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敏:放生
刘若敏:放生
放生
今年松花江开江早,才四月四日,江上波光粼粼,绿水如茵了。
上午八点多,我的一位同许愿朋友给我传来一组照片。他刚刚在江边看到,有两只野生鸳鸯在江中嬉戏,随手就拍摄下来。他认为是由于暖冬的原因,一些候鸟已提前飞回哈市安居。回归的时间较往年早十天。
我正在犹豫要不要编发这一组照片,有的人提出怀疑:现在买鸟放生的人这么多,这一对鸳鸯会不会是放生的?
放生是一种迷信活动,主流媒体当然不能报道。如今,的确有些人花高价买鱼、蛇、乌龟和鸟类放生,以此来积德行善。松花江边每年放生的鱼类简直无法统计。
放生活动自古就有了。放生就是释放生命的意思,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认为,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
纠结了几天,这一组鸳鸯戏水的照片就搁置起来。
时间过去一周,我从松花江公路大桥路过,看见一队扛着旗帜的学生在游行。我赶紧下车过去一了解才知道,他们是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生,参加黑龙江第二十六届“爱鸟周”活动。活动的内容就是要劝市民把笼子里的鸟放生。
这是保护小鸟生命、维护生态平衡的行为,绝不是民间的那种放生。于是我抓拍了很多照片。
回到编辑部,我查阅了资料,拨通了哈尔滨动物保护协会的电话。对方通过QQ给我传来很多资料。鸟类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和人类不可多得的益友,有的鸟是吞噬害虫的能手,仅一只小燕子,在一个夏季就吃掉危害人类健康的蚊子二十五万只,有的鸟是老鼠的天敌,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捕食属类一千多只,是保护粮草的卫士,而啄木鸟是森林医生,保护森林的特殊技能更是人不能及……
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生告诉我,在十年前曾对哈尔滨市野生鸟类进行调查是二百五十多种,由于近年来政府严厉打击非法乱捕滥猎、乱买滥卖鸟类,使鸟类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得到进一步改善,哈尔滨市鸟类种群数量上升到三百四十五种。
去年十一月,尚志市一位姓李的农民,在当地河边发现了一只因受伤而掉队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这也是哈尔滨市首次发现这一珍惜鸟类行踪。农民立即将东方白鹳带回家饲养,并向当地林业部门进行了报告。哈尔滨动物保护协会得知消息后,派专人将东方白鹳带回救治,并将其送入哈尔滨鸟语林进一步观察,时机成熟后,在将其放归大自然。
为了进一步保护自然,爱护鸟类,哈市动物保护协会去年开始招募“爱鸟护鸟”志愿者,吸引八千人报名参加。志愿者将长期开展,以不破坏鸟类栖息地、不猎捕鸟类、不药杀鸟类、不买卖鸟类、不食用鸟类。
当我提到有很多市民买鸟放生的现象时,一位姓赵的负责人说,动物保护协会不提倡鸟类放生。如果市民要放生也要讲科学性,除了要看是不是有合适的天气、合适的时间外,还要了解鸟儿的种类和习性、饮食习惯等。如果盲目放生的话,鸟儿很难存活,放生成了杀生。
要使每一只鸟类放飞后能够顺利成活,首先要经过血液检查,保证放飞的鸟类没有传染病、贫血、脱水、营养不良等疾病。第二是飞行检查,要观察鸟类的运动能力,能否连续长距离的飞行,骨折恢复后的勐禽必须通过这项考评才可以放飞。第三还要行为检查,要考察鸟类经过人工饲养后,是否对人类产生依赖。第四要确定最佳放飞时间。
民间的放生是古代流传下来习俗,其目的在于显示慈悲心,积德行善,放生者自己的心灵解脱了,却伤害了动物。他们的买卖行为不仅救不了动物,反而牺牲了动物的生命。看来买来动物放生,同买来动物吃掉一样可怕。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句公益广告词让我感到凝重,陷入思考。
原载《科学发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