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历史】16世纪的画中那吃饱喝足平凡而温暖的生活

油画历史】16世纪的画中那吃饱喝足平凡而温暖的生活 繁华的城市、高耸的建筑、忙碌的工作、匆忙的生活,似乎成为现代快节奏都市生活的标签,钢筋水泥似乎遗忘了“温度”,凝固为千篇一律的冰冷。

但更多人在忙碌背后,内心拥有更多的思考与向往,正如著名记者罗伯特·卡帕所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追求有温度的生活,有态度的人生,或许才是大部分现代人的理想。

怎样才算有温度的生活呢?水有温度,空气有温度,但温度这个词语,加上生活的概念,总显得有些抽象。如果说工作的主场,是办公室、会议厅、机场酒店,那么生活的主场,一定是家,而幸福的家里,处处都流淌着温度。

早在16世纪这位画家已经告诉了我们幸福的样子。

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

他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赠给他一个外号叫“滑稽的勃鲁盖尔”。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又被誉为“新博斯”。

他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彼得·勃鲁盖尔是自扬·凡·爱克开始的刊期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巨匠。

彼得·勃鲁盖尔1525年出生于安特卫普东部的一个农民家庭,曾从学于P.库克·凡·阿尔斯特,此人的妻子可能教过他在细亚麻布上画水彩的方法。

彼得·勃鲁盖尔

1550年,库克·凡·阿尔斯特去世,勃鲁盖尔到安特卫普画家、出版家H.科克处工作。科克系风景画家,兼经营画店,曾刻版印行勃鲁盖尔的作品,并与之长期合作。

1551年,勃鲁盖尔成为安特卫普画家行会的画师,之后不久即取道法国去意大利作修业旅行。1552年,到达意大利南部,渡海游西西里岛,到巴勒莫。

1553年,在罗马与著名的细密画家G.克洛维奥合作细密画(已失)。归途中,他还在意大利北部乡野和阿尔卑斯山漫游。

从现存作品看,他的旅行写生主要为风景,其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甚为精细,可当日后创作素材之用。他在意大利所作《风景素描》(1552年,柏林,国立美术馆版画室),是最早有年代的作品。

勃鲁盖尔于1554年春踏上归途,1555年已在安特卫普为科克的画店印行大幅风景组画制作版画稿了。

1556年,勃鲁盖尔的创作开始从风景转向带有教育性和讽刺性的人物构图。他借鉴H.博斯的作品,采取幻想的和写实的形象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从民间谚语和传说中选取题材,寓严肃的主题于风趣的表现中。

这变化反映了他对尼德兰社会问题的关心,其作品如铜版画《大鱼吃小鱼》(1557年,维也纳,阿尔贝蒂纳藏品)《谢肉祭和四旬斋的斗争》(1559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等,或对世道人情进行讽刺,或隐含对西班牙的暴虐统治的抗议。

勃鲁盖尔一方面为科克的画店提供版画稿,同时还从事绘画,大体上,1562年以前,多作版画,以后则主要致力于绘画。他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常和友人到农村参加农民的活动,收集创作素材。

1563年,他和老师库克·凡·阿尔斯特的女儿结婚,移居布鲁塞尔,并在这里度过最后6年。此时正当尼德兰革命的前夜和爆发时期,他的艺术日臻成熟,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描绘融为一体。

他在作品中采取多种形式揭露西班牙军队和宗教法庭对尼德兰人民的残酷迫害并鼓舞人民进行斗争。他在描绘农民的生活中找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手段,故有“农民勃鲁盖尔”之称。

【中文名称】农民的婚礼

【创作者】彼得·勃鲁盖尔

【规格】114×164cm

【题材】风俗

【材质】木板油画

【创作年代】1568年

【存藏处】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农民的婚礼》(Peasant wedding)创作者为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Pieter),创作年代为1568年。

