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五猖》七十题问答(一)
《跳五猖》七十题问答
茆耕茹
微信版第847期
编者按:“跳五猖”是古代胥河两岸人民为纪念西汉张渤治水功绩而创设的一种祭仪。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帮助人们对这一非遗项目的理解,我市研究“跳五猖”学者茆耕茹先生专门撰写了《<跳五猖>七十题问答》,现分期予以刊载。
1、什么叫跳五猖?
答:跳五猖是对古代西汉治水英雄张渤的纪念,而产生、传承下来的一种祭祀仪式。通过这一祭祀的举行,以祈达到禳灾佑安的目的。
2、过去这里祭祀张渤,也有过跳五猖吗?
答:这一问题,难以说清。有关张渤的记载,至宋尤多。及至民国,祭祀张渤的会、庙,已遍及今日华东、华南各地。但所见文献志书,碑刻笔记,都不见有“跳五猖”三字的提及。在纪念张渤祖庭所在地的安徽广德县(含郎溪县)有关志书中也是如此。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平(郎溪)县志》无载。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平存稿》,也只有“五猖”“五猖会”,亦未提及跳五猖。光绪《广德州志》,以及民国《广德县志稿》亦无载。
1990年3月9日采访郎溪县北庄周际奎(1911-2013年)老人,也只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以前的情况,我们也搞不清楚了。”因跳五猖从无文字记载,这或正是历代文献无载的原因。所以今日若需说出其以前跳猖的年代,确是有困难的。
3、今天为什么还有跳五猖的表演?
答:这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心理所决定的。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基层的百姓生活艰难,信神、造神,把求神佑安,看成是祛灾驱瘟的一种手段。广德、郎溪自宋而后,又一直水患严重,故张渤治水献身传闻的精神,便一直与这里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日科学倡明,时代进步,当年祀张治水的手段,实已为人们依靠自身,根治了这一千年的水患。过去祀张求安的手段,已成为学习张渤献身治水的精神象征。跳五猖虽是过去纪念张渤的仪式,作为一种古代文化中“非遗”传承的形态,无疑是正面的,应有积极意义的。
答:胥河南岸村民称五位猖神等,都是张渤的麾下。按跳猖庙外设坛(场)驱祟消灾的仪规,必有主神张渤亲临。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庙内主神张渤的神像是泥土雕塑,高大沉重,供于神龛。若此时移至外坛,搬动十分不便,更易有损。便另置一抬刹,刹上有张渤及其麾下众神祇,也包括五位猖神在内,抬置坛口南向,以补外坛仪式演跳中张渤的缺位。虽如此,这样的场中演跳在具像上,仍不见张渤的形象,只见有五位猖神等。这或可能是认为此仪只为五位猖神在演跳的主要原因。但仪规认定,仪式中只要有抬刹的出现,便可视为张渤率众即已临坛指挥。
5、抬刹上张渤的麾下,还有哪些神众哩?
答:北庄的抬刹高约80公分,下宽约50公分,极似一棉桃形状。平时置在一大抬椅上,供于庙内张渤神像的神龛内。外坛演跳或游乡,均需四人连椅抬起行走,故称“抬刹”。刹上共有数十余小神像,分五层缀附其上。(图1)最上一层,中为南宫祠山大帝张渤(紫红脸),左右为掌扇二宫女。二宫女旁,左为执印,右为执书二仙官。第二层中间供祠山帝牌位,两边有中军、元帅、将军各三神将。第二层中间稍下,有一状异者,手捧宝盒,內盛宝物,称“波斯(人)进宝”。第三层为祠山帝之五子四女。第四层为痧花娘娘、花娘娘、眼神娘娘、送子娘娘、监生娘娘。第五层中立者是中央猖神,右为东、南两猖及道士、判官,左为西、北两猖及和尚、土地。抬刹上张渤神谱系列的神祇,都是依托抬刹同临外坛或游乡,这就能够得到众多信奉者的青睐和心理上的满足。
6、一般五猖庙里的抬刹,都是一样的吗?
答:胥河两岸的五猖庙中,无论有无跳猖的仪式,为跳猖或游乡的需要,一般都有抬刹。但刹的形状或为棉桃形或为方形,大小也不相同。上缀的神祇类别、数目,也各有不同,其功能都是为显示张渤的存在。游乡时抬刹又必须先行开路,以示张渤驱瘟降福的勇猛与成功。但北庄抬刹上的祠山神谱之众神祇,与他庙中天官神将不同,已大大地世俗化了。
7、抬刹是否还有过别的功能哩?
