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根——微笑和嘲笑(随感)
——purpl
微笑和嘲笑(随感)
铁二师 李有根
有一次乘坐高铁,目睹了一场争执,挺有意思。争执双方一位是同车厢的乘客,一位是前来查票的列车长。起初她们所争之事是,该乘客所携行的小孩是否超过免票的身高而需要补票。当然,这事并不复杂,列车上备有量高设施,小孩往那儿一站即见分晓。所以争执了不几回合后结果便趋于明朗。大家以为事情就此已了,不料那位乘客却话锋一转,把矛头指向了列车长的服务态度。列车长先是一愣,继而一脸无辜地说,我态度有问题么?我可是一直微笑着跟你说话的!那位乘客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微笑?你那是微笑么?你那是嘲笑!于是双方围绕着微笑还是嘲笑展开了新一轮争执。而这一回,事情就很难一下子有个明朗的结果了,因为到底是微笑还是嘲笑,可不像小孩身高那样有一个客观的尺子。一来,说话的表情转瞬即逝,刚才究竟是怎样的笑,证据已经灭失;二来,就算有设备录下了当时的表情,那个笑的样子定格在那里,你又如何精妙地区分和判断,它属于微笑还是属于嘲笑呢?我不知道笑容的类别、性质和等级有没有纳入到专业技术规范里面,也不知道技术职称序列中有没有笑容鉴定师这个名目,反正这场关于微笑和嘲笑的论战持续了很久,却终未见出个泾清渭浊。
那边纠缠着微笑和嘲笑,这边我心中暗笑。类似这样的争论,这些年我们耳闻目睹得够多。一个本来正儿八经可衡可量不难弄清的问题,论战双方你争我辩,事情渐趋明晰,是非将有结果,却忽又奇峰突起,事态逆转——那输局已显的一方挽狂澜于既倒,绝地反击,把锋芒指向对方的动机呀人品呀政见呀恶癖呀前科呀绯闻呀等等方面 。这些东西与本题似沾边不沾边,影影绰绰,难驳难辩,公众关注,易引轰动,在论争氛围之下多可将水搅浑,改变战局。到最后,原本占上风的一方即使不全线溃败,也被拖扰得狼狈不堪;而原本处于下风的呢,就算不反败为胜,也颇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扯平感。
探讨问题,争论得失,臧否观点,要紧扣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于此无关的种种,不应掺和进来。可惜现在恰恰相反,往往一场争论本来还有点意义,可扯着扯着就扯向不相干处。虽然论战者争辩得轰轰烈烈,围观者哄叫得热热闹闹,而那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却已在十万八千里之外了。
校对;(张润洲)
责任编辑 浪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