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Ling、洛天依等虚拟偶像“出道”常态化,小众文化破圈进行时?

2020年11月下旬,由央视主办的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的一波波预告中,一个名为翎Ling的练习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评论——怎么有人长得那么像虚拟人物?
事实是,这个绑着丸子头,拥有着不真实的丹凤眼的练习生就是AI。
距离2001年中国首位虚拟偶像青娜,在一部时长5分钟的短片中跟众人见面,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而今,虚拟偶像早已突破圈层,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了。它们本身即是文创产业的产品,也带动着文创产业的商业升级。
由B站主办的BML(Bilibili Macro Link)自2013年举办首届以来,办过12场演出,共计到场狂欢人次超10万人次(特殊的2020年未做统计)。这是目前在中国规模屈指可数的大规模二次元线下活动,通常会邀请一线动画歌手、人气UP主、网络年轻文化代表人物等共同参与。在2019年的BML舞台上,初音未来、洛天依与 B 站 22娘、33娘实现了同台演出,摩肩接踵的人群挥舞着荧光棒,跟随着舞台上的虚拟偶像们摇摆、呐喊,他们的应援举措与追逐真人偶像的歌迷们无异。
然而,“二次元经济”叠加“粉丝经济”,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虚拟偶像经济”。
随着虚拟技术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许多行业都可以给虚拟偶像更多的发挥空间。而今,除虚拟演出外,虚拟直播、虚拟教育、文旅导游……甚至是品牌IP的虚拟人物化衍生,虚拟偶像的发展前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看好。 

  虚拟艺人也有“流量”差异,

二次元歌姬仍稳坐顶流

 
虚拟偶像大都拥有完美的外形、青春永驻、永不“翻车”的人设,甚至,还能拥有一些人类本身做不到的特殊技能。然而,并非所有的虚拟艺人都能够坐拥大批粉丝,成就更进一步的“艺术成长”或商业价值的提升。似乎,冥冥之中虚拟艺人们的流量也颇有话语权。但说起商业化较为成熟的虚拟偶像,大众认知中最先想到的还是初音未来、洛天依等初代歌姬。
2007年,由 Crypton Future Media 公司基于 VOCALOID 语音合成引擎研发的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诞生了,她的设定是一名拥有青色长发、着未来感制服的少女。作为一名虚拟歌手,初音未来堪称虚拟艺人中的顶流,她微博粉丝量已达三百四十四万,早就被评是身价过百亿日元最成功的虚拟歌手。早在2010年,初音未来就成为了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
此外,知名度颇高的洛天依也分属于虚拟歌手的范围。这个设定为软萌可爱、温柔天然呆的15岁少女,是首个进入 VOCALOID 家族的中文虚拟偶像。她不仅登台过 CCTV1、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还和王佩瑜、周华健、许嵩、张韶涵等艺人同台合作过。

(洛天依&张韶涵的合作舞台)

简而言之,像初音未来和洛天依一样的初代虚拟歌姬,本质上只是人声模拟音源库产品。它们给参与创作的P主(拥有作曲、作词、编曲、混音、调音、PV制作、绘师等能力的人)而言,是组合成他们创作内容的重要呈现者。对粉丝而言,源源不断产生新内容的虚拟歌姬们本身就是兼具了偶像属性的可为之“氪金”的文娱产品。因此,无论是内容创作者还是文娱消费者,虚拟歌姬们自带传播价值及商业价值。
但真正能够如初音未来和洛天依一样,可以从影响力上打破二次元和三次元壁垒,成功树立偶像身份可以坐拥粉丝经济,获得品牌、平台、主流媒体、大众熟知度等多个维度认可极具商业价值的虚拟偶像,还仅为金字塔顶尖的一两位。

(洛天依微博显示多类型品牌、产品均与其有不同深度的合作)

对于真正喜好初代二次元歌姬的年轻人们而言,“洛天依们”虽然是虚拟偶像,但其带来的娱乐属性并不低,并且,多角度、多种类型作品都能得以展现这些虚拟偶像们,带来的陪伴价值很大。从音视频作品到短视频内容,从单向传播的音乐内容到场景日渐丰富的多舞台呈现,初代虚拟歌姬们打下的初始粉丝们堪称是追逐虚拟偶像们的核心受众。

  高调进军大众娱乐,

高仿真虚拟偶像前景广阔

 
虚拟艺人也可以和三次元偶像同台竞技。早在2017年的《明日之子》的舞台上,就出现过一个“荷兹 HeZ”。彼时,无论是台上与之竞技的选手,还是台下为自己心爱的小哥哥投票的观众,大部分人对这个比赛现场无全息投影、音乐作品靠前期真人配音混合后期电音的选手没什么好感。然而,根据当时节目组公开的数据来看,这位偶像的人气很高、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迅速聚集。
如今,央视即将在《上线吧!华彩少年》推出高仿真虚拟偶像——翎。
翎Ling由“魔珐科技”联合“次世文化”推出,早在今年5月就已经“出道”了。她和国际知名的博主们类似,会同真人一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及照片。她拥有较为完整的“人设”——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京剧,毛笔字和太极。甚至,单字“翎”也是取材于京剧花翎的“翎”,与此同时,她的声音也是源自梅派的第三代传人,似乎,她的出现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高仿真虚拟人物相较于初代虚拟歌姬而言,大都从外形到运作模式更近似于真实艺人。他们在社交平台出现的频次更高,且有着更强的社交属性,而同常人一般分享日常或出席品牌活动等生活碎片的举措,也使高仿真虚拟人物们的互动性较前辈而言,有更大的提升。