答:抬刹在这里,历史上还有过另外一种功能。灾难深重的人家,或家中有人长年病重难愈,或常遇不测凶险,这一人家或会许愿发誓,由家中一人或寻找另一人替代受难者。背着形置与抬刹相同,却略比抬刹较小称“顶刹”的随着神队游乡,以赎前世罪孽,祈求免灾。此习1949年稍前,即以废止。
8、张渤是何许人?
答: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说:“名渤,姓张。本前汉吴兴郡(今浙江湖州地)乌程县(浙江吴兴县南)横山人。”初在吴兴县(湖州府属)顺灵乡,“导通流,欲抵广德县”。清·黄斐然《集说诠真》对张渤的籍贯另增有一说,称张渤是武陵龙阳人(明清时属湖南常德府)。
对张渤的治水,有人说:张渤是大禹治水时的助手。又说大禹治水的助手是其父张秉。因其有功,其子张渤被封为神。若说张渤本人或其父张秉佐禹治水,一为夏代,一为西汉,两者相隔约一千三百余年,时间上是不吻合的。如说张渤与大禹有血缘关系。《史记》“夏本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南宋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三·晋人字”有:“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孤星,赐姓张氏。”故说渤祖与禹,都为黄帝后裔,是有证据的。
9、那么张渤的先世也治过洪水,是这样吗?
答:是的。上题所举《史记》《通志二十略》文录,便是渤为黄帝后裔的明证。黄帝后裔尧、舜、禹,都治过洪水。渤之祖少昊氏(也称少皞氏),当年率部也在今山西省和山东省境内,有过几代人治水的动人传闻。所以,《江宁府志》也称张渤“先世佐禹治水有功”。
10、张渤当年治水的情况是怎样的?
答:《能改斋漫录》简略有记。张渤治水始于浙江吴兴县(湖州府属)的顺灵乡,欲抵广德县。这一记载看只是一句话,如查阅这一地域的地理环境,便可知工程之浩大与艰难。仅就广德一地而言,《广德州志》卷四有文载:县境主河桐汭之水,再加上徽州、江宁、广德诸溪之水的汇入,因南部天目山的阻隔,一次泛滥即可灌满广德境内和邻近的石臼、固城、丹阳三湖。其水凶猛的状态,受害的邻域近县,无人不为之畏惧。如此巨大的水患,当时的人力是无法抵挡的。而《漫录》所记,张渤正是欲引广德之水,自荆溪(江苏宜兴县荆南山得名),上承水阳江,绕道由东而入太湖,这是何等的感人。
江苏南部祀张传闻也较久远,仅以无锡为例,该地民间久传当年张渤率众凿山通湖,感动上苍,化为“猪婆龙”,用嘴拱开犊山之阻隔,蠡湖和太湖始水流畅通,无锡方成为鱼米之乡。直到民国年间,广德钱文选在他编纂的《祠山小志》“新征诗文”中,还记有无锡女诗人吴涵芬歌颂张渤的诗一首。诗下注有:“无锡亦立庙奉祀其(张渤)额,曰照荫庵,香火甚盛。”
至今苏南的高淳、江宁、溧水、溧阳、宜兴之乡镇,皖东南的广德、郎溪,以及浙北的湖州、长兴等地,对张渤治水的祭祀活动,民间仍是兴盛不衰。
11、张渤治水,有过哪些传说?
答:张渤治水的传闻较多。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能改斋漫录》所载:渤自长兴荆溪,疏凿河渎。与夫人议定每送饭工地,鸣鼓三响渤即至。有一次因鼓有遗食为乌啄鼓响而渤至,因未见夫人送饷(送食称送饷),便返开河工地。后夫人送饷敲响鼓,渤以为乌啄而不至。于是夫人至工地,见渤为大豬,“驱役阴兵,开凿河渎”。渤见夫人未及变形,遂此耻之,不与夫人相见,河渎之功遂息。这一传闻,在民间流传中又衍化出多种版本。如《江宁府志》载:张渤“尝疏圣湖中江至于胥河。具神术,幻豕(豬)百余,驼土搰泥,人莫能测。”显然这是前闻的传说在民间相对稳定后,为夸张加显张渤治水的本领和功绩,以及强调团队的力量而产生。正如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所言:“变异是对类型文化的适应性的生态调整”。
答:有。禹治水的神话也很多,试举与张渤治水有关的二则:1、晋·王嘉《拾遗记》卷二文载:“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持火把)而进。有兽状如豕(豬),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行吠(且行且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着玄衣”。2、《汉书》“武帝记”颜师古注引《淮南子》文载:“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化为熊。谓塗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踏)石,误中鼓,塗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北,又名嵩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等。
13、张渤治水传闻,是禹治水传闻的简单翻版吗?
