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201):高古制玉工技多 细分阴线刻琢磨(上)

原创一夫之2020-04-08 10:01:19

高古玉制工实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又因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度之广而有纷繁复杂的差别。必须全面掌握高古制玉的工法系统,才能辨工于细节,否则难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拟选部分西周高古玉的阴线制法作简述如下。

阴线是古玉工艺的灵魂,往往称为“阴刻线”。其实对于高古玉工艺而言,因其制法的多样性而统称为阴刻线是不太精准的。因为从工具、工艺、制作方法等的差别来说,高古玉的阴线至少可以分为——磨制阴线、刻制阴线和琢制阴线等三种类型。

(一)高古制玉阴线工艺的几种类型

1、磨制阴线

磨制技术是从旧石器时代传承下来的工艺,主要工具是砂粒、砾石,到新石器时期发展到成型的砂岩、骨角竹棒形器和片形器等(图1)。

图1:砂岩类工具

漫漫五千年(甚至更长)的文化期制玉工艺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期的打磨阶段、中期的推磨阶段和中晚期的推磨与砣琢并存阶段(参见《古玉学步(189):碾琢刻砣源起推磨》)。

其中在推磨制玉阶段,其工艺发展经过:以红山文化早期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推磨打洼和推磨起棱——弦纹。打洼推磨像瓦楞的形状,所以又形象地称为瓦楞纹。红山文化玉器中,打洼推磨的瓦楞纹玉器比比皆是。而以棒形器推磨制作的红山文化晚期的弦纹鹰、以片形器推磨制作的良渚文化的弦纹琮等都是推磨工艺的代表(图2)。

图2-1:片器切割玉料

图2-2:片器推磨成线(良渚弦纹)

而推磨成线则是高古玉磨制阴线的工艺技术范畴了。用骨角竹石等片形器推磨成早期的阴线纹,成为最早“阴线”的雏形,片器的侧切割既可以完全切割玉料也可以不完全推磨成细直阴线;而片器的扁平推磨则可以制成最初的粗阴线,大约凌家滩文化的玉鹰是这类工艺的代表,推磨成线尤其在表现鸟尾羽上用得最为广泛(图3)。

图3:凌家滩玉鹰的推磨阴线

进入历史时期后,推磨制阴线一直在被广泛沿用,到商周时期甚至可以在切割成型后纯粹用单一的推磨工艺独立完成一件玉器的制作,真可谓在推磨工艺上的登峰造极了。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出土的一件双鸟交尾状玉佩(图4)就是这种推磨工艺的极佳诠释(参见《古玉学步(190):例举周工不用砣工艺纯粹靠磋磨》)。

图4-1:双鸟佩

图4-2:鸟形佩(局部)

图4-3:鸟形成佩的推磨阴线

2、刻制阴线

刻制技术是新石器玉文化的一大发明,其工具主要是燧石、黑曜石、石英、水晶等被称为的细石器,有些独立徒手刻,有些还发明了相应的配套使用工具(图5,参见《古玉学步(142):惊叹神工藏鬼斧难为朴器刻良渚》)。

图5-1:细石器工具

图5-2:细石器工具

图5-3:细石器工具

刻制阴线颇具代表性的是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的“良渚微雕”——竟然能够达到1毫米内刻画3到5条阴线,不于啻肉眼微雕,简直不可思议(图6)。

图6-1:良渚刻线(局部)

图6-2:良渚刻线(局部)

图6-3:细石器刻线

这样的徒手刻线技术一直延续到商周时期、战汉时期。如美国国家博物馆藏的一件中国西周玉鸟就是这类刻制阴线的代表作品(图7)。

图7:西周玉鸟(刻线)

3、琢制阴线

琢制技术是砣具发明之后的工艺,早期的砣机是多人合作的原始工具,为石制砣具,逐步发展到双人合作的几式砣机(图8)、及后来的水凳。

图8:早期的几式砣机

琢制阴线是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是高古玉、古玉阴线技艺的主流表现形式,在到代古玉上则俯拾皆是了(图9)。

图9-1:国家博物馆藏凤鸟形双援戈 商 长11.5厘米、宽3.5厘米、厚0.4厘米

图9-2:国家博物馆藏人龙纹环 西周 直径12.5厘米、孔径5.1厘米、厚0.2厘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