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捷法:认病捷要总诀提炼归纳【一点资讯】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

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

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寒,口

不渴者,邪入少阴也(麻黄附子细辛汤)。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

欲饮极热者,元阳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吴萸四逆汤)。小儿发

热,气粗口热者,表里俱病,内有热也(人参败毒散加芩、连、栀子)。发热

出气微温,而口不热,小便清长,大便不实,素有疾者,元气不固也

(理中汤、六君子汤之类)。

疟疾

寒热往来而有定候者,真疟也。一日一发而在上半日者,邪在三

阳为病也(宜小柴胡加桂、葛)。一日一发而在下半日者,邪在三阴为病也

(宜理中汤加柴、桂)。二日一发者,病深一层也(按寒热轻重治之)。单热无

寒,渴饮冷不休者,病在阳明也(宜白虎汤)。单寒无热,欲饮热者,病

在太阴也(宜理中汤)。饱闷不舒,而发寒热者,食疟也(平胃散加查曲、柴

胡)。先吐清水,而后发寒热,欲饮极热汤者,脾阳外越,似疟而实非

疟也(宜吴萸四逆汤)。

鼓胀

单腹胀而四肢不胀,舌青欲饮热者,阴邪伏于中而闭塞清道也(宜

理中汤、或吴萸四逆汤)。单四肢胀,而腹不胀者,脾阳不固,发散于四末

也(宜理中汤加西砂)。有周身鼓胀,不渴不欲食者,元气涣散也(宜收纳,

切忌消肿,如理中、回阳之类)。有胀而皮色如血者,阴乘于上而作也(宜补

阳以消阴,如阳旦汤、潜阳丹)。有胀而皮色如水晶,内无他病者,水气散于

皮肤也(宜五皮饮)。胀病亦多,握定阴、阳辨诀治之,决然不错。

积聚

腹中有块,无拘左右,痛而始有形,不痛而即无形者,瘕症也(宜

活血行气,如当归补血汤,加桂、麦芽)。不痛而亦有形,按之不移者,疒征病也

(宜三物厚朴七气汤),有嗳腐,大便极臭,而腹中有块者,宿食积聚也(平

胃散加大黄,莪术)。有痰涎不止,腹中累累觉痛,作水声者,痰湿积聚

也(宜桂苓术甘汤、理中汤加砂、半)。有小腹硬满,小便不利者,血积聚于

下焦也(宜五苓加桃仁、红花)。总之喜揉按者,阴之积聚,由于阳不化阴

也(宜温解)。手不可近者,阳之积聚。由于气不活而血壅甚也(宜攻破)。

治积聚亦不出阴、阳两法。

痰饮

痰饮者,水湿之别名也。脾无湿不生痰,水道清则饮不作。痰清

而不胶者,胃阳不足以行水也(宜温中、理中汤)。痰黄而胶,喜生冷者,

火旺而津枯也(宜鸡子黄连汤)。痰白、痰青、痰咸,皆由于阳不足(宜温、

宜补)。痰臭、痰吐如丝不断,痰结如砂石者,皆由于阴亏火旺(宜五味

子汤养血汤)。《金匮》列五饮之名,亦当熟看。

咳嗽

咳而兼发热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龙、麻黄汤之类)。咳而不发热身痛,

饱闷嗳腐臭者,饮食为病也,亦间有发热者(宜平胃散加麦、曲)。咳而身

大热,喜极热汤,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阴气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

