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仙老师讲0-3岁玩耍与学习(上):不用你教!宝宝天生就会自学 | 孩子的4大学习法​

导语

0-3的宝宝怎么学习呢?是提前让他们学英语学数学背唐诗吗?这显然“不科学”了。因为宝宝的学习模式跟成年人完全不同,他们天生就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的玩,就是学习。

玩耍、运动、模仿、探索,宝宝的四大学习法,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呢?这一次,让我们先跟春仙老师来了解宝宝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吧。

宝宝靠自主运动学习运用身体

关于自主运动,我曾经专门跟大家讲过这个主题。孩子出生的第一个年头,我们允许他们运用自己的身体去翻身、坐起来、去爬、去站、去走路……这些运动都靠孩子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是孩子自发产生的运动,就是自主运动贴切的体现。

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有一种愿望,就是运用自己的身体,如果他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去发展这些运动的话,那他就学会了运用自己的身体,也就会很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每一根神经。

比如说当一个小孩子,一开始他在转头的时候,可能他的身体他的屁股全身都会跟着转过来,慢慢地,当他长大的时候,他只用头就可以转了。这样的发展是需要上百次,几个月的练习,调动全身很多肌肉的参与,才能够达到的。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只有靠宝宝自己不断的练习,不断的运动,才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这就是自主运动。

我想带过孩子的人都明白,孩子是停不下来的,他天生需要这样不断的运动,自主的运动。这样的自主运动也会带来自信心,一个孩子的自信,50%以上都来自于她三岁以前的自主运动,甚至这个比例还可以更高。

成人与孩子学习的不同

成人的学习模式:从头脑开始学习

我简单地画了一个图,大家可以看下孩子与成人学习模式的不同。

学习过华德福教育的很多妈妈都知道,我们经常从“人的三元”来看待学习模式。对于成人来说,学习方式是先思考,我们先懂得一个概念,知道一个知识;然后我们对这个知识可能有兴趣,有喜爱,这是我们的情感方面;如果我们喜欢就有可能去做,也可能不去做,这就到了意志。这是我们成人学习的方式:从思考,然后再到感受,然后再去行动。

成人与孩子的学习模式

孩子的学习模式:从身体开始学习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恰巧是相反的,他是从行动开始的,所有的婴幼儿都是先动他的身体,用身体运动去探索这个世界。

比如说孩子摸到桌子,这个桌子是玻璃做的,有点凉。尽管孩子没有办法说出来,但是他内在是有感受的。他这种感受次数多了,每一次摸到桌子都有这样的感受,慢慢地在他的头脑里面形成一个概念——桌子是凉的。这就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一种方式:体验——感受——概念。

可是大部分的人是没有意识的,我们经常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在孩子还没有体验之前,我们在语言上给他们一些概念和指令,效果往往不好。

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刚把大门打开,孩子就往门口跑,然后我们就在里面喊,“不要出去,那里不能走,你还没有换鞋,快回来!”可是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语言都没有起到作用。无论你喊多少遍,无论你说多少遍,孩子还是往外跑,还是不会换鞋。

我们有个朋友的宝宝最喜欢玩水,只要是洗澡时间,他在水龙头那里,就等着水流下来,把手伸进水里,触摸水,然后看着水流下来,再流走,即使浴盆放满了水,他还希望水龙头可以再流下水。朋友对这点忍无可忍,觉得浪费水,就跟他说“关了,关了,赶快把水龙头关了!”。但是积年累月,这样喊了很多遍也没有用,孩子并没有关掉水龙头,仍然沉浸在对水流的体验里。

因为孩子没有办法理解语言,不懂得什么是浪费,所以我们跟他的头脑去工作是无效的。只有在行为上面跟他工作才有作用。

这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模式,这是孩子一种认识世界的模式。所以各位朋友假如也遇到这些情况,就自己去把水龙头关上,甚至把水总闸关了,水龙头流不出水了,只有这样才会有作用。当孩子往外跑的时候,你的声音其实没有作用,那你直接把他抱回来就好了。只有用你的行为,用你的身体,用你的行动,才能够和孩子一起工作。

孩子就是用这种方式去认知世界的。他的身体运动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生的。他的情绪、他的感受,我们也不需要去做干预,我们不用思考、用认知影响他的感受,只是允许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成人更重要的是营造愉快安详的氛围,让孩子生活在一种平和安静有序的氛围当中,自然他的情绪就会比较好。