《农民的婚礼》是一幅反映了农民平凡而温暖的生活的风俗画,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除了乡村风景,勃鲁盖尔还画了许多表现农民生活的画,比如画他们的日常劳作、节日庆典、民间游乐等等。

村民们在勃鲁盖尔的笔下显得淳朴、憨厚、笨拙甚至有些滑稽,经常让观者看过之后禁不住抿嘴一笑,因此他在当时得了"农民画家"的称号。

《农民的婚礼》是他表现农民生活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幅,它描绘了举办婚礼喜筵时的热闹场面:地点看上去像一个谷仓,墙垛用干草堆成,人们坐在用树干制成的简陋板凳上,围在长方形桌前就餐。

如果读者也有过参加婚礼宴会的经历,那么尽可以将自己的感受调动起来,因为即使环境不同,但那嘈杂喧闹的气氛却是可以想象的。

然而,面对混乱的场面,勃鲁盖尔仍能凭借他杰出的构图技巧,将它们和谐地组织起来。

我们看到,近处那个端食物的人正是一个大三角形的顶点。他身穿蓝衣、头戴红帽,还系着一条白围裙,在整幅画面中显得鲜亮而醒目,使观者一见到画,便首先将目光落在这一点。

而在他的前方和左后方,有两位身着红色、白色服装的人与他相呼应。前一位是他的搭档,将人们的视线带到画里面;后一位是喜筵上的乐师,可他顾不上和同伴一起合奏,只是远远盯着刚端上的食物,他们姿态、动作的方向性自然地构成了一个空间上的折角。

最靠墙的一排人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底边,他们一直延伸到门口,那里还有好多凑热闹的人想拥挤进来。

与远处人群的密集不同,前景中蓝衣人周围的空间却是格外开阔,在空隙之间,可以注意到两个分别戴着绿帽子和红帽子的人,他们一个举着空酒杯似乎在招呼要啤酒,另一个伸出手来接过木板上的食物,使餐桌外围与内圈的人联系起来。

而在他的红帽子与蓝衣人的红帽子之间,留出了一个衬着墨绿色布景的空挡,它让我们发现了这场婚宴的主角——新娘。

新娘满意地坐在一个纸糊的花冠下方,头上也戴了"宝冠"。即使处在后排,也让人能够一眼辨认出她的特殊身份来。她闭着眼睛,双手交叠在一起,似乎脱离了喧闹的环境,独自陶醉在对婚姻的冥想和期待里。

红扑扑的脸蛋并不漂亮,可是自有幸福的笑容挂在嘴角上。左边坐着两位神色镇定的老人,看来好像是她的父母。右边两位戴着白头巾的女子大概是伴娘,然而人们却始终无法确定画面里究竟哪位是新郎。

整幅画其实并不让人感受到多少新婚的喜悦,纵使新娘露出痴痴的微笑,却因为新郎的缺席而显得没有多少着落。

席上的人很多,但大都庸庸碌碌,或者心事重重,他们自顾吃喝,只有角落里的教士在聊着天。餐宴看上去还算丰盛,可仔细一瞧,那些盘子里都只有薄薄一层,不知是面饼还是米粥。

尽管如此,人们仍吃得津津有味,坐在地上的小孩吮吸自己的手指,享受着这顿平日里难得遇到的"美味"。

画家如同一个局外人,将这一切平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无论物质环境多么贫乏,人们总有求得生存的能力。

《农民的婚礼》就正面反映了农民平凡而温暖的生活,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为了使图画和农村的简朴气氛相适应,艺术家有意让所有人物的衣着单调一色,明暗大为淡化,甚至将阴影省略。

另外画家构图设色的高超技艺的同样惊人,他以从餐桌一端斜向展现纵深的形式把众人围聚就餐的情景表现得条理清晰,空间效果非常好,是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对角线构图法。

墙上仅用一席绿色帘布使得新娘及家主所在位置突出,也使得主题集中,令观赏感到,虽是普通农家的宴席,却洋溢着隆重甚至圣洁的气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