逆汤)。咳而身如瓮中,欲饮热者,肺为寒痰闭塞也(宜苓桂术甘汤加细辛、

干姜、五味子)。咳而口干喜冷饮,二便不利者,肺为火逼也(宜泻白散中

加苏叶、桅子)。干咳而无痰者,肺燥血虚也(宜补血汤合黑姜甘草汤,加五味子)。

咳而痰水如泉涌者,脾阳不运也(宜理中加砂、半、吴萸、茯苓)。咳症虽多,

总以阴、阳两法辨之即可。

喘而发热、身疼者,寒邪闭塞肺窍也(宜麻黄汤倍麻)。喘而不发热、

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气上腾也(宜潜阳丹)。喘而身大热,面赤

如硃,口不渴,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也(宜吴萸四逆汤)。

呕吐

呕吐水谷,尚欲饮冷者,热隔于中也(宜黄连生姜汤)。呕吐而欲饮

极热者,寒隔于中也(宜理中加吴萸)。呕吐身热头痛者,挟外感也(宜桂

枝汤倍生姜、加吴萸)。呕吐身大热而无外感,尚欲饮热者,脾阳外越也(宜

附子理中加吴萸)。凡吐症发热者多,因吐气机向外,故身亦发热,以身

不痛为据。

霍乱

腹痛吐、泻交加,而欲饮水者,热隔于中,阻其阴、阳交通之机

也(宜五苓加炒枝)。吐、泻交加而欲饮热者,寒隔于中,阻其阴、阳交

通之机也(宜理中汤)。

呃逆

呃逆来饮水即止者,胃火上冲也(宜大承气汤主之)。呃逆来而欲极

热饮者,阴邪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逆汤)。

痢症

痢症不拘赤、白,舌黄、脉有神者,燥热为病也(宜大黄木香汤)。

痢症红、白,脉无神而口不渴者,下焦阳衰,不能化下焦之精血也(宜

附子理中加小茴、安桂)。痢症红、白,身大热而渴饮极热,或不渴而舌青

滑者,元阳外越,而内无阳以化肠胃中之精血也(宜吴萸四逆汤)。若大

热、舌黄,饮冷不休,日数十次者,胃热极也(宜白虎汤加柴、葛)。痢疾

初起,发热身疼脉浮者,外感也(宜人参败毒散)。

头痛

头痛如裂,身无他苦,舌青、不渴,或身大热,或脉劲者,此皆

元阳外越,暴脱之候,切忌发散,法宜收纳(宜四逆汤,或潜阳丹)。头痛、

身热、颈、背强痛者,风寒袭于太阳也(宜桂枝汤)。六经各有头痛,须

按法治之,此不过明其危险者。

耳、目、口、鼻、唇、齿、喉

各部肿痛,或发热,或不发热,脉息有神,舌黄、饮冷,二便短

赤,精神饮食一切不衰者,气有馀之症也(宜清凉、升解、攻下,如小柴胡、

甘桔、白虎、凉膈、导赤之类)。各部肿痛,或发热,或不发热,脉息无神,

脉浮大而空,或坚劲如石,唇、口、舌青白,津液满口,喜极热汤,

二便自利,间有小便赤者,此皆为气不足之症,虽现肿痛火形,皆为

阴盛逼阳之的候。市医往往称为阴虚火旺,而用滋阴降火之药者极多,

试问有阴虚火旺,而反见津液满口,唇、舌青滑,脉息无神,二便自

利者乎?吾愿天下医生,切切不可见头治头,见肿治肿,凡遇一症,

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

心痛

心中气痛,面青、肢冷、舌滑、不渴者,寒邪直犯于心君,由君

火衰极也(宜四逆汤)。心中气痛,面赤、舌黄、欲饮冷者,热邪犯于心

包也(宜桅子大黄汤)。

胸、腹、胁、背、腰、肘、胯、膝,痛、肿

各部肿与痛,而不喜手按者,或发热,或不发热,恶寒喜热,舌

黄、便赤、脉息有神,乃为气血壅滞,皆有馀之候(宜活血、行气清凉之

品)。各部或肿或痛,而喜手按者,或发热,或不发热,舌青喜热饮,

二便清长,脉息无神,人困极者,乃阳衰不能运行,皆为不足之候(宜

温中、行气之品)。

二便病

二便不利,腹胀、烦躁、舌黄、饮冷,脉息有神者,乃阳邪闭结

也(宜清凉分利、攻下之品)。二便不利,腹不满,人安静,口不渴,喜卧,

脉息无神,舌青滑者,阴邪闭于下,由阳不足,不能化阴也(宜温补、

回阳之品)。

辨认脉法

气有馀:所现浮、洪、长、大、实、数、紧之类。(倘病现阴色不合

脉,舍脉从病)。

气不足:所现沉、迟、细、微、虚、短、涩之类(倘病现阳色不合脉,

舍脉从病)。

辨认诸症法

气有馀:所现脉息、声音、面色、饮食、起居,一切有神。

气不足:所现脉息、声音、面色、饮食、起居,一切无神。

辨认疮法

气有馀:所现红肿、高凸、痛甚、烦躁,人有神者,痈也。

气不足:所现皮色如常(慢)〔漫〕肿,不痛,人无神者,疽也。

辨认痘法

气有馀:所现痘色紫红,或夹斑疹,顶焦、唇红、便闭之类。

气不足:所现痘疮灰、陷、平塌、寒战、唇口青白、便利之类。

辨认一切阳虚证法

