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团队重磅解读:2020 ACC/AHA 瓣膜管理指南要点
潘文志 周达新 葛均波
12月18日,临近岁末,美国的ACC、AHA联合发布了2020版的瓣膜管理指南(简称《2020指南》)。
自1980年起,美国ACC、AHA根据学术研究进展,每隔一段时间会发布一些指南。以前瓣膜指南6-10年更新一次。而近年来,瓣膜病领域,尤其是瓣膜介入领域,发展方向非常迅速,指南也更新更加频繁。之前,ACC/AHA分别在2014年、2017年发布瓣膜管理指南,周期已经缩短至3年。笔者通读《2020指南》, 发现相对2014、2017管理指南,内容更新改变并不太多,主要是在经导管瓣膜治疗及其相关的内容,而在疾病评估、疾病分期、干预时机及外科治疗方面并无太多更新。相对既往指南,该指南特点是个体化和精细化。
本文对其特点及主要更新要点进行介绍及解读:
个体化、精细化、专业化
相对于既往指南,《2020指南》在很多建议上并没有采用常用的 “一刀切”的形式,而是采用根据患者多个具体指标决策参考因素、由医生患者共同决定(shared decision-making)采取哪种治疗方案。
笔者认为,这种形式使得处理变得更加个体化,精细化,专业化,且尊重患者的意愿。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内容难以记忆而实际应用一定困难,标准过度灵活而难以质控的缺点。例如,对于65-80岁、非外科手术患高危或禁忌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是选择经导管置入(TAVR)还是选择外科手术,取决于病人的预期寿命或人工瓣膜寿命,由医患共同决定,然后在详细解说9个维度的指标来判断选哪种方案更合适(表1 )。在对于瓣膜血栓患者处理(选择溶栓或者外科手术)、生物瓣或机械瓣选择,也是采用这种多维度指标综合判断方式。
表1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选择TAVR或者SAVR的参考因素
强调多学科瓣膜团队及瓣膜中心
《2020指南》对这个问题更加强调、细化。将瓣膜中心分为初级瓣膜中心(Primary Valve Center)及综合性瓣膜中心(Comprehensive Valve Center),并对其该具备条件及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由于《2020指南》患者的治疗决策更加个体化,MDT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患者该不该手术、采用何种手术策略需要MDT的共同决策。
年龄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主要参考因素
除此之外,对于TAVR术后患者,推荐使用RAS阻滞剂(ACEI或ARB),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明显降低患者一年死亡率(IIb 类推荐),特别是对EF正常患者效果更明显。主动脉瓣反流患者TAVR证据较少,指南不建议对于适合外科手术患者行TAVR手术(III类指征)。
TEER适应证推荐提高和拓宽
对于外科二尖瓣手术,强调了瓣膜修复重要性,增加了风湿病MR患者的外科瓣膜修复,这类患者可在综合的瓣膜中心、有经验团队进行外科瓣膜修复(IIb)。
抗栓治疗方案与之前变化不大
抗栓治疗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管理重要的方面。《2020指南》抗栓治疗的推荐较《2017指南》无太大变化。对于出血风险低的、TAVR术后也可以维生素K拮抗剂(VKA)抗凝3个月(Ⅱb类推荐,证据级别 B-NR),也可以选择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抗3-6个月,然后再阿司匹林终生服用(Ⅱb类推荐,证据级别 B-NR)。然而,指南新增了一条建议,对于TAVR术后患者,也可以直接以阿司匹林75-100mg单抗,这和Popular TAVR-A研究结果结论一致(Ⅱa类推荐,证据级别 B-R)。建议对于出血风险低的、外科生物瓣置换术后VKA抗凝3-6个月(Ⅱa类推荐,证据级别 B-R),之后阿司匹林抗栓。
对于机械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瓣华法林抗凝INR 目标值2.5,二尖瓣华法林法林抗凝INR 目标值3.0。
对于机械瓣患者因为需要中断抗凝时候的桥接治疗,推荐:创伤小的、出血容易控制的手术或者操作,无需中断VKA(Ⅰ类推荐,证据级C,同2014指南);但对于有合并其他血栓形成风险、使用老一代的机械瓣或者二尖瓣置换患者,需要抗凝桥接治疗(Ⅱa类推荐,证据级C-LD,较2014年指南推荐级别降低)。
人工瓣膜选择策略大致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