答:还不能这么说。时空不同,社会人文的背景也有别。两则神话都是以各自治水的结果为依据的。禹治水遇豕(豬)犬相救,后又化为熊,是为治水的成功彰显其德。张渤变豨(大豬)治水,竟是“河渎之功未遂”,这反而令人增加了几分悲壮的色彩,给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禹治水中遇豕(豬)犬,化为熊的情节,渤之传闻中虽有借鉴使用,给人的感受仍然不同。但两人不畏艰难的治水精神,都具有同等的重大意义。
14、熊在今人的印象中,是力量的象征。而豬只是农耕社会里,人们饲养的家畜之一。说张渤变豨(大豬)治水,是否会有贬低他的意思?
答:这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古代牛、马、羊、豕(豬)、鸡、犬六畜,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不可分,而豬的本性就是憨厚有力。“家”字的写法就是宝盖头“宀”,下面加个“豕”( 豬)字。一个部落或一个群体或一个家庭,汉人中又习以养豬的多少,以示财富的多寡。况,张渤先人禹治洪水,就有豕(豬)犬相救的先闻。张渤在面对浩大艰难的开挖河道中,因有先人治水遇豕(豬)犬相救呈现的先兆,张渤以身幻豨(大豬),便也是言之有据了。
15、五猖馆(庙)中供奉的张渤塑像,为什么脸是褐黑色的?
答:褐黑色的使用较晚,到了元代才被作为一种绘画的材料。1990年3月9日本人初去北庄村调研跳五猖时,曾见该庙(馆)陈旧的抬刹上,最上层的中央却有两个神像,都被称作是祠山帝张渤。一像脸如今人,另一像却为褐色脸膛,问其原因无人能予回答。后在采访此抬刹的制作者陈益诚时,陈却回答褐黑色脸膛的也是祠山帝张渤,是治水幻豕(豬)时的变相,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
16、古人笔记和一些地方志书中,有过哪些张渤传闻的记载?
明清至民国,张渤信仰仍不断散见于诸文献。如《明会典》《祠山事要指掌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明史》“礼志”、《历代神仙通鉴》《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志”、《通俗典》《陔余丛考》《铸鼎余闻》《集说诠真》等,甚于当年在华的美国美以美会全国书报部也出版了李干忱的《破除迷信全书》(1929年版)书中记载了当年张渤生辰,上海信众“总有成千累万的人”去江湾张王庙祝贺。
张渤治水的事迹和传闻,太湖西域的浙北、苏南、皖东南的府、州、县志,包括张渤夫人李氏的浙江籍地,几乎都有载录。但内容涉及之广,记载、考订之翔实,且载录的时间相对较早,要数《祠山事要指掌集》之明代增刻本《祠山志》了。
17、为什么千年余间,张渤信仰的传闻不断,原因是什么?
答 原因有三:1、千余年间水患频仍之地,人们一直在洪水的梦魇中生活,却一直摆脱不了洪水带来的深重灾难。现实中无法解脱,只能求助于精神上的慰藉。张渤治水献身的精神和一些感人的传说,便是这一地域人们精神上的重要寄托。2、张渤逝后,历代帝王的封谥越封越大。明太祖定鼎金陵(南京)后,“明祖鸡鸣山十庙,独不废此祀”(《陔余丛考》卷三五),“岁时遣官致祭”(《祠山志》卷六)。这些,既在客观上鼓励了张渤的治水精神,也感召了地方官员、士人的介入。而道、释两教的参与,又辅推这这一信仰的传播。3、南宋而至民国,各地张渤祠庙的建立,也有力地推助着对张渤的信仰。南宋临安(杭州)张渤的行宫、行祠,即多达七处,无不香火供奉。正因为以上诸原因,张渤千余年间的信仰,才能传承有序,未能予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