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导引12段功!传承自上古的国术秘法!
【道家十二段锦】
总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扣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以上系通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
先记熟此歌,再详看后图,及各图详注各诀,自无差错。
1、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亡心中杂念。
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倚靠。
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却邪也。
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
2、扣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颈,暗记鼻息九次,微敬呼吸,不宜有声。
3、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记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叉之手,移两手掌控耳。
以第二捐叠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
两手同弹,共四十八声。仍放手握固。
4、微摆撼天柱。
天柱即后颈,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之左右招摆,各二十四次。
5、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赤龙即舌,以舌顶上腭,又搅满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于口中三十六次。
神水即津液,分作三次,要汩汩有声吞下。
心暗想,目暗看,所吞津液,直送至脐下丹田。
龙即津,虎即气,津下去,气自随之。
6、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以鼻吸气闭之,用两掌相搓擦极热,急分两手磨后腰上两边,一面徐徐放气从鼻出。
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以两手磨二十六遍,仍收手握固。
7、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闭口鼻之气,以心暗想,运心头之火,下烧丹田,觉似有热,仍放气从鼻出。脐轮即脐丹田。
8、左右辘轳转,
曲湾两手,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一股,右手亦如之。此单转辘轳法。
9、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
放所盘两脚,平伸向前,两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安所叉之手于头顶,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著力上耸。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手头顶,又托上。共九次。
10、低头攀足频。
以两手向所伸两脚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十二次,仍收足盘坐,收手握固。
11、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再用舌搅口内,以侯神水满口,再鼓漱三十六。连前一度,此再两度,共三度,毕。
前一度作三次吞,此两度作六次吞,共九次,吞如前。咽下要汩汩响声,咽津三度,百脉自周遍调匀。
12、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
将热气运至谷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背脊后颈,脑后头顶止。
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是发火烧,通身皆热。
道家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是由十二节动作组合而成的健身运动方法。原见于明代朱权(仙)《活人心法》中,名为“八段锦导引法”。
后冷谦《修龄要旨》中称之为“八段锦法”,但实际内容与一般所称的“八段锦”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其全部动作进行时均取坐势,所以又有“坐式八段锦”之称。
清代徐文弼《寿世传真》中将此法易名为“十二段锦”,并对每节动作予以说明。
咸丰年间,潘《卫生要术》据徐氏本收录,并略加增删。光绪年间,王祖源改《卫生要术》为《内功图说》。
近代通行之十二段锦,多从《内功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