汇成书,任其零落分散地藏在人们的枕函中,岂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高遐昌倡呼:“将勒诸贞石,偕金锡以流辉;藏之名山,毓英华而挺秀,惠而教我严邑有光矣。”

可惜,这本珍贵的汇集诸多优美诗文的《有斐亭征言》,如今已经失传了,武公祠、有斐亭现在也都被淹没在夺丰水库之中了。但是,正如我们现代人虽然看不到《兰亭集》,却有幸能见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有斐亭征言引》也成为传世瑰宝。秀山丽水,景色犹在,高老官对祖国河山和家乡建设的殷殷深情,至今仍启示激励着人们。

一门四拔贡

贡生指的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秀或资格老的,送入国子监继续学习的学生。贡生分为恩贡、岁贡,优贡、拔贡,副贡、例贡等六类,拔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名额是每个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

在北阳村就流传着高晋熙一门四拔贡的真实故事,高晋熙次子高载文,字焕章,为清嘉庆年间拔贡,高载文其子高钜贵,字步月,为清道光年间拔贡,高晋熙三子高载熏的儿子高钜楼,字奎垣,为清道光年间拔贡,高晋熙四子高载铭,字重鼎,为清嘉庆年间拔贡。

高氏宗祠

高氏宗祠始建于康熙50年冬天,康熙51年建成。当时由高遐昌从京城返家亲自督造,族人高允中兑出3.5亩地用于宗祠建设。宗祠建设得非常宏大,能容纳下几百人,巨大的房梁和柱子上雕刻有精美的纹饰。这里还流传下来一个故事。就在宗祠即将建成时,正顶一直放不正,苦于无计之时,高遐昌返回京城向康熙皇帝汇报,康熙皇帝手书一字交于高遐昌,结果正顶即方正。宗祠门楼四个大字“高氏宗祠”,魏书黑底金字,为高遐昌同僚书写,正殿“曼硕堂”,为正楷白底黑字。

原高氏宗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遭到破坏,并在遗址上建起新的建筑,高氏后人逐步在村西北进行了重建。现在的高氏宗祠占地3亩左右,两座华表立于牌坊两边,沿着甬道来到宗祠大门,进门后院内大殿即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厅。

古民居古碑

高氏一族在近千年的繁衍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古民居和记载历史大事件的石刻古碑。

九门相照的深宅大院  在北阳村众多古民居中,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当属九门相照的深宅大院,据村里人讲,这座院落为九进院,南北纵深100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被拆除,现在还保留有两进院落。现在的第一个院落只剩下一座三间堂屋,房屋为砖墙瓦房,房屋为前出厦,出厦上方为木质窗格,从院落地基还可以依稀看出这是一个四合院,两边有东西屋,房屋后墙有门,但已被后人用砖垒住,原来应该是前后贯通。在第二进院,房屋保存完好,主房为两层砖瓦房,东西屋为一层砖瓦房,进到主房内可以看到,屋内青砖铺地,被木质格栅分为三个房间,在正中房间后墙下有楼梯通往二楼,楼梯前也有木质格栅隔开,格栅上雕刻有精美纹饰。

高平始祖墓碑  该墓碑记载了高平始祖在宋末元初从河北中部迁徙到此,创建北阳村繁衍发展的历程,出于保护的目的,该碑现被埋在新修墓园的地下。

高遐昌神道碑  高2.7米、宽0.7米。碑阳竖书阴刻“赐进士第,掌灯闻内府兵科掌印,都给事中兼理京畿街道事,崇祀名宦乡贤篆园高公神道。”碑阴镌刻其生平简介。碑分其子高鉴儆于康熙六十一年之石。此碑原在北阳镇小屯村头驿道之旁,1984年迁至摘星台公园碑廊。

那么其子为什么要立此碑?据传,高遐昌隐退故里后,同僚故友并没有忘记他。凡南下此上路经朝歌,都要登门造访叙旧。他过世后好多同僚不知其事,仍然登门造访。其同年翰林院侍讲彭定求来造访时,闻其作古,十分遗憾,未及往吾为怅,于是作《过淇县怀同年高振声给事》以表哀念。

杏林追数旧游人,屹立朝阳一直臣。

苦节偏能撄虎穴,孤忠肯惮拂龙鳞。

藁街授首天刑速,郿坞燃脐国典神。

今日淇西容隐遁,停云冉冉感参辰。

其子认为家父已经作古,再劳诸伯来访于心不忍,所以在驿道旁立此神道碑,以谢造访者。

(撰文:张新亮   摄影:黄强、张胜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