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同学会--从知道到学到[学·习是“双人舞”]
孔子为什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什么克服障碍,掌握能力的快感是学习最大的推动力?法国文豪罗兰巴特为什么说阅读是需要仪式的?独立思考为什么是有效阅读的前提?
07
—
学而时习之
现在好多这种阅读,无论免费还是付费的阅读,其实好多内容都是在制造知识幻觉。最好的知识阅读,就像是在跳一曲双人舞,就是知识创造者跟接受者之间、学和习之间的双人舞。
学就是明确的告诉自己做这事的目标是什么,标题是什么,规范是什么,范本是什么。习就是不断地以其痛感或微痛感为代价,反复的接近目标的练习过程。习这个字的繁体字習是上面一个羽,下面是个白。習就是指一只小鸟刚出生的时候没有羽毛的,当它开始羽翼逐渐丰满的时候,它就要开始学会飞,就在鸟巢上不停的拍打的试飞样子。習就是指小鸟在窝里鸟巢上(白或口)拍打着翅膀(羽翼),这个动作叫習。而习还有一个特点是高频度、低幅度的反复动作,习就简单的事情反复做。
“学而时习之”的“时习之”还不是偶尔“习之”,是常常、时时刻刻、经常的、长时间的“习之”。这“习”的过程中,孔子说是会快乐的,这个快乐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快乐来自于得到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最重要给我们带来价值和快乐的都不是知识,而是能力。
08
—
语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中说有学的部分,还有习的部分。读书或者读网上文章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幻觉,人类从来没有过那种获取知识的便捷程度,但为什么我们的能力没有提高?那是因为不管是阅读也好,还是学习也好,它本质上是一回事,因为学的标的和对象是一个元素,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变量,而人去学的方式,学习的状态,大脑的活跃程度是另一变量/另一元素,二者元素化合起来就是其真正得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学和习是两个分离的过程,学是以对象内容为中心的,习是以学习者(接受者)为中心,不断在对象的关照和引导下改变自身学习者的过程。
通过了高频率、低幅度地反复实践,也别指望一下子就能够成功,真正的学习是快速迭代、不断进步、克服障碍,在克服障碍中获得奖赏,就是有小成就感;一个个的小成就感驱使其不断的去接近目标。要“学而时习之,不以说乎”,就是要快乐的,而要快乐是来自于其熟练掌握一件东西后的快乐自如感,一种成就感或者说是一种主宰感。就是面对目标和对象的时候,是一种压力感,逐渐的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就获得了一种从被动到主动,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这本身是一个克服障碍后快感的过程。
现在语文学习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知道了好多内容,比如说刚才那个题目:“怎么看鲁迅和郭沫若文字之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学习的内容都是看完就可以记住的东西,但是问你“从鲁迅和郭沫若的文字之争”里头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或者现代思想史上的最核心的几个特点,请分析一下,这可不是通过简单的学了就可以,而是要发挥能力的问题。
学习就是要反复练习后,才能够抽丝剥茧,比如说要从个人角度、政治角度、文化角度、意识角度、历史角度等等的角度去了解一个现象。为什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因为能力一旦掌握后就很难忘记,而且那熟练感给其带来的快乐,是很直接的。例如所有会骑自行车人都有过学会骑自行车之后的那种快乐,后面扶着那个人忽然放手,松手以后自己竟然骑着往前走的那一瞬间的快感。学习最大的推动力就是这样一种即时奖赏!
这跟玩游戏也是一样的,都是即时奖赏的。学习过程中学的东西常常会被忘记,但是习的东西只要练出来后,就很难忘记。学的东西是一个搬运过程,就是一个东西在大脑里简单的搬运存储的过程,一个物理过程;而习得的东西是将学习者本身心里的状态,学习者跟对象之间化合产生的一个新的东西,一个化学过程。习得的能力就像是个新生孩子一样,有个独立的生命,它是很不容易忘掉。
09
—
阅读的仪式感
刚讲了语文学习有学的一方面,也有习的一方面。习其实简而言之,表面上习的是怎么写文章,从写短文章到写长文章,从阅读到讲述,其实最后是从阅读到分析到思考独立的思考,然后再通过自己综合的方式来把它表达出来,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当中的那种娴熟感。学会阅读这件事情应该是在未来50年到100年都不会过时的一种能力。
因为如果问到说“有没有一种能力你学了一辈子都会有用,而且在用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有用的一种技能?”那就是阅读和写作。但是一般认为写作是一种技能,不认为阅读是一种技能,其实阅读技能的“水之深”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就是阅读的方式不同,阅读的状态不同,阅读的氛围和气场不同,最后获得的知识数量和知识品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法国有一个文豪叫罗兰巴特,他就始终强调阅读是需要仪式的,就是真正的阅读是需要仪式的,阅读输入到大脑当中需要什么仪式。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但是仪式最大的作用是它有一种无形的氛围,在悄悄地影响与作用于读者,读者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如果用脑科学的观点来看,大脑里头分泌的各种生化物质是不一样的,只有是在特定的仪式下导致了特定的状态,特定的状态下,学习者跟阅读内容产生新“化合物”。就是说同样读一本书,读出来的效果是十个人就有十个样子。
关注“国学文化太美”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KYGuoXueWenHuaTaiMei”
文章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