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德峰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两个多小时的课听不够!国学与人生,当下中国人如何选择未来?

【明师难遇】王德峰:当下中国人如何选择未来?

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于江苏泰县,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及“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

王德峰1982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哲学译著编辑。1987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

王德峰认为要对大学讲台有敬畏之心,要对来大学读书的青年学子有惜才之心。教师因学生而成其为教师,学生则不必有教师而仍是学生。我们每个人终生都是学生。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知识的传授只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人类形成知识的思想探索过程、学术思考方法、学术问题的来历和意义传达给学生,一句话,要把一门学问的内在精神传达给学生。

对真理的热情是当一名教师的基本前提。从这种热情中才产生出严谨而不畏艰难的学术态度。教师要身体力行这种态度,才能对学生有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尊重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的发表,是当一名好教师的另一个前提。教师不能自以为真理在握。教师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探索之路的信心上,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入门和立下较高的学问志向。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学问,而不能用某些武断的结论抑制学生的思考。在学术思考上,学生可以有错,就像教师也经常有错一样。教师对学生唯一必要的严格是对学生的学风要求上的严格。正是从这种严格中才能使学生养成一个真正的学者才会有的那种真诚的谦逊和善于理解他人的人生态度。

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中,发生着人类文明之精华的传承,发生着民族命运的承当,发生着在天下关怀中的彼此激励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教书中育人,为育人而教书。

王德峰认为大学不应仅仅追求社会精英的培养,而更应该致力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担当天下的脊梁。竺可桢先生说得好,切莫以为来到大学就是为了将来能做工程师、医生,人们来到大学做学问,应该是为了将来能够担当大任、转移国运。这些话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很沉重,但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我们必须抓住这份沉重。所以,黑格尔在受邀到柏林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后的第一次讲课上就说,年轻人在大学里面应当干什么?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追求真理。

“在艺术当中、在哲学当中,我们得到的是心灵的愉悦,这种愉悦是无可名状的,它给我们以心灵的充溢和伟大。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

王德峰自在复旦大学任教以来,在哲学系哲学专业先后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著作选读”、 “美学原理”、 “哲学导论”、“艺术:哲学”等本科课程。在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上讲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哲学导论”获2004年上海市精品课程。《哲学导论》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作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出版,并获得上海市教委的出版资助。该教材获2001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建设)二等奖。“复旦大学哲学系课程体系改革”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