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钰将军:一生只为国做了“两件事”,却值得14亿人鞠躬

张蕴钰将军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核司令,我国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位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将军,中国核武器开创者之一的程开甲院士,曾经深情地拉着张将军的手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张蕴钰将军一生低调,他只做了“两件事”,然而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却是感天动地的大事。

上甘岭组织坑道战,打得美军怀疑人生,他坚持“以牙还牙”

张蕴钰老将军说过一句话:“我这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打上甘岭,一搞核试验”。这两件事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是那样的云淡风轻,但哪一件事,在我们听来不是无比震撼的?
70多年前美国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总统杜鲁门狂妄叫嚣:“我们会把所有的武器用来对付志愿军,包括原子弹。”
为了保家卫国,33岁的志愿军第15军参谋长张蕴钰入朝参战,那是1952年的初冬,朝鲜的气候已经降到零度以下,他们来到了上甘岭,在这里与敌人巧妙周旋。
张蕴钰知道敌人实力很强,所以白天带着战士们躲在坑道里,晚上出来打夜战,用小分队偷袭敌人,张蕴钰坚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用巧妙的战法把美国大兵搞得焦头烂额。
在张蕴钰的带领下,战争之初还妄言“用我们全部的武器打垮志愿军”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此刻却垂头丧气。
范弗里特的“唯火力制胜论”,把朝鲜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焦土,可就是对于像张蕴钰这样英勇的志愿军毫无办法,他也因为上甘岭战役的惨败被同僚嘲笑:“您真是个热心肠,用炮弹帮朝鲜人民翻地。”

“新中国要有核武器”,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漠里,他找到了合适的核试验场

中国人造不出核武器,这是西方国家的一致结论,可中国人从来不缺骨气,别人有的,我们创造条件也必须有!
1958年,驻防大连的第三兵团参谋长张蕴钰,接到了陈庚大将的命令,让他去西北部署并组建核武器研究基地,张蕴钰从此带着这个绝密的消息,在西北的茫茫戈壁滩上奉献余生。
中方和苏联专家选定去敦煌考察基地,苏联专家提出按照中国的水平,需要在敦煌选定一个20000吨级的核试验场。
张蕴钰一路考察,发现敦煌古城遗址众多,千年的佛塔、汉代的古长城、残破却依旧巍峨的烽火台,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如果把核试验场设在这里,千年文明将会毁于一旦。
可苏联专家却傲慢的表示:“我们是来帮你们的,如果你们自己能行,就自己来吧。”张蕴钰咽不下这口气,他向陈庚汇报了一个新的核试验场建议——罗布泊。
陈庚同意了他的建议,不久后张蕴钰被任命为中国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他们在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建立了核试验基地。

苦难的生活,生命的极限,都抵不过那朵美丽的蘑菇云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这里夏季气温高达50摄氏度,能把人的皮肤灼伤,还有成群结队的毒蚊子,被咬一口身体就会马上肿起来。
可张蕴钰发现,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居然开放着明艳动人的马兰花,于是这个实验基地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几十年后回忆起这里的日子,张蕴钰还眼含热泪:“黄沙漫天飞,极度缺水,好多人嘴唇干裂,又是营养不良,又是夜盲症,他们问我,我们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我说:“我们要搞原子弹,一年搞不成我等一年,两年搞不成我还等,什么时候搞成了,我张蕴钰才离开这里,中国必须得有原子弹。”
大家都哭了,对于普通的干部来说,他们之前并不知道这是在搞原子弹,还以为国家不要他们了,让他们到大漠里做苦力。
了解了情况以后,大家干劲十足,从1962年到1963年,短短一年之内,他们修筑了540公里长的公路,盖起了自来水厂、电厂、宿舍楼,不到几年的时间,茫茫戈壁上就变了模样,有了生活的气息。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基地的指挥、通信、监测、观察设施都逐步完善,在原子弹爆炸中心修建的百米铁塔,也修建完毕,张蕴钰激动的说:“就等原子弹爆炸了。”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发射,7000多米高的蘑菇云直冲云霄,爆炸的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刹那间天地响动,场面极其壮丽。
这一刻所有的人都哭了,那是喜悦的哭泣,无论是科学家们的努力,还是张蕴钰将军在背后的鼎力支持,都是支撑着这朵蘑菇云成功爆炸的力量。

结语:

张蕴钰一直到70多岁,还一直佝偻着腰检查工作,去世之前还在念叨着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工作,他带着人生中只做过的“两件事”,匆匆的离开了人间。可张蕴钰将军留给我们的,是一代中国人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如今强大的中国,要永远感谢在曾经国家羸弱的时刻,为中国航天事业探索出光明道路的伟大先驱者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