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畅观堂
畅观堂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位于颐和园的西南隅,仿杭州“蕉石鸣琴”景点而建。当年建畅观堂,还没有建西园墙,此建筑把玉泉山静明园和万寿山清漪园的景点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互相区分又互相搭配的景区。因为这里离玉泉山外的高水湖、养水湖不远,在畅观堂可以观赏到高水湖、养水湖两岸的风光,以及大片稻田、湖畔农舍等田园风景。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就是在这里眺望园外、观民稼穑,因此他还特意将宫廷内务府织染局迁到园内,构成现在的耕织图景区,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理想和历代帝王重视农耕的治国理念。耕织图景区就在往北不远处。
蕉石鸣琴,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在丁家山。今属西湖国宾馆(刘庄),尚有“蕉石鸣琴”四字石屏。清雍正年间修《西湖志》卷四云:
丁家山在金沙港西南,上有岗阜,俯瞰全湖,与北岸之乌石峰、栖霞岭相拱揖。国朝雍正九年,总督李卫既修浚西湖,爰芟刈榛秽,辟蹬道数十级,延缘而登。于半山置亭,以为憩息之所,更上为八角亭,题小序为额,亭外悬崖数仞,护以石栏,黛色波光,如在阶土戚。更进为肪室数楹,窗槛玲珑,湖渌远映,恍疑乘槎天汉。舫前奇石林立,状类芭蕉,题曰“蕉石山房”。石根天然一池,泉从石罅出,淲淲作声,演清漾碧。临池复置小轩,颇极静洁。
此外,《湖山便览》卷九记载:“蹬道之南壁高丈许,前一巨石,卓立如屏,遂称蕉屏。屏以内庋石床、石几,冷然虚应,雅宜鼓琴,目曰'蕉石鸣琴’。”《西湖新志》卷二云:“时焦尾琴作'梅花三弄’,古音疏越,响入秋云,高山流水,辄于此间遇之”。
进入畅观堂院内,看到主体建筑为面阔七间的两卷大殿。门额上三个大字“畅观堂”,楷书。门两边楹联左联是“西山浓翠屏风展”,意思是西望香山,苍松翠柏如画屏,展现在游人眼前,是远景。右联是“北渚流银镜影开”,意思是北望昆明湖中水渚波光粼粼,好像一面明镜,闪耀着银光,是近景。这两句上联写山,下联写水,一静一动,相映成趣。院内左右两边各有一座配殿,分别名睇佳榭、怀新书屋。正殿与配殿都四面出廊,正殿与配殿之间用转角游廊连接。左手配殿匾额四字“轩图瑞橘”,写园内景,是人文景观,说园子里种植甘橘满园;右手配殿门匾额四字是“绚霞绮月”,写园外景。从园子观望远处的天空,早上有朝霞,傍晚有晚霞,绚烂多彩;夜间更有美丽的月亮,洒下满园清辉。颐和园里的楹联和门匾横额都是出于名家之手,用语用意,极见精工。这些楹联正是引申“畅观堂”三字语意,概括了周围的山水风物之美,写出环顾周围景物的畅神适意。
站在园子里南望,可以体会出设计者仿“蕉石鸣琴”的构思。绵延起伏的假山上,松树郁郁葱葱,树林中东南和西南角各有一座凉亭。正对西配殿是一座八方重檐观景亭,正对东配殿是一座单檐六角观景亭,仿“蕉石鸣琴”之“半山置亭”的布局。这里地势高爽,环境清幽,颇具“静洁”气氛。东望视线非常开阔,昆明湖、万寿山、西堤、十七孔桥等整个颐和园湖山风景尽收眼底,符合“黛色天光”,“湖渌远映”的景致。在这清雅幽静的地方,鼓一曲“高山流水”,定然也是“响入秋云”。从此西望则是颐和园外景象,由于有园墙和茂密的树林遮挡,看不到远处的风光。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畅观堂跟颐和园其他建筑一样,未能幸免于难,被侵略军烧毁,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重建。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