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感觉“脚踩棉花”,到底是脑梗还是颈椎病?

医生,我最近一个多月,走路总有点不稳,感觉像踩棉花一样,您给看看这是什么问题?不会是脑梗了吧?”脑梗?经过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常年伏案工作,近年来常感颈部不适,再一查体,病理反射很明显,来骨科是来对了。患者很配合地进行了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

因此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

其主要症状包括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一、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

颈椎的位置位于头颅与胸椎之间。由于头颅频繁活动且重量较大,而胸椎比较稳定且较少活动,造成颈椎活动活动度很大,负重相对较重,加之其解剖形态上比较薄弱,缺乏保护,易受外力影响,容易形成颈椎及周围组织的劳损与退变。

临床综合来讲,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

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是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最基本的原因;

2、头颈部外伤

急性损伤可使原已退变的颈椎与间盘损害加重而诱发颈椎病;

3、不良姿势

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

4、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

正常的颈椎椎管矢状径为(14-16mm),如颈椎管发育较小,在此基础上,即使颈椎退行性变较轻,也可出现压迫症状而发病,中国人中有10%的人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而发育性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学基础。

二、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病理改变之一。临床表现因病变脊髓被侵袭的程度、部位和范围而异。

感觉障碍多不规律,手臂的麻木多见,但客观上浅痛觉障碍与病变所支配皮节不一定对应,深感觉少有受累者,可有胸或腹束带感,此时常伴有腹壁反射增强。

上肢通常多以下运动神经元通路损害为主,手笨拙,无力,表现为写字、系鞋带纽扣、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随病情发展可有手内在肌萎缩,可出现上位其他上肢肌力减退。

Hoffmann征(霍夫曼征)多显示阳性,可有反向桡反射,即敲击肱桡肌腹或肱二头肌腱致手指快速屈曲,与Hoffmann征阳性意义相同,或出现更早。

少数高位脊髓病变可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

下肢多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异常,表现为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和肌力减损,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出现踝阵挛、髌阵挛、Babinski征呈阳性。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导致走路不稳,尤其快走易跌倒、步态蹒跚、可出现痉挛步态。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也可引起排尿排便困难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三、检查项目有哪些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

有益于发现畸形,观测颈椎活动,判定不稳定。

2、CT扫描

便于辨认韧带骨化

3、MRI检查

医生可通过矢状位结合轴位平扫在头脑中形成神经通道的三维立体图像,了解椎间盘,后纵韧带,钩椎关节和黄韧带病变以及脊髓受压病理改变。

脊髓型颈椎病虽然在MRI上表现为多节段狭窄,但目标(target)椎间,或称责任椎间往往只有一处,在T2加权像上脊髓内常有高信号,代表脊髓受压退变,缺血,炎症水肿的病理。

MRI还可以用来发现其他引起脊髓压迫症的病变,如畸形,肿瘤,结核。

四、就医治疗

1、一般治疗
 

已经确诊的脊髓型脊椎病患者,如无手术禁忌症,原则上应手术治疗。然而,对于受压程度较轻,病程较短,症状不重的患者也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最佳治疗方案请咨询骨科医师)。

2、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姿势,卧床休息,减轻颈椎负荷,佩戴颈围、颈托等支具固定,针灸理疗等,但是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需定期随诊,一旦病情加重,仍应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禁止进行颈椎牵引及按摩,以免对于颈脊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导致病情急剧加重,导致瘫痪。

3、药物治疗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可尝试使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可能缓解部分症状。

4、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如无禁忌症,原则上应该都应该行脊髓减压,避免瘫痪的发生。

五、怎样才能预防颈椎病?

选择合适的枕头与睡姿,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全身放松。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12-15cm为宜。

注意:

1、不要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

2、避免长久低头伏案或者使用电脑,工作1小时左右注意变换一下体位;

3、无症状者可以进行颈部缓慢的拉伸活动及左右旋转锻炼,加强颈项部肌肉力量练习;

4、避免颈部外伤,在明确颈脊髓压迫情况之前禁止行颈部按摩,乘坐交通工具时佩戴安全带,防止颈椎过伸性损伤;

5、避免颈部受凉、潮湿,不要将空调、风扇直接对着脖子吹;

6、戒烟或者减少吸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