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二字,指水旺,水即血也。血盛则气衰,此阳虚之所由来也)。外虽现一切火症(此火名虚火,与实火有别。实火本客气入阳经,抑郁所致。虚火即阴气上僭,阴指水,气即水中先天之阳,故曰虚火。水气以下流为顺,上行为逆,实由君火太弱,不能镇纳,以致上僭而为病),近似实火,俱当以此法辨之,万无一失。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扶阳二字,包括上中下,如桂枝、参、芪,扶上之阳;姜、蔻、西砂,扶中之阳;天雄、附子、硫黄,扶下之阳)。然又有近似实火处,又当指陈。阳虚症,有面赤如硃而似实火者(元阳外越也,定有以上病情可凭),有脉极大劲如石者(元阳暴脱也,定有以上病情可凭),有身大热者(此条有三:一者元阳外越,身必不痛不渴,无外感可凭;一者产妇血骤虚,阳无所附;一者吐血伤阴,元气无依,吐则气机发外,元气亦因而发外也),有满口齿缝流血者(阳气虚不能统血,血盛故外越也),有气喘促、咳嗽痰涌者(肺为清虚之脏,着不得一毫阴气,今心肺之阳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阴气也。阴气指肾水肾火,此条言内伤),有大、小便不利者(阳不足以化阴也,定有以上病情可凭)。此处略具一二,再玩阳虚门问答便知。

【阐释】郑氏在本书序首即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又说:“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因此他才写作这《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两部著作。于“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所以他辨认一切阴虚阳虚症法,是积累前人成果,更参以自己临床数十年之经验所形成,颇为全面切当,而便于应用。本段所举阳虚病情,笔者多年临床考验,确信其真。凡有这类病情的几种,即用扶阳抑阴之药加减配伍施治,都能应手取效。凡没有这些病情可凭的火症,都是实火。但又有近似实火的阳虚症,如郑氏所举的面赤如硃等几种,外虽现一切火象,却不可误认为实火,必须细心辨认。只要有所举阳虚病情可凭,仍当用扶阳抑阴之药施治。

郑氏谓:天雄、附子、硫黄扶下之阳,是有特点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谓乌、附、天雄皆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以其皆同种而异名,同具辛、热气味而有毒,须制熟始可用,确为治下焦阳虚的要药。至硫黄亦大热纯阳,能补命门真火不足,龙绘堂《蠢子医》并谓:“硫黄原是火之精,一切湿热它能清。”但因其味酸有毒,一般少用以内服,惟张钖纯善用之,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十馀年间,用生硫黄治愈沉寒痼冷之病不胜计。盖硫黄原无毒,其毒即其热也,使少服不会觉热,即于人分毫无损,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论硫黄者,莫不谓其功胜桂、附,惟径用生者系愚之创见,而实由自家徐徐尝验,确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稳妥,然后敢以之治病。今邑中日服生硫黄者数百人,莫不饮食加多,身体强壮,皆愚为之引导也。”笔者亦常用硫黄为人治病,凡命门火衰,沉寒痼冷之症,用之特效,惟不用生者,需制熟而后用于汤药或丸药。其法以萝卜剜空,入硫黄在内,合定,放锅内煮二小时,去其臭气;或用豆腐同煮二小时亦可。患者刘××,食不下,饮水都吐,经检查为贲门癌,必须手术切除。笔者诊断为哽噎病,阳虚症状明显,命门火衰,即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入硫黄20 克至 30 克,服药三月而全愈,今已五年未复发,足证硫黄功用,尚可推广。

至于郑氏提到满口齿缝流血,系阳虚不能统血,血盛因而外越,亦属确见。笔者常本“齿属肾”之义,用四逆汤加上桂以治此等症候,而取得显著效果。

有气喘促、咳嗽痰涌者,郑氏指为心肺之阳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肾水肾火,确属经验有得之言。笔者对治此种病症,只要所吐系白泡沫痰或涎痰,略带咸味,气喘促,恶寒,投以附子理中汤加砂仁,无不应手辄效。

