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 ‖ 如何研究文化史(下)

以上讲了些研究文化问题所应保持的几种心习和态度。此下再略谈有关讨论文化问题的其他方面。首先谈到所谓文化精神与文化病。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出毛病,但所谓文化病往往恰好正从其文化优点上生出。此层骤似颇难说,但以浅显例言,如骑者易坠,操舟者易溺,歌唱者易失音,演剧者易失态,历史上亦尽不乏其证。中国传统文化,政治方面可说是最见长的。但中国历史上大病,正以出在政治方面者为多。近几十年来,中国病痛主要亦出在政治方面。若说近代中国工商实业不发达,新科学不生根,这些话也都对。但这些只是外在短处,我们尽可设法补救,或说迎头赶上。所以老不能如此,则正为内在有病。此一病,从中国近代历史讲来,显然仍是政治病。若使政治上没有病,我们想要提倡科学,振兴实业,该不是做不到。故我说,所谓文化精神,应指其特殊长处。而所谓文化病,则正亦出生在其特殊见长处,而不在其短缺处。

若要把别人长处来弥补自己短处,便有所谓文化交流与文化革新。但文化体系譬如一七巧板,只是那七块板,却可拼成一头鸟,或一个老人,或一艘船,或一所屋子,或其他种种拼法,可成种种形态。只在此七巧板中,一块位置变动,其余各块也得随着全部变。此处可见文化交流与文化革新之不易。在文化传统大体系中,从外面加些微影响,亦可使整个文化体系改头换面。当知别人长处与自己长处,骤然间未必能配合上。所怕是引进别人长处,先把自己长处损害了。自己陷入病中,则别人长处亦将不为我有。故文化交流,先须自有主宰。文化革新,也须定有步骤。此六十年来的中国知识界,既对西方文化并为加以审慎别择,而对自己固有传统更不能深细剖析其利病得失之所在,随便引进一些,却转对自己损害一些。于是意志愈激,遂有提出所谓全盘西化之说。但所谓西化,究向西方哪一国哪一民族的文化模型来化呢?这其间也得有别择,仍须有步骤,否则如何全盘地化法?“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终是件危险事。

其实这六十年前乃至六十年中,文化何尝不时有革新。只为是无别择、无步骤。譬如那七巧板,初时一两块稍微移动,还依稀见得原来模样是老人、是马。后来逐块都变乱了,原来模样早已消失,但又尽拼不出新样子来。演变到近年如大陆,总算在全盘西化中选出一模子,可以照拼照凑。又无奈是文化旧根柢太深固,苦于一时斩不断。在看得见的方面纵使都西化了,但中国的自然背景还在,中国人的传统心习究难尽情铲除,势将仍受多少中国旧传统的影响。

从前有人主张,要劝中国人搬全家去外国留学。但此主张决难彻底。这一家纵西化了,待这一家回到中国,岂非仍在中国社会里?若使我们能把全体中国人一口气都搬到外国,则岂不仍在外国凭空搬进了一个中国社会?我们人口又多过了任何一个外国,那岂不要把外国社会反而中国化了?这六十年来的中国人,一番崇拜西方之狂热,任何历史上所表现的宗教信仰,也都难相比。所惜只是表现了些狂热的俗情,偏激的意气,最高也只算是空洞的理想,没有能稍稍厝意到历史与现实方面去作考虑。

至此,我们要讲一些文化的共态与个性。文化有共同处,是其共态。文化有相异处,是其个性。个性有长有短,贵在能就其个学来释回增美。共态是一种普通水准,个学则可有特别见长。但亦不能在个性上太发展,而在共态上太落后。如印度文化,便有此毛病。六十年来的中国人常说:“西方人用电灯,我们用火水灯。西方人乘汽车,我们坐独轮车。我们如何能与人相比。”此亦不错。但此所指,亦只在文化共态方面。在此共态之上,总还得有些自己的个性。又有人说:“我只要能和人一般地用电灯,坐汽车,个性生而俱有,却不怕遗失了。我们尽说全盘西化,但中国人总还是中国人,莫要老在这上面操心。”此一说,骤看像有理,其实是一大荒唐。创为此等说法者,实全不知文化与人生为何事。当知文化与人生,莫不由人的心智血汗栽培构造而成。哪有如哥伦布寻新大陆,一意向西,结果却仍回到东来之理。若果我们全心全力来求全盘西化,西化不成是有此可能的。若谓东方依然仍还是个东方,这却在从来的人类文化历史上难于得证。

