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是怎么号的?看看文章,感受一下
你是如何诊脉,如何三部九候的?
我所讲述的相关脉诊文章,虽然力求浅显易懂好掌握,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会有颇多疑问。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我的脉诊方法虽然源自于传统中医脉诊,但某些体会和标准与传统脉诊确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还是很有必要来详细的讲述,力求愿学者能自行掌握我的脉诊方法。
浮 取
传统脉书上皆为“轻触即得”,但据我临床看,大多浮脉者会随着外感的时间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浮下,也就是浮脉从皮肤逐渐往中部下降的趋势,故我称其为“浮下”。
若轻触即得,且仅寸脉浮者多在24小时以内受过凉。若轻触即得,寸关皆浮,多是外感4天以内。
轻触无感觉,稍下压,但未到中部者,根据其下压的力度,可以判断外感的天数。
浮取时的脉力不是最强的脉力,不能作为标准脉诊脉度。因此虽脉诊有浮脉出现,依然可以得到脉力的最强点。
中 取
中取部位不一定就在皮骨之间的正中,一般来讲在那薄薄的皮肉之间也不容易准确地确定中间点。
那么依什么来确定中取的部位呢?这就要联系脉度了。
当三指同时下压各自寻找到寸关尺的最强脉力点的时候,即为中取的脉度,以此对照寸关尺的脉度。
对于寸部未发生问题者,一般多以其为标准脉度。
比如说心、肾、胆囊有疾患者,有时寸关尺脉度均低于标准脉度,此时则必须参照前法,以总按来探寻了。
沉 取
中取不得,或者与标准脉度比较弱者,指头继续下压至中取力度,再下压指下至没有脉动时,轻轻上提手指,至力度最强处,此段距离皆为沉取。
当然也有指头按至骨,脉感仍然比标准脉度弱者,我称其为“沉弱”,即沉取至骨仍弱的脉感记录。
寸关尺反复推寻,尤其是对脉比较弱的患者一定要多次仔细的探究、审视,才能得出正确的脉象和脉度结论。
.btns { height: 119.46666666666667px; background: #f6f6f6;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 .btn { display: block; width: 392.5333333333333px; margin: 17.066666666666666px auto auto; 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line-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23.893333333333334px; color: #fff; background: #00C882; border-radius: 85.33333333333333px; box-shadow: 0 4px 6px #0a9263;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