Lil Miquela与Chanel品牌的合作

坐拥数百万粉丝、备受大牌青睐的IT Girl——Lil Miquela,属于高仿真虚拟偶像中较早出现的一位。随着2016年4月的一条动态的发布,这个巴西西班牙混血的19岁美国少女走入了大众的视线。如今,她不光与Chanel、Supreme、Fendi和Prada等众多品牌有过深度交流合作,还拍摄过杂志大片、接受过访问。甚至,还在今年春天官宣自己已经和真人男友分手了。然而,也如同翎在命名和“吊梢眼”的设定上被中国观众质疑一样,Lil Miquela早期也因被大众质疑“真实身份”而深陷真假传闻。
对于打造虚拟人物的团队而言,打破“真”与“假”的概念,期待“新星”创造真实流量及价值的心理十分相近。曾有媒体采访到次世文化的创始人的有趣观点:“他认为自己做的是虚拟人,不是‘虚拟偶像’,不会用虚拟偶像来定义翎。他相信未来一定会有类似‘虚拟娱乐场景或平台’出现,同时让更多人完成虚拟身份认证,从而让虚拟人真正主流市场化。”

博采传媒旗下虚拟人 马当飒飒 参与品牌直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偶像的“蛋糕”越吃越大。自2019年以来,在游戏公司、技术公司、入局平台们的综合推动之下,掀起了虚拟偶像“造星”的新一轮热潮。有观点认为,近两年的平台入局加速了虚拟IP高仿真发展路,例如,A站、B站、字节跳动、快手、酷狗直播、虎牙、爱奇艺在内的多家平台公司均加入到了这一“造星”行列。与此同时,除垂直于虚拟偶像打造的公司外,为娱乐圈输送真人偶像的多家娱乐公司也纷纷入局。推出四人团AESPA的韩国SM娱乐公司,为每个成员都准备了一个虚拟角色。无独有偶,11月23日,乐华娱乐也官宣了一个五人女团A-SOUL——五人全部为虚拟人物。
也许在两年前,还会有人认真将虚拟偶像与虚拟歌姬进行细化区分——虚拟歌姬拥有独立声库,而虚拟偶像没有。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同时具备形象、声源、个人技……甚至可以实现“被看到”的“虚拟人”层出不穷,而与此同时,文娱产业亟待具备传播价值和持久商业属性且人设稳定的“明星”角色。也许,若此时就将高仿真虚拟偶像类比于真人偶像的方方面面为时尚早,但勇于入局的大量投资者看好的就是高仿真虚拟偶像们未来有可能超越真人偶像的广阔前景。

  专职方向垂直覆盖全领域,

小众文化冲击大众商业

 
虚拟偶像的常态化推出,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虚拟偶像已悄然入局大众娱乐的现状。推出了虚拟偶像Sam山山和Liz栗子SuperELLE平台,就让两位虚拟偶像与杨超越一同出现在了杂志封面上。另有专职于“演员”“时尚博主”“模特”“主播”,甚至是“教育导播”职能的虚拟形象。
除此之外,真人偶像的虚拟化形象的诞生,知名品牌的品牌衍生形象……似乎更倾向于虚拟IP的衍生制作。但无论是以原始虚拟形象问世还是以虚拟IP出现的衍生内容,都是一次又一次助推“虚拟偶像”概念更新换代的“技术+内容”的进步。
虚拟影业旗下以虚拟鹤追为首的多个虚拟形象,就是为“演员”这一特定职业打造的。他们并非只有固定形象和内容,而是意欲让这个虚拟人出演各种影视作品,使之可以独立成为影视明星。以“中国首个虚拟演员”虚拟鹤追为例,她会扮演各种角色,以各种形象和装扮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甚至,她已经如同真人演员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类似。至今,虚拟鹤追不仅出演过影视作品(动画作品),还拥有联想定制联名款电子产品。
在虚拟偶像“大火”之后的几年中,有不少平台和公司致力于打造成本相对低廉的“虚拟主播”。他们拥有不同的人设和才艺,可以是游戏主播,也可以在谈话类节目中用“个人技”陪伴粉丝。但因为制作公司的水平不一、人物创作初衷的差异化,虚拟主播们的综合实力也大有不同。在B站粉丝已达百万级别的虚拟主播绊爱,被粉丝调侃为“愚蠢的人工智障”,她在游戏直播时常常操作失误,且在谈话之余出现的许多搞笑言论也提供了很有记忆点的差异性。
然而,除金字塔顶尖的几个成功案例外,虚拟偶像从“造星”到“变现”都并非易事。常规而言,开发出一个虚拟偶像,然后进行整体运营、累计粉丝量和一定影响力后才能推进商业变现。这个运营过程与打造真人偶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想要养成一个成熟的虚拟偶像的前期投入并不亚于培养一个真人偶像。
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虚拟偶像制作一首歌时长的3DCG视频,成本就要在十万元左右;如果结合歌曲、舞蹈以及MV演出内容,成本即可达100万元;如果要举办虚拟偶像的专场演唱会,仅10首演唱曲目加上相关支出,成本就可达2000万。”不是每一个虚拟偶像都能成为初音未来,毕竟没有那么多可以支撑起超千万投资,又同时兼具技术和内容的制作公司。
在迅速发展的虚拟偶像产业,虚拟偶像的投资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好。如今,虚拟人物的概念化设计几乎也已经覆盖了文娱产业中的各个领域,这一原本分属于二次元的小众文化产物在自我完善之余,也用自己的特性提供了更多维的商业赋能的可能。但前期投入巨大且变现困难、人物形象及技能差异化不明显等显著问题,也依旧存在。想要让虚拟偶像产业形成具备较强影响力、可提供优质内容、可创造商业价值的闭环,还需要面临更多的现实挑战。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