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医案
风五年前,一个患者经原来在梧桐山中医学堂附属中医诊所治愈的患者介绍,过来看风湿性心脏病。
患者,男,37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三年。多方诊治,疗效不好。症见心悸气短、易失眠、口干咽燥、手足麻木、关节酸痛、舌淡红有齿痕、少苔、脉结代。
查到1994年的《中医杂志》张敖景中医有一个很相似的医案,也是风心病合并心律不齐的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就根据在他的温阳通经复脉汤加减治疗。
辩证: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
治法: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方药:温阳通经复脉汤加减。丹参粉5g(吞服)、 炒枣仁20g、 生地15g、 人参6g、 阿胶6g(烊服)、 麦冬10g、桂枝9g、 炙甘草12g、 大枣10枚、 生姜3g。
制剂用法:清酒7升,水8升,先煮8味,取3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服药半个月。
二诊,心悸气短、关节酸痛、脉结代等症状有较大改善。原方加茯苓20、白术10,调治月余,病渐平复。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中医的心痹、心悸、怔忡、水肿、喘证范畴。 简称风心病。对证下药,中医往往可逐步改判,标本兼治。
中医认为,本病初起,以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而致病,邪气久羁,内舍于心、而成为心痹,发为本病。
1、外邪致病风、寒、湿、热之邪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体质虚弱者,易于遭受外邪的侵袭,但体壮之人由于久居湿地,或保暖失宜,或冒雨涉水,或汗出当风,外感风寒湿邪,或邪入日久化热也可成为本病。
2、体虚感邪患者先天不足或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病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致风、湿、热之邪,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而为痹证。阳虚卫外不固,易为风寒湿邪所伤,故患者多为风寒湿痹;阴虚之体,阳气相对偏盛,脏腑经络,先有蓄热,故即使感受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也会从阳化热,故成为风热湿痹。
3、邪气归心邪客于脉日久,或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心悸、胸闷。胸痹甚者,喘息不得卧,发为风湿性心脏炎的主要表现。
西医认为,风湿性心脏病是指风湿热后所遗留下的心脏病变,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风湿性心脏病最常累及二尖瓣,约占病人的50%~60%,其次为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损害、单纯主动脉瓣病变,三尖瓣常与二尖瓣或主动脉病变同时发生,风湿性肺动脉瓣病变则极少见。社会、经济条件差及居住环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风湿热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链球菌膜抗原能使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致敏,对人心脏细胞产生毒性,使心脏细胞病变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造成风湿性心脏炎。
西医治疗最多治标,有时还会加重病情。
1、急性期治疗
(1)抗生素:消除链球菌的潜藏感染,用青霉素80万~160万U/每日,肌肉注射,持续时间为10~14天。最好在风湿热第二年春季预防性治疗,肌肉注射同样剂量青霉素一周,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感染除外),最少肌肉注射青霉素3~5天。
(2)抗风湿治疗:
水杨酸制剂:单纯关节炎时,可选用此药。本类药有消炎、退热、止痛作用。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小儿100~150mg/kg,成人4~6g/日,分3~4次口服。控制症状或出现轻度毒性反应后,减少1/3用量,直到风湿活动停止2周后。对心功能不全、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者,禁用水杨酸钠。
皮质激素:本类药为免疫抑制剂,能降低组织反应性,控制炎症,但不能减少瓣膜病的发生。有心脏炎及高热或心功能不全时使用。常用的有地塞米松5~10mg,每天2~4次,氢化可的松200~400mg/日。直至风湿活动消失2~3周后方可减量或停用。
其它非激素类抗炎剂:常用的有消炎痛、风湿灵等,对发热、关节痛有效,水杨酸制剂不能耐受时亦可使用。
2、缓解期治疗慢性瓣膜病根治在于外科手术,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及适当地选择手术时机,是内科治疗的关键。心功能不全及房颤的治疗是慢性期治疗的两个主要问题。
(1)心功能不全:对于慢性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的病人,若有轻度心功能不全,一般主张应用低钠饮食和利尿剂。洋地黄的应用应慎重,症状轻者,可不用,症状较严重者,可以应用,但剂量应小,防止中毒。在活动性心肌炎时,洋地黄应用更应小心,其心力衰竭往往由于急性心肌炎引起,应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近来有人主张,对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又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加用血管扩张剂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2)房颤:阵发性房颤首先应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对于新出现的房颤,未经复律治疗者,电复律为首选。如电复律后迅速回复为房颤者,则无必要多次反复电复律。慢性房颤病人除适当应用洋地黄制剂外,合并应用β受体阻滞剂。
3、手术治疗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符合外科指征者,考虑手术治疗。二尖瓣分离术及人造瓣膜替换术、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及瓣膜修复术等,据病变程度及性质不同,各有其适应证。
本医案方药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沈老师
[冯济相本草日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