我们继此再谈一问题,即是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之别。究竟统一性、大同性的世界文化将在何时出现?此问题谁也不能答。或者我们可以说,这一种世界文化,在今天已在酝酿开始了。但何时能成熟确立,此尚有待。在我认为,世界文化之创兴,首在现有各地区各体系之各别文化,能相互承认各自之地位。先把此人类历史上多彩多姿各别创造的文化传统,平等地各自尊重其存在。然后能异中求同,同中见异,又能集异建同,采纳现世界各民族相异文化优点,来会通混合建造出一理想的世界文化。此该是一条正路。若定要标举某一文化体系,奉为共同圭臬,硬说惟此是最优秀者,而强人必从。窃恐此路难通。文化自大,固是一种病。文化自备,亦非正常心理。我们能发扬自己文化传统,正可对将来世界文化贡献。我能堂堂地做一个中国人,才有资格参加做世界人。毁灭了各民族,何来有世界人?毁灭了各民族文化传统,又何来有世界文化?

我下面将再略说文化的陶冶与修养,及其承担与护持。或有人问:你上面所说诸项文化问题及发挥中国文化优点,固然也可能很对。但中国文化在今天,确已像到了一条山穷水尽之路。要何人来承担此一番文化复兴之大任,以及如何来护持此一份文化业绩于永存呢?此一问题,该是很艰巨。但我的答案则很简单。中国古人说:“道不虚行。”又说:“苟非至德,至道不凝焉。”文化的责任,只在人身上。明末大儒顾亭林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一番文化业绩之护持,其职责正落在我们当前各人的身上。自然非有一番文化修养与文化陶冶的人,便无法来善尽承担文化与护持文化之责。上次我说过,只要有中国人,在其背后则必带一套中国的文化传统,此是从一面说。但话又得说回来,今天的中国,对自己以往那一套文化传统,有的存心鄙薄,有的漠不关心,似乎中国人对中国自己文化传统,并不能如其他民族般保守与固执,此亦或可是中国人一长处。但今天若要护持与承担中国文化,则非先有人能受良好的文化修养与陶冶不可。此事可以深言,也可以浅说。今天我们或许对政治、对经济、对学术各方面感到自己力量薄弱,无法来分担此责任。但如何像样地做一个中国人,这总该是人人有责,而且人人可能,这是在人人自己本分内能力所及之事。难道我们便不能自信我自己能做一个中国人吗?你不信你自己能像样地做一中国人,难道你准自信能像样地做一外国人?若能像样地做一中国人,此人便已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陶冶,亦已对中国文化有所承担有所护持了。

或有人还要问,中国文化究竟在将来有无出路?此则触及文化自信与文化悲观的问题上去。我上讲曾指出,在目前,连西方人也对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陷于悲观,失却自信,则无怪我们要提出此问题。但文化本是由人创造的,文化要人继续不断地精进日前永远去创造。路在前面,要人开,要人行。不开不行,便见前面无路。却不是前人创下此文化专来供后人享受。一个文化中所留下的物质成就,是可供人享受的。一个文化中所蕴有的精神力量,则待后起人各自磨炼来发扬,来持续。文化本身是属于精神的。仅存着一堆物质,到底不成为文化。因此,此一问题无可讨论。失却自信,便真可悲观。只有我们把各自信心先树立起,便见无可悲观处,接着的问题才能有讨论。

以上所讲,只就我个人针对着近六十年来中国人讲文化的一般流弊和短视之处说起。我只因生在此时代,深受此一种时代思潮观念之影响,心中老觉苦闷不安,总想在此问题上找一出路,让自己心下得一解决,因此引生出这许多想念来。但我此种种想念,亦非凭空随便地想。我自问是曾在以往历史上下过一番功夫,而始引生起此种种想念的。

这次一连八讲,由于时间所限,所讲总嫌空泛肤浅,又是语焉不详。我不能站在纯历史纯学术的立场来讲话,有时不免带有情感,随便空说,请诸位原谅。

——选自《中国历史研究法》

推荐阅读:

