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仿简答(14):沁真器不古
辨玉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赏趣过程。不戴有色眼镜、不凭先入为主、不思价值几何才能客观求证;从细节处入手、到全方位考量才是真正的辨玩,才能拨云见日、在辨识中得到赏古的乐趣。
一件文化期形制玉璧(图1,以下简称“此璧”)。
图1
切方成圆的古朴制式,沁入肌理的水草沁(参见《古玉学步(48):趣说水草沁》),艳丽的土黄沁,水草沁、水墨沁与土黄沁的自然过渡——浑然天成的美丽沁色(图2)。
图2
轻沁部位显示一定的透度,无规则点现的无色透明且闪闪发光的晶簇,皆非人力所难为(图3)。
图3
美不胜收的感觉,藏友识为熟透的文化期玉璧也就在所难免了(图4)。
图4
然而,粗心不宜辨古、细察才能洞真。细节决定成败,静心细察之下,破绽昭然若揭:
(1)沁无伴生,突兀无门。沁必有门,沁入现象不会单独存在,如此重沁必现绺裂、橘皮、蚀斑之类的伴生现象,是为沁入之门。但此璧整器仅局部见绺裂深入的沁门所在,并且局部沁门已经非原始的土蚀斑状貌特征(参见《古玉学步(57):七彩斑斓古玉沁,残裂酥松明暗门》),大面积深沁不见绺裂、橘皮、蚀斑之类的伴生现象,原因是沁门——原料的外皮——被切除,是风化老料上的新工制玉(图5)。
图5
(2)透非埋熟,皮无沧桑。此璧见透,但所透为生料,与经千百年入埋之熟透的沧桑有着天壤之别。熟之透为长期的经验与感觉层面,无法图示表述。
(3)晶簇自带,非比次生。类似的边皮料因长期风化形成团团晶簇,在光照下会闪闪发光。此晶簇团为边皮料自带,与古玉的“次生结晶”风马牛不相及(图6,参见《古玉学步(170):此晶非彼晶,结构非次生》)。
图6
(4)磨非磋迹,此地无银。文化器古玉多为磋磨成器,器面常遗留磋磨痕。此璧局部残留结束平行砂痕非古痕特征,为“此地无银”的仿古痕迹(图7)。
图7
辨仿“一假皆假”,其余仿点无需赘述。
用边皮料仿古,由于真沁老料,有时几乎乱真,药性非常大,特别是用边皮料的外皮料依料随形的仿古更加难以辨识,需要较深的辨赏阅历方可识得。
用边皮料仿古往往常伴随着“批量生产”,收藏者往往浅识认古以为“捡漏”大量跟进甚至形成“系列”,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