另外,所有的知识、观点,都是已经形成的、旧的,百度上一点,度娘就会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了解这些变得越来越容易了,而三岁以前的孩子,甚至六岁以前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发展身体,通过玩耍认识并运用自己的身体;需要允许他们的情绪得以流淌,拥有通透流淌的情感通道。而这些发展需要成人的支持,给他提供一个合适的人文环境。

孩子的玩耍就是学习

孩子的玩耍就是在认识这个世界,就是在学习,也是他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我们常常说自由玩耍,3岁前的孩子是怎么自由玩耍的呢?一方面表现在孩子从出生就开始的身体探索和各种运动,1岁之后,在走、跑、跳、蹦中玩耍,在探索周围世界中玩耍,爬楼梯、玩盘子、东摸西摸都是玩耍;另一方面,孩子们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来玩耍,看到成人在扫地、洗碗、玩手机、打电脑,孩子们都会将这些行为模仿出来,这也是孩子的玩耍方式之一。

外在模仿

前面说过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从意志情感到思考,也就是从身体运动、情绪感知到概念认知。但如果周围没有成人,没有榜样,没有可模仿的对象,这些学习是没有办法形成的。

两三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特别喜欢在家里帮忙。你扫地,他也要扫地;你浇水,他也要浇水;你做饭,他也要做饭。而且特别喜欢用大人用的那些锅碗瓢盆,成人用什么,他就喜欢用什么,这是行为上的模仿。

如果妈妈在说话的过程当中,语调经常地往上仰,比如“你吃了吗?什么、什么?”这一类往上扬的语调,在她孩子的语言当中也很容易出现此类预调。爸爸的姿态,比如走路的样子,站姿、手势等等,也会被孩子们模仿到。我们经常会说你走路和你爸好像,或者你说话的声音,跟你爸好像。这种“像”一部分是遗传,但更大程度上是孩子模仿来的。

内在模仿

孩子对成人内在姿态的模仿,比如成人心里想什么、情绪是开心的、忧愁的、愤怒的等等,孩子们也会模仿。

斯坦纳说,“孩子的心魂是生活在周围成人的心魂当中的,成人的心魂,将孩子的心魂包裹着。”所以成人内在的状态,会在孩子身体形成的过程中被孩子们吸收。

第一次课程里面我推荐了《天使在我家》这本书,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已经买了在看。《天使在我家》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人智学的老师。他在这本书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带宝宝需要自我成长,我们做的不好没关系,但是我们不断地在努力的过程当中,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礼物。

我们成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成人内在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我们怎么样对待他人的?这些都会被孩子模仿到,这是模仿神奇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孩子只会模仿真实的东西

模仿有一个条件,当我们成人做一些实际有用的工作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扫地,我们擦桌子,当我们人和心都在当下的时候,孩子更加容易模仿到。但有一些事情,孩子是没有办法去模仿的。比如我们看手机,玩电脑或者是看书,电脑里面的东西,孩子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他不知道你究竟在做什么,手机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孩子周围要做实际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做家务、烹饪,这些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一种活动。他的心智模式可以理解这些行为,身体可以模仿。当他玩的时候,他就把模仿到的东西玩出来,通过把他内在所模仿到的东西,或者是所感受到的东西,用他的行动去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吸收、消化、使用的过程。

孩子在探索中认识世界

另外一种玩耍就是对世界的一种探索,就像前面说的一个例子,孩子把水龙头打开,然后不断地把手伸到水当中,看着水流下、流走……他是在体验水的品质,体验水流下来的过程。

孩子喜欢把东西打到地上去,喜欢把一些东西弄出很大的声音,敲敲打打的,这些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他在认识这个世界,他通过声音或敲打,通过摔出去可以掉下来的状态认识物体的材质、轻重等等,这就是孩子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学习。所以我们说玩耍就是学习,玩耍就是一种自我教育。

有一次在班级里,家长们对孩子做客观观察,观察结束后家长们一起做分享。有一个妈妈的分享特别有意思,她说她观察到玩具架上面有一个木头小桶,孩子在玩的过程当中,就推着那个小木桶,一直推到了架子的尽头,木桶掉下去了,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在家里或者说是婆婆在带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会大声地喊:“嗨,你又把那个东西弄掉下去了,把地板打坏了,快把它捡起来……”