至大便不利,有如羊矢,一般都认为火大,郑氏指出有阳不化阴,亦即阴结。笔者师其意,而用附子理中汤合半硫丸加肉苁蓉、麻仁、杏仁取效。硫黄性大热,能补命门真火,推动阳气以疏利大肠,又佐半夏之降浊。故半硫丸向为治阴结之良剂。

辨认一切阴虚证法

凡阴虚之人,阳气自然必盛(阳气二字,指火旺。火旺则水亏,此阴虚之所由来也)。外虽现一切阴象,近似阳虚症,俱当以此法辨之,万无一失。阴虚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躁讠严语,或潮热盗汗,干咳无痰,饮水不休,六脉长大有力,种种病形,皆是阴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益阴以破阳(益阴二字,包括六阴在内,照上气血盛衰篇,论气有馀便是火一段,存阴、救阴、化阴、育阴诸方俱备,仔细揣摩,便知阴虚之道也)。然亦有近似阳虚者,历指数端。阴虚症,有脉伏不见,或细如丝,而若阳虚极者(热极则脉伏也,定有以上病形可凭),有四肢冷如冰,而若阳绝者(邪热内伏,而阳气不达于四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凭),有忽然吐泻,大汗如阳脱者(此热伏于中,逼出吐泻也,定有以上病形可凭),有欲言不能,而若气夺者(热痰上升蔽壅也,定有以上病情可凭)。此处不过具其一二,余于阴虚证作有问答数十条,反复推明,细玩便知。

按阴虚症皆缘火旺(火即气),火盛则伤血,此千古不易之理。后贤专以火立论,而阴虚症之真面目尽掩矣。仲景存阴、化阴、育阴、救阴之法俱废,无人识矣,今特证之。

【阐释】阴虚之人,由于气有馀,则火旺,故多水亏血衰,其所现病情,多与阳虚相反。阳虚之人,由于气不足不能统血,血行郁滞缓慢,体温常偏低。阴虚之人,水亏火旺,故体温常偏高而多有各种发热现象。临症凡见有所举阴虚病情的,用药即当益阴以抑阳。外虽现阴象,貌似阳虚,如郑氏所举的几种情况,只要有阴虚的各种病情,仍当按阴虚施治。

