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教 苦学 苦拼

看到一篇文章讲张桂梅校长和一位大学副教授对学校教育的不同观点。张桂梅校长认为: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的起点低,底子薄,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们必须拼尽全力,尽其所能,用苦教,苦学,苦拼,去获得成绩,用自己的心血和苦功去给孩子赢得一丝希望;我们必须要逼着孩子不停的去刷题,逼着孩子死记硬背,逼着孩子苦战、苦拼、苦学,争取走出大山走进名校的机会。该大学副教授认为: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

现在县市小学都在试行延时服务,也就是学生放学后由老师再辅导学生一个多小时。人大附小的一位领导讲,我们是下午三点半放学,不延迟服务,要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记得多年前央视节目中一位嘉宾讲:当年父母对他们讲,不好好学习,就让你们上“人大”。“人大”那是985啊,多少学子的梦中高校。还有一些教师培训,讲课的名师大多来自各大名校,他们讲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确实很亮眼,但很多农村学校是落实不了的。这表明教育是存在不均衡和不公平的。

公平就是大家都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去发展,即脚要平、头要长。但是现在学校差距是很大的。重点高中、重点初中,超级高中、初中,还有像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全国知名学校。农村学校和县城学校、县城学校和省市学校、普通学校和重点名校…学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校园,更大的是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财政投入等,这些都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和不公平。

城市孩子需要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农村的孩子也想上大学,也想上重点大学。起点不一样,路途不一样,但终点是一样的。农村学生该怎么办?电影《南征北战》中一句话讲的好:我们要用自己的双脚跑过敌人的汽车轮。

我认为张桂梅校长讲的很实在。山村的孩子要想在高考中胜出,脚板上不磨出一些燎泡是不行的。教师苦教,学生苦读、苦学、苦拼,才能减少差距。刻苦不等于痛苦,劳动的苦不算苦,学习的苦也不算苦。因为汗水有多苦涩,收获就有多甜蜜。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如果一味的去放飞自我,在该学习的年龄去享受,开出的则是无果的鲜花。

现在一些人学习了一些西方的教育观点,就淡忘了“十年寒窗”和“头悬梁锥刺股”的古语,把书上的理论总结总结,分类分类,就批发下去,这样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