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闭经、高烧不退、治疗妇人喜悲伤欲哭……经方治病,效如桴鼓!

文/杨广

清肺排毒汤就来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几个经典名方。全国知名经方学者、经方名家黄仕沛教授认为,以仲景方为代表的经方来源于丰富的临床实践,是行之有效的方,也是中医的精髓。医学讲究传承,但很多中医爱好者、中医从业者受到“古方不能治今病”观点的误导,忽略了经方具有“方证”,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特点,不敢用经方、不会用经方,致使老祖宗“经方”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在未来,国家当下仍应加强对经方的宣传和推广。

经方是古代经验方

“经方这个称谓,主要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医圣’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里记载的方剂为代表,所谓仲景方。” 黄仕沛教授指出经方是经过临床实验、重复使用后有效的方,所以也是“经验的方”。

黄仕沛教授介绍到,经方可以追溯到商朝伊尹的《汤液经》,伊尹的汤液是经方出现的一种标志,汤液即内服药,也就是如今的汤药。在《黄帝内经》中的《汤液醪醴论》也谈到汤液,书中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汉书·艺文志》立经方条,表明此前已成学术派别,当时汉代医学分为医经派7家和经方派11家。张仲景正是继承经方派11家的经方,在此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的,共计178方,用药151味。

后世所知的《伤寒论》是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编纂所成。唐代孙思邈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只记载了80多条《伤寒论》内容,等到晚年撰写的《千金翼方》,才把《伤寒论》内容收集了一大半,又称唐本。到了金代,成无己所撰的《注解伤寒论》又称成注本。黄仕沛教授称赞《伤寒论》“能在多个朝代流传,这归根于其疗效好。”

经方是千古相传的经验方,但是眼下很多医生不敢用经方、不会用经方,黄仕沛教授认为,医生应该迈出用经方的第一步,才能知道经方是否行之有效。自行医开始,黄仕沛教授就专注于学习中医各流派并用于临床上,但并非一开始就专攻仲景之学。

他与经方的渊源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一个病案说起,当时医院来了个继发性闭经的病人,黄仕沛教授发现病人消瘦、无月经、不能吃、肌肤甲错,与《金匮要略》中描述的“干血劳”证的临床表现一致,于是以大黄蟅虫丸治之,后来病人果然痊愈了。这也改变了他的医学思维,也深深被经方严谨的组方及和疗效所吸引,转而专攻仲景之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他在临床上独尊经方,以大剂称著,力主“方证相应”。

“要对证用方,才能用的正确。”黄仕沛教授讲起近期有个病人产后三个月出汗,奇怪的是,病人一提病情就忍不住流泪,这正是《金匮要略》所描述“妇人喜悲伤欲哭”的症状。黄仕沛教授开了三天的药,仅以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组成的甘麦大枣汤便将病人治好了。他谈到,很多医生看到病人有妇人喜悲伤欲哭的临床表现时总是认为病人肝气不足、肝气郁结、肝气不舒或脾虚,所以开了健脾舒肝的方,但治疗起来却没有效果。不少经方中也有这三味药,比如桂枝汤、小柴胡汤中就有大枣和甘草,但是用小柴胡汤治妇人喜悲伤欲哭却行不通,只有这用着三味药才能达到其疗效,所以一定注重方证对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一个13岁的小女孩持续高热50多天,每天热峰三次,先寒战,后高热,继汗出而退,每约八小时一次。在三个三甲医院住院多科室会诊却无法确定病因。黄仕沛教授先后以小柴胡汤、桂麻各半汤、桂枝汤对患者进行治疗,仅7天便已体温正常。

方证对应,古方可以治今病

在黄仕沛教授看来,古方可以治今病。以仲景方为代表的经方来源于丰富的临床实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中医的精髓。正如用大黄蟅虫丸治继发性闭经、甘麦大枣汤治疗妇人喜悲伤欲哭等,效果都很显著。

此外,黄仕沛教授认为经方具有“方证”,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每首方都有固定的组成和剂量,看似简单,但却有着很好的疗效,乱加乱减便无法达到原有的疗效。方证对应,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点,亦是运用经方的一大原则。如小柴胡汤,对应的证一定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从汉代至今皆是如此,因此组成“方证”。

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经方是千古相传的经验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

祖辈五世业医的黄仕沛教授热衷于经方的传承,开展学术传承、医案整理、经验方开发、临床带教等。在进行经方教学时,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要阅读经典、尊重经验、联系临床、辨识病机、鉴别病证、活用经方”。

清代医家柯琴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黄仕沛教授表示,从近十几年的经方推广中,他发现参加经方培训的基层医生较多,为何这类医生喜爱经方?他认为,这源于经方入门的门槛低,基层医生易上手,病人疗效好,因此基层医生比大医院的医生更容易去使用经方。

眼下,很多中医爱好者、中医从业者受到“古方不能治今病”观点的误导,忽略了经方具有“方证”,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因此不敢用经方、不会用经方,致使老祖宗的经方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在未来,国家当下仍应加强对经方的宣传和推广,使经方这一中医瑰宝,得以传承光大,造福于民。如今中医药大学已经把《伤寒论》《金匮要略》作为必读书目,而以前仅是作为选修,这说明如今学校已经重视经方的教学,但经方的推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黄仕沛教授还和固生堂中医联手开设面向广大医疗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的中医类方零基础入门培训《经方一年通》课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经方这一中医瑰宝,得以传承光大,造福于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