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参间虚实法
咏物之诗,须要虚实相间。不有虚笔,既无灵气;不有实笔,既无真意。但虚则不可空泛,实又不可呆滞。此法在唐诗中,当推杜牧《早雁》一首为最佳。今录如下,学者可奉为规矩也。
【早雁*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上诗起二句但言雁来,第三句言影,第四句言声,是谓写实法;第五句借胡骑作陪,第六句以春风作衬,是谓虚写法;结句暗写雁去,而“早”字之意已见,真是神来之笔也。
判别深浅法
作诗须有层次,而用于咏情之诗,尤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方与格律相合;否则,杂乱成章,徒见其枝枝节节也。兹录唐诗中李颀《送魏万之京》一首,上下一气呵成,有悠然不尽之趣,非善于言情者不办。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队,空令岁月易蹉跎。
上诗起句既点明送别之意,第二句写秋景,第三句言路中所闻,第四句言路中所见,是浅一层;第五句言入关时所见,第六句言到京后所闻,是深一层;末两句——长安二句,点明“之京”。而良友箴规之意,妙在言外得之。
顺点题面法
题面之字,最好不顺点。顺点则非落于平,既近于板。《唐诗三百首》中,惟张旭《桃花溪》诗一绝,虽则题面三字顺次点出,然而宛转赴题,并不见其率直之弊。兹录如下,读者亦可举以学步也。
【桃花溪*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上诗起句写溪畔远景,第二句借渔船一问,通体便觉灵动异常;第三句点明“桃花”,顶上句“问”字之意;第四句点明“溪”字,仍应“问”字口吻,妙在有悠然不尽之趣。
反托题意法
诗有题之正面难写者,不得不于反面求之。盖从反面托起,较之正面意味倍深也。唐诗中能合此法者,当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一首。今录于下,学者最宜摹仿也。
【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上诗题意全在一“忆”字。首句言作客异乡,便含“忆”字之意;第二句“思亲”二字,“忆”字已暗暗点明;第三、四句从对面兄弟忆己,反托己之忆兄弟,诗境真出神入化矣。
侧衬题意法
题意有不能从正面直写者,须在侧面以衬笔写之。或用人衬,或用物衬,要必用之得法。兹择唐诗中王昌龄之《春宫曲》一绝摘录于后,学者不可不细细体会也。
【春宫曲*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上诗着力全在第三句,所谓用人作衬也。第一句言桃开,藉喻新宠;第二句言月轮,承上“夜”字;第三、四句言平阳有宠,而己之失宠,尽在言外也。
空翻题意法
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自见灵动。翻腾之势愈空,题中之意愈透。但不能一味空翻,与题绝不相关,而近于浮泛也。唐诗中韩愈《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矣。兹录如下,以饷学者。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上诗第一句从“春”字着意翻起,何等飘逸;第二句点醒春字之意;第三、四句抟成一气,苟非起处蓄势翻空,收处之题意何能有如是之清醒耶?
借物兴感法
作诗随地可以兴感,然非借物不可。借物则飘逸而不粘滞,超脱而不肤泛。唐诗中王昌龄之《长信怨》,既为借物兴感之一。兹录如下,学者得此宜熟读而深思之。
【长信怨*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尤带昭阳日影来。
上诗起句写宫中晓景;第二句借团扇喻己之失宠;第三句借鸦反衬自己;第四句借鸦之带日,反托己之失宠。皆所谓借物兴感也,而怨字之意却含蓄不露,情致何等宛转。
触景生情法
景无一定,情亦无一定,故触景可以生情。作此等诗,下笔须要灵活,不脱不粘,方为上乘。兹录唐诗中王昌龄之《闺怨》一绝,隽快绝伦,真妙到毫巅之作也。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上诗首句从闺妇说起,而“不知愁”三字正为转句作逼势;第二句承上“不知愁”来;第三句转出“忽见”二字,正是触景生情之法,末句勒到“怨”字,余味深长。
首尾相贯法
一诗之中,或有寄托,或有刻画,往往不能一气相生。初学作诗,尤易蹈此弊病。唐诗中惟司空曙《江村即事》一首,首尾一意相贯,精神异常饱满。今录如下,学者能解此法,则于作诗之道思过半矣。
【江村即事*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飘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上诗着眼,全在“不系船”三字,故起句既提出正意;第二句点明江村;第三句一开,第四句一合,而“不系船”三字之意,便首尾相贯矣。
前后相应法
作诗须有来龙去脉,起笔收笔,前后呼应,方为合格;且须层次分明,何处从题前着想,何处从题后下笔,一气写来,自然语语入神。唐诗中能解此法者,当推岑参《逢入京使》一首。爰录于下,俾学者可以得此而自悟也。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上诗起两句是题之前一层,第三句点明逢字正意,末句是题之后一层。立意既极警策,措语又极恳挚,固不仅以层次胜也。

本文摘于网络。

(0)

相关推荐

  • 唐朝诗人王昌龄笔下的《从军行》,押的什么韵?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从军行>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 前言 在唐朝,很多诗人喜欢用乐府古题为题目作诗,例如<行路难>.<独不见>等等,<从军行>也是 ...

  • ​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参间虚实法 咏物之诗,须要虚实相间.不有虚笔,既无灵气:不有实笔,既无真意.但虚则不可空泛,实又不可呆滞.此法在唐诗中,当推杜牧<早雁>一首为最佳.今录如下,学者可奉为规矩也. [早雁*杜 ...

  • 【诗词学堂】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诗词学堂 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参间虚实法 咏物之诗,须要虚实相间.不有虚笔,既无灵气:不有实笔,既无真意.但虚则不可空泛,实又不可呆滞.此法在唐诗中,当推杜牧<早雁>一首为最佳.今录如下 ...

  • 格律诗写作章法(中)

    格律诗写作章法(中) 通体拗句法 拗句之诗不论平仄,较谐平仄者为难.前已指示此法,并举七律一首为例:而五绝则句短字少,更不能轻易著笔,且亦须有曲折.有寄托,方为合法.唐诗五绝中通体用拗句者数见不鲜,惟 ...

  • 格律诗写作章法(上)

    起笔突兀法 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 ...

  • 【诗词学堂】格律诗写作章法(中)

    诗词学堂 格律诗写作章法(中) 通体拗句法 拗句之诗不论平仄,较谐平仄者为难.前已指示此法,并举七律一首为例:而五绝则句短字少,更不能轻易著笔,且亦须有曲折.有寄托,方为合法.唐诗五绝中通体用拗句者数 ...

  • 【诗词学堂】格律诗写作章法(上)

    诗词学堂 格律诗写作章法(上) 起笔突兀法 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陪起 ...

  • 【诗词微塾】格律诗写作章法(上)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诗词微塾]对仗十七法 [诗词微塾]格律诗用韵十忌 [诗词微塾]诗词的格律细则 [诗词微塾]七言诗写作技巧 [诗词微塾]"诗中三昧"之对仗 [诗 ...

  • 格律诗写作章法

    起笔突兀法 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 ...

  • 格律诗写作之章法

    起句法   比兴法.即以传统的景或物比兴起句统领全篇.如贺知章<咏柳>之"碧玉妆成一树高":李峤<送李邕>之"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