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质粒构建与基因打靶技术服务周期及步骤
1. 质粒构建
流程:
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2. PCR产物纯化
3. 载体和PCR产物进行双酶切
4. 胶回收
5. 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
6. 转化
7. 菌落PCR鉴定
8. 重组质粒的抽提
2. 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
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它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胚胎干(ES) 细胞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成就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定向修饰包括基因灭活、点突变引人、缺失突变、外源基因定位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删除等,并使修饰后的遗传信息在生物活体内遗传,表达突变的性状,从而可以研究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疾病治疗、新药筛选评价模型等。外源DNA与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的同源序列之间发生重组,整合在预定位点,改变细胞遗传特性的方法。建立在胚胎干细胞与同源重组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
实验原理:首先获得ES(胚胎干细胞) 细胞系,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带有研究者预先设计突变的中靶ES 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或者胚胎融合的方法将经过遗传修饰的ES 细胞引入受体胚胎内。经过遗传修饰的ES 细胞仍然保持分化的全能性,可以发育为嵌合体动物的生殖细胞,使得经过修饰的遗传信息经生殖系遗传。获得的带有特定修饰的突变动物提供研究者一个特殊的研究体系,使他们可以在生物活体中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
基因打靶的方式:全基因打靶、条件性打靶、诱导性打靶、组织特异性打靶和基因捕获打靶等。
主要步骤:
1. 打靶载体的构建
2. 导入:显微注射法(最常用),电穿孔法,逆转录病毒载体法等;受体细胞一般采用胚胎干细胞(ES)
3. 筛选: (G418和GANC培养基)
a) 正负选择系统(G418R/GANCR)
b) 正向选择法
4. PCR进一步鉴定
5. 打靶ES细胞导入囊胚
6. 囊胚植入假孕母鼠子宫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