钱穆 ‖ 如何研究学术史①

钱穆 ‖ 如何研究学术史 ②

钱穆 ‖ 如何研究学术史 ③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上)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中)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下)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地理(上)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地理(中)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地理(下)

钱穆 ‖ 如何研究文化史(上)

(0)

相关推荐

  • 留得岁寒风骨在

    留得岁寒风骨在 文/李昱坤 一 六十花甲,耳顺之年,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尚不至白发盈颠,但半生时光已过,这年纪的人,大抵听得进溢美之言,詈骂之声,对生命的理解,也更接近"虚静".六十 ...

  • 全盘西化的中国,还是中国吗?传统文化必然复兴

    全盘西化的中国,还是中国吗?传统文化必然复兴

  • 四时五行2

    ​四时五行2: 用五行文化来,关照自己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主导五行 但发现一个现象: 很多的人不知道 自己的主导五行 甚至一生 都不知道 事与愿违: 大家希望 硕果累累 不会希望 人生不好 那 ...

  • 历史学考研高分笔记!!中国本位文化和全盘西化的论争!!

    青史考研帮 最专业的历史学考研公众号 中国本位文化和全盘西化的论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即宣扬封建复古思想,倡导中国的旧文化.旧道德,企图从文化思想上巩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1934 年国民 ...

  • 潘天寿等“传统派”证明了中国画是进步的

    回望20世纪以来"传统派"绘画的沉浮与时代思潮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更为冷静客观地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优长."传统派"曾经一度被视为保守甚至落后的代名词.20世 ...

  • 钱穆 ‖ 如何研究文化史(上)

    一 今天是中国历史研究法的最后一讲,今天的讲题是"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 以上七讲有关研究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地理各方面,均属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如果专从文化史来讲 ...

  •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地理(下)

    五 现在也有人说,西方文化发生在都市,中国文化植根在农村,此语亦有理.但中国也有都市,西方也有农村.只是西方都市其形势常是对外的,它们都市中之工商业,必求向外伸张,以求维持此都市之存在与繁荣.因此都市 ...

  • 钱穆 ‖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下)

    六 上面所说,似乎像指中国古人所谓立德立功与立言的三不朽而言.德指的人格方面,功指的事业方面,言指的思想与学术方面. 现在再就中国的文学方面略有陈述,文学不必全是立言.中国历史上最受后代崇拜的三大文学 ...

  • 这个假期,我认真研究了下会动的小姐姐们,出了一篇诚意满满的攻略

    五一鸽了两天,踏踏实实在家睡了两天好觉,足不出户,在朋友圈就看遍了祖国大好河山和人山人海. 趁着有时间,打算写一篇关于 GIF 动图的文章,写了几年公众号,对制作各种动图有一堆实战经验要分享. 小伙伴 ...

  • 南宋龙泉青瓷鬲式炉鉴赏与研究(下)

    四.南宋龙泉青瓷鬲式炉工艺特征 南宋自建都临安以来,杭州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古窑址挖掘考古的地层文化资料显示,龙泉窑的产品面貌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变化上升时期主要在南宋中期 ...

  • 梁社乾英译鲁迅小说《阿Q正传》之描述性研究(下)

    IV. Leung's Version Described On the whole, Leung's English text appears to stay soclose to the Chin ...

  • 钱穆 ‖ 如何研究学术史 ②

    二 上面讲到中国学术传统侧重在人文界,必求落实于人生实际事务上,我姑举<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来说.讲到人生实际问题,实跳不出<大学>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之范围之外.欲 ...

  • 钱穆 ‖ 如何研究学术史①

    今天所讲是"如何研究中国学术史". 根据以前数讲,有关政治.社会及经济诸端,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历史之浑融一体性.而中国历史之所以能不分裂与无中中断,亦颇于此可见.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源 ...

  • 推荐综述| PHYSIOL REV:代谢组学在生理学和病理学过程的研究(下)

    编译:北越城主,编辑:谢衣.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代谢组学通过利用先进的分析化学技术来实现对细胞,器官,组织或生物流体的代谢产物的高通量检测.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把代谢物视为细胞的&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