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降压药,结果会怎么样?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几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预防高血压病是保护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环节。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随着近几年各级医疗对医学知识的传播,使大众对高血压这一慢病的有了全新且更多的认识。慢性病的治疗是离不开长期的口服药物,但是如果一直服用降压药会有什么后果呢?
高血压有哪些影响因素呢?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情况。继发性高血压是有明显病因的,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炎等病都可以有高血压,这样的高血压增高只是各自疾病的症状之一。这种继发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的5%左右,是可以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我们知道有些危险因素容易引发高血压,其中得到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的三大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引发高血压的其他可能因素尚有:遗传倾向、吸烟、年龄、性别、工作紧张程度、高脂血症、社会经济及心理因素等。
高血压患者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
1、眩晕 头晕(眩晕)是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也有表现为一 过性。头晕可妨碍思考,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工作效率。长期血压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是高血压病人头晕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长期血压增高的病人,对较高水平的血压已适应,当服用降压药后血压降得太快、太低时,因为脑血管调节的不适应也会产生头晕。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测量血压,以尽早发现高血压,尽早治疗。若眩晕伴有短暂的反复出现的脑缺血神经症状,或感到天旋地转、身体失去平衡、无法行走时,要考虑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2、头痛 高血压病人往往伴头痛,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阵痛,一般发生在枕部和两侧太阳穴,尤其是睡醒时,部分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但如果频频感到头痛或头痛十分厉害、同时感到恶心欲吐时,就应特别注意病情转化,警惕突发事件。
3、心悸 高血压病人在初期血压升高时,神经调节失去平衡,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引起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这时可能会感到心悸。一 般认为,高血压早期或轻型高血压,其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功能性的,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不必过分紧张。但伴随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使心脏结构重塑,产生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从而改变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而产生心律失常。伴有心律失常的高血压病人属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可诱发心绞痛甚至猝死,因此在高血压病人中若自觉心悸,应作心电图检查及早诊断,以利于及早治疗。
4、胸闷 胸闷可能是功能性自我感觉,也可能是心脏以外的因素引起的,从高血压病角度分析,胸闷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早期高血压在心脏代偿时期发生的胸闷,往往是神经性的,可能属于神经(官能)症,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血压长期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改变,渐渐引起心脏肥厚、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就会感觉胸闷;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如早 搏)或出现心力衰竭时,无论在安静或活动状态都会感到胸闷、气促和心悸。高血压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常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5、肢体麻木 高血压病人可能出现手足麻木和僵硬的感觉,也可能出现蚁行感,这些现象多数是由于高血压病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肢体局部供血不足所致,即通常人们所讲的“气血不和”,通过控制血压和对症治疗,一般均可逐步缓解和消失。高血压病人如出现手足麻木还应当考虑合并存在的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和肩、颈、腰、腿痛,糖尿病控制不好会引起末梢神经炎等病变,也会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的症状,应加以警惕并妥善处理。
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有什么好处?
1、高血压可以引起心绞痛 高血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冠心病发病率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长期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严重痉挛和硬化,而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最终导致心绞痛。高血压是心绞痛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2、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肌梗死 长期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严重痉挛和硬化,而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最终导致心肌梗死。
3、高血压可以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高血压使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肌代偿性肥厚,称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与死亡的重要因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不但突然死亡(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心血管病发生率、死亡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4、高血压可以引起心功能不全 长期高血压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心脏会逐渐肥厚、扩大,这是一种病理性代偿过程,最终代偿失败,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5、高血压可以加速动脉硬化引发脑卒中 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等,是我国人群主要病残和死亡原因,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为60-120/10万,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脑卒中与高血压的关系极为密切,临床研究发现:①长期高血压人群,血压升高9/5mmHg导致脑卒中发生率增加1/3;升高18/10 mmHg增加50%,而将血压长期平均下降5-10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5%-40%。②收缩压水平和脉压差与脑卒中的危险性关系更大。脉压差>80mmHg者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脉压差>50mmHg者的3~4倍;单纯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正常者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几乎与正常血压者相同。
6、高血压可以引起短暂性脑缺血 高血压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主要、最常见的诱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系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暂时性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24 小时内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约1/3病例发展成脑梗塞。
7、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和肾功能衰竭 肾脏是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高血压性肾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8、高血压可以引起糖尿病 血压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疾病,合并存在十分多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脏、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效的降压、降糖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高血压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加重糖尿病肾病的病情。
但是如果长期服用降压药,就可以推迟这些并发症的到来,甚至有可能终生不会到来,这也是为什么高血压患者要吃降压药的必要性。
长期服用降压药有什么坏处呢?
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可以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但有些降压西药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已成为影响长期持续治疗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以下分别介绍四大类降压西药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1、利尿性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双氢氯噻嗪)主要副作用为一低(低血钾)、三高(升高血脂、血糖、血尿酸)。(1)袢利尿剂 小剂量服用时,机体通过自身调整,血钾一般不会明显降低,不一定需要额外补钾,平时多吃富含钾的食品就可以了。应定期测定血电解质水平和检查心电图。如果出现低钾血症,应当补钾或合并服用保钾利尿剂,若本身血钾就偏低或肾功能不佳则应慎用。(2) 噻嗪类利尿剂 对糖、脂肪代谢有不良影响,血糖、血脂水平偏高与胰岛素抵抗者尽量少用或不用,并避免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以免叠加升高血脂的作 用。糖尿病、痛风症病人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各类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有所差异,其副作用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和监测。 (1)β- 受体阻滞剂有负性心率、分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服用时应经常检查心率和心电图,心率缓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时要加强观察,严重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明显心功能不全者禁用。(2)某些β-受体阻滞剂对血脂有不良影响,还可以加重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禁用。 选择性?茁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代谢影响较少,可适当应用。(3) 某些β-受体阻滞剂会促使血管平滑肌痉挛,有哮喘史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禁用。(4)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冠心病者,不可骤然停药,以免交感神经 系统反跳性过度兴奋,而导致血压上升和心肌病变恶化。
3、钙拮抗剂:不同类型的钙拮抗剂在不同疾病、不同用药途径与剂量时的反应各不相同。(1)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明显扩张血管,可引起头痛和潮红,甚至难以忍受,踝部水肿亦较常见。(2)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在降压的同时,可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3)使用硝苯地平等短效钙拮抗剂,有时会导致血压下降过快而诱发心率加快与心绞痛,故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4) 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卓(恬尔心)这两种钙拮抗剂有负性心率、负性肌力及负性传导作用,严重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滯和心功能不全者不宜服用。不要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以免加剧副作用。
4、转换酶抑制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咳嗽,其发生的确切机制有待探讨。一般停药后即消失,但恢复服药后又会出现。不同品种转换酶抑制剂所致的干咳作用程度有所差别。明显肾功能不全者应当慎用,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则应禁用。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出现高血钾,尤其在并发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时,应注意血钾的变化,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