这两节提出阳虚阴虚辨证纲要,以后第二卷、第三卷各有数十条问答,详加论证,反复推明,最切实用。

36养命大穴

百会

一提二暖三安神,百病须向百会寻

太阳

太阳高悬令目明,去除头疾亦能行

风池

内风外风一并除,风池一穴锁头颅

大椎

通阳泄热解表证,大椎通络不需等

膻中

膻中调志理气兼,心胃同治中丹田

中脘

调胃止吐功能全,后天之本是中脘

气海

腹疾加之男女科,补气妙穴气海得

关元

关元交通先后天,灸摩延年不遥远

天枢

腑通便调积聚无,人身运转靠天枢

带脉

约束诸经胁肋外,妇科百病寻带脉

合谷

活血清热功效著,面口诸病用合谷

肺俞

喘咳热汗皆能除,肺脏诸病用肺俞

心俞

心病还需心俞医,神志病症亦能敌

肝俞

心情舒畅眼睛亮,肝病风动肝俞攘

脾俞

健脾化湿胃口开,脾俞统血止经带

肾俞

坚骨益智头发乌,阴阳同调用肾俞

大肠俞

调整肠腑大肠俞,通络调水皆能主

八髎

妇科圣穴是八髎,腰背疼痛保轻松

足三里

养生保健足三里,调理脾胃无人比

太冲

平肝降火用太冲,清窍助眠治眼红

涌泉

祛湿通络治失眠,引火归元用涌泉

神阙

神阙固精保下元,通经调水寿延年

内关

内关调胃止呕吐,呃逆心悸亦能主

三阴交

三阴交通肾脾肝,活血通经效不单

委中

腰背问题求委中,清热泻火去肿痛

四白

通络明目用四白,美白肌肤不需待

至阳

至阳通治胃心脑,引阴入阳没烦恼

命门

命门深处藏生机,温补肾阳精神提

腰阳关

通络止痛腰阳关,全身重量一穴端

太溪

滋补肾阴用太溪,镇静安眠堪称奇

血海

血海活血去疹风,养血调经温肢冷

半隆

丰隆化痰第一穴,通络开窍是一绝

阴陵泉

健运脾胃利水湿,阴陵亦去妇科疾

列缺

头项疾患寻列缺,疏风止咳解表邪

粱丘

健胃消食用梁丘,脾胃急病此穴救

人中

醒神开窍掐人中,调水通经治急痛

点穴治病歌诀

1、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矫正颈椎点太阳,头痛头晕帮大忙;再加风池和玉枕,失眠多梦也无妨。

2、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

颈4胸9一起上,矫正位置不能忘;喷嚏过敏从此消,一般不需药帮忙。

3、肩周炎等 .

肩膀酸痛是信号,左肩酸痛防心脏:右肩酸痛肝胆肠,常按胸椎即可防。

4、心脏病、高血压

调整胸2和胸3,心脏疾患可延缓;再加颈椎和曲池,血压异常可以治。

5、急性胃肠痉挛(疼痛)

点按胸椎6至9,委中中脘三里求;疼痛何需再用药,保你从此不用愁。

6、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大难,胸7—12要常按;百日功夫见成效,胰岛功能逐渐全。

(注:脊“三线”指棘突尖线(即督脉),两侧膀胱经线。)

8、延缓肾衰

腰椎按摩很重要,长期坚持防衰老;肾气充盈体健壮,活到百岁有何妨。

9、内脏功能紊乱

脊柱神经连内脏,发现问题找脊旁;只要位置一矫正,内脏功能可正常。

10、矫正骨盆治百病

骨盆移位莫小看,发生移位惹祸端;要想脊椎不错位,矫正骨盆最安全。

11、屈光不正等眼疾

近视眼睛不用烦,脊椎挑治很安全:只要坚持来治疗,去掉眼镜并不难。

12、膈肌痉挛

膈肌痉挛称“呃逆”,反复发作心静难;矫正脊椎点膈俞,指压少商即可停。

13、哮喘、气管炎

谈起哮喘气管炎,患了此病很可怜;坚持常按“肺三角”,再点鱼际疗效显。

(注:“肺三角”指大椎穴至两侧肺俞穴三点的连线。)

14、急性腰扭伤

点按鱼际慢转腰;疼痛即可顿时消;再加腰椎轻复位,疗效确实又可靠。

15、预防衰老

人老首先脊柱老,要想年青脊椎找;每天坚持做按摩,适当活动防衰老。

16、发热

头身发热关节酸,按摩颈椎可解烦;耳尖耳椎再放血,恢复体温谈何难。

17、急性肠胃炎

上吐下泻很寻常,按摩腰骶不能忘;再配三里止泻穴,症状再重也无妨。

18、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路最长,往往容易受损伤,按摩腰4至骶1,环跳三里不能忘。

19、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惹人烦,按摩腰骶最常见;曲骨关元三阴交,一起按摩显奇效。

(0)

相关推荐

  • 中医内科基础症状辨证口诀顺口溜

    [第一节发热]外感发热多证型,卫气营血要辨清,初期多为卫分证,邪犯肌表是病因.伤湿伤暑及伤燥,风寒风热辨分明,寒风即是麻黄证,风热桑菊饮用灵.祛暑解表得薷饮,除湿解表藿朴苓,伤燥桑杏汤可用,邪入气分病 ...

  • 治病捷法:认病捷要总诀提炼归纳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 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 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 ...

  • 治病捷法:认病捷要总诀提炼归纳!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 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 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 ...

  • 古医真传:认病捷法要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 发热身疼, ...

  • 郑钦安——认病捷要总诀

    钦安用药金针 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 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 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 ...

  • 认病捷要总诀

    Official Account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 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 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 ...

  • (1)认病捷要总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寒, ...

  • ​认病捷要总诀(郑钦安医理真传)

    ​认病捷要总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 ...

  • 古医真传:认病捷法要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 发热身疼, ...

  • 郑钦安---认病捷要总决

    钦安用药金针 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 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 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