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玉和林黛玉有无关系?

关于小红的几个片段

文/王又清

一、名字太像了吧

林红玉、林黛玉,同姓,红色的玉,黑色的玉,还有比这更像姐妹的名字吗?若说红玉和黛玉没有关系,只是曹公信手拈来的两个名字,谁信?曹公的笔力,连甄士隐的家人霍启、贾政的清客相公单聘仁、贾芸的母舅卜世仁这些出场不多的小人物的名字都饱含深意,难道会给第一女主和花费了大量笔墨的女配随便取个差不多的名字?

二、林红玉为什么只是一个三等丫头

红玉是荣府管家林之孝的女儿, 以往的红学家,总觉得以林之孝在荣府的地位,他的女儿在怡红院做个三等丫头,连贾宝玉的面都难得见到,“眼见的事一点儿不得作”,好不容易瞅准机会在宝玉面前显了回脸,还被秋纹和碧痕打击得灰心丧气,应该是曹雪芹写书时的疏忽,一时忘记了小红的出身。对此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这应该是曹公有意这么写的,更突出林之孝特别是林红玉的与众不同。

林之孝是荣府世代旧仆,管着荣府各处房田事务,由书中得来的印象,居然是少有的一个正派人物,而且有能力,头脑清醒。这在第七十二回林之孝和贾琏的对话可以看出来。林之孝先是表达了对贾雨村的鄙夷,然后建议放出一些奴仆,以改善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最后提醒贾琏旺儿家的小子吃酒赌钱不成器,不要把彩霞配给他“虽然都是奴才们,到底是一辈子的事……何苦来白糟蹋一个人。”小红的妈林之孝家的,形象倒不是很正面,收受秦显家的贿赂,把秦显家的安插到小厨房,结果还是一场空。这个家庭的结构倒是很像《傲慢与偏见》的班纳特一家,聪明伶俐的女儿,正直能干的父亲,庸俗可笑的母亲。

我们看到,袭人、晴雯这些大丫头,都是十岁以前就进府做丫头的,而红玉则是十六岁的大姑娘才进园子的。当袭人、晴雯几岁的小女孩就做奴仆服侍人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呢?她应该是在父母身边享受快乐的童年,不排除还有小丫头服侍她。我们可以参见第六回刘姥姥去周瑞家里,周瑞家里是有雇的小丫头的,林之孝在贾府的地位明显不比周瑞低,应该也是雇了人的。

林之孝两口子是见识过贾府姨娘的悲哀生活的,也是不大看得起姨娘的,他们根本不想自己的女儿做姨娘。所以,他们把女儿娇生惯养到十六岁才照着家生子的规矩放到园子里做些粗活,不过是走个过场,以他们的地位,求主子脱了女儿的奴籍,许配个平民,做个堂堂正正的正头夫妻应该是没问题的。就像周瑞的女儿,论理也是家生子,嫁的是古董商人冷子兴。可惜小姑娘红玉一时没能体会父母的苦心,见到宝玉还是想凭着自己的几分容貌往姨娘位子上爬,这也难怪,人年轻时谁不虚荣呢。好在刚刚开始行动,就被迎头泼了瓢凉水,彻底地冷了心。幸好小红不是个钻牛角尖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工作换到了更核心的管家婆王熙凤处,婚姻对象则锁定了本家另一个二爷——贾芸。

黛玉是来还泪的,无论如何,她注定只能爱宝玉一人,而红玉不同,她可以自由选择,尽管宝玉在跟她说了一次话以后已经留心上了她,她却已经改弦易辙,另起炉灶了。

三、红玉识字吗

红楼中的丫头多是不识字的,袭人、晴雯、麝月应该都不识字,那么,小红识字吗?书中没有明说。第二十六回,小丫头佳蕙从林黛玉处得了赏钱,交给林红玉收着。难道不要记个账么?我想应该要的。紧接着,又有小丫头拿着些花样子并两张纸,说是大丫头交代下来的,让小红描花样子。描花样子用得着笔,我总想着应该也可以用笔写字的。而且小红初次出场与贾芸相见,便是在贾宝玉的外书房,一个在外书房走动的丫头,识字的可能性要比只在卧室、澡堂工作的丫头大多了。

四、红玉说的话像谁说的

多愁多病,喜散不喜聚。

还是在二十六回,这一大段文字,我们看着这人眼熟吗?这不是公然一个“喜散不喜聚”的林黛玉吗?

佳蕙道:“你这一程子心里到底觉怎么样?依我说,你竟家去住两日,请一个大夫来瞧瞧,吃两剂药就好了。”红玉道:“哪里的话,好好的家去作什么!”佳蕙道:“我想起来了,林姑娘生得弱,时常她吃药,你就和她要些来吃,也是一样。”红玉道:“胡说!药也是混吃的?”佳蕙道:“你这也不是个长法儿,又懒吃懒喝的,终久怎么样?”红玉道:“怕什么,还不如早些儿死了倒干净!”佳蕙道:“好好的,怎么说这些话?”红玉道:“你哪里知道我心里的事!”

红玉道:“也不犯着气她们。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

第三十一回,关于林黛玉喜散不喜聚的文字: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个道理,他她说,“人有聚就有,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

牙尖嘴利,说话不饶人。

第八回里,林黛玉不忿李嬷嬷管教,撺掇宝玉使性子喝酒,那个牙尖嘴利的。

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也素知黛玉的,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着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杯,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知。”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姑娘,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呢!”宝钗也忍不 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第二十六回里大家津津乐道小红向王熙凤汇报时的奶奶经,我却觉得之前小红和晴雯几个大丫头的拌嘴更体现小红的嘴上功夫。毕竟奶奶经只须口角便利,而与人拌嘴则需要心思活络,随机应变。小红的反应快,应答灵敏,真可以和黛玉媲美。

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你只是疯罢!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红玉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再浇罢。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碧痕道:“茶炉子呢?”红玉道:“今儿不该我爖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绮霰道:“你听听她的嘴!你们别说了,让她逛去罢。”红玉道:“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有。二奶奶才使唤我说话取东西去的。”说着将荷包举给她们看,方没言语了,大家分路走开。

五、既有黛玉,何又有红玉

黛玉是作者最爱的人物,寄托了作者最多的感情。然而,既然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黛玉本就是来还泪的,如何能逃脱得了悲剧的结局呢?或者是作者不忍,安排了红玉作为黛玉红尘俗世中的化身,以自身不俗的能力,积极进取,出人头地,和另一个俗世中积极进取的二爷——贾芸一起,争取到了红楼中最为幸福的人生。也许,作者是希望他最爱的黛玉和宝玉活在红玉和贾芸身上吧。

山东红迷学刊

sdhmxk07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