但这次,这位妈妈没有做任何身体和语言上的反应,只是继续静静地看着。她发现,孩子趴到地上去寻找掉下来的小桶,等他找到之后,把桶拿起来,继续放在架子上,然后接着又把桶推到了尽头,又掉了下去……他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直到他最后满意了,对这个体验觉得足够了,他就停止了这样的行为,去玩别的了。所以我们发现孩子就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这样的一些玩耍,去来了解物品的一些品质,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怎么运作运转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通过自主运动来认识他的身体。通过模仿,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学习。在自由玩耍的过程当中,孩子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我们必须要去学习,必须要去了解孩子学习和玩耍的意义。然后我们才可以hold得住自己,不会在不恰当的时间去干预,而是给予孩子恰当的机会、合适的时间,去发展他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

下期预告

(0)

相关推荐

  • 你对婴幼儿游泳不离不弃,它还你意外惊喜

    众所周知,关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有人说忍耐力,有人说是爱,有人说慈悲,这些似乎都对.但是要我来说,坚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大家必有但又十分难得的 ...

  • 一组关于游泳的调查数据,道出了婴幼儿游泳的必要

    曾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游泳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游泳可以推动50%的血液流动,挤压50%以上的血管,让超过50%的肌肉参与运动,不过这类数据还是偏少,而Speedo对超过5000名 ...

  • 为什么宝宝抱着才肯睡,一放下就醒?该如何改善?

    "为什么我家的宝宝,总喜欢抱着睡觉,一放下就醒?"成为很多宝妈聊天时的焦点话题.一放下就醒,有什么方法可以改正呢?这样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还会让大人休息不好. 有宝宝后,很 ...

  • 让宝宝从小开启游泳,一生都会“泳”往直前

    作为夏季最火的宝宝活动方式,游泳得到了绝大部分家长和孩子的喜爱,除了能够降温解暑之外,还能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为孩子的成长发育提供很大的好处,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从游泳还能获得一项能力,就是&qu ...

  • 夏天宝宝游泳真是太惬意了,还能收获健康和快乐

    若问夏天最惬意的事是什么,游泳肯定是标准答案之一,毕竟夏天炎热难耐,游泳带来的清凉.舒爽,是什么都不能比,而且还能锻炼身体.收获快乐,这也是为什么夏天家长都愿意带自己的孩子去游泳. 运动对婴幼儿成长的 ...

  • 夏天带孩子坚持游泳运动,让宝宝健康起来

    众所周知,夏天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游泳,不过公共泳池并不适合婴幼儿群体,去婴儿游泳馆就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期,对孩子的各项能力启蒙有重大作用,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家长们是要坚持带孩子 ...

  • 宝宝游泳不在于快、正规、时间长,只在于是否坚持

    在带宝宝游泳这件事上,家长们的期盼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只是把带宝宝游泳看成是洗澡.游玩的机会,有的家长希望宝宝能真正地学会游泳.自救,而在中国婴游网看来,带宝宝游泳是锻炼的机会,通过运动刺激身体各项发 ...

  • 爱的初体验——婴儿游泳,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最近几年,大部分的宝宝在医院出生后,医生都会建议宝宝参加游泳,有部分家长就不解,为什么宝宝才出生不久就要游泳呢?甚至有家长怀疑是医院故意多收钱的项目,加上最近有关婴儿游泳的新闻,让家长对婴儿游泳抱有怀 ...

  • 别总以忙为借口不带孩子游泳,错过了就很难回去了

    经常有家长以忙为理由不带孩子,说自己平时上班时间多还要加班,下班了也太累了,没时间带孩子,亲子时间就显得十分珍贵,而这里边大部分都是以宝爸为主,虽然生活是可以找各种理由去应付的,但是育儿这件事是应付不 ...

  • 才坚持带宝宝游泳半年,就看到了孩子的巨变

    在带宝宝游泳这件事上,大部分家长都是积极的,但是对宝宝游泳的变化认同却不一样,有些家长觉得带宝宝游泳就是玩水和泡澡的,有些家长则说孩子的身体真的变好了,其中不少是在孩子游泳坚持半年后,发现了孩子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