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戴圣

古诗词文欣赏推荐搜索

左丘明
公羊高
谷梁赤
戴圣

礼记·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戴圣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佚名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注释 

①晋献公:晋国国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妾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出外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献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饲犬,犬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申生自缢。公子重耳、夷吾也被牵连,为避祸而出逃。
②重耳:申生异母弟,即晋文公。
③盍(hé):通“何”,何不。
④安:安逸,安适,舒服。
⑤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⑥辞:辞别,诀别。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⑦伯氏:对狐突的敬称。念:记住。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⑧爱其死:吝惜其死。
⑨子:君之子,指骊姬之子奚齐,时年六岁。国家多难:申生预料死后,其弟兄将因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伯氏”二句:是两个相关的假设句。不出:狐突劝申生出逃,申生没有听从,狐突在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就推托有病,在家不出。图吾君:为吾君图。图,谋划,策划。赐:恩惠。稽首:叩头到地,最恭敬的跪拜礼。恭:申生的谥号。“恭”是敬顺事上的意思。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仍然顺从而自杀,所以谥“恭”。

译文

晋献公想要杀掉他的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告诉申生说:“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对父亲说呢?”太子说:“不行。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我说出来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父亲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国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我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忠告,以至于只有去死。我不敢贪生怕死。虽然如此,但我们国君年纪老了,爱子年纪又小。国家有许多忧患, 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 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 甘愿去死。”申生再拜叩头行礼, 接着自尽身亡。因此, 人们送他溢号称“恭世子”。

赏析 

太子申生在父王欲杀自己时,既不愿对父王表露心迹,又不愿逃走,最后自尽以成孝道。这事在古代儒生看来可歌可泣,值得赞美,但在今天看来,自尽并非最好的选择。

杀身以成仁,为了某种理想和价值追求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本身的确值得赞颂。它体现了人类超越肉体生命的一种追求,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深刻领悟:肉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肉体本身,更在于它与某种精神意义的联系。换句话说,活着应当有意义和价值——一不管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申生所看重的是人伦纲常中的孝道。他的角色定位是儿子,是本可以继承王位的特殊的儿子——太子。他由此而来的职责和义务是无条件地服从父亲和国君,不能有超越角色和职责义务的言行举止。对此,他有高度的意识和自觉性,所以不惜生命的代价、来换取他所笃信的价值和理想。对于他来说,可谓是生命诚可贵,孝道价更高。若为孝道故,生命可以抛。

如今恐怕很少有人会这样去做,因为我们不仅看重生命本身,价值取向已全然不同。我们也可以做到献出生命,但不会为孝也无论是父母还是别的什么人,我们可以尊重他们,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出现意见分歧,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即使到了矛盾不可调和的地步,也完全没有交出生命的必要。传统孝道的大部分内涵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根据,除了敬重长辈之外,所剩无几。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评析 

这篇150字的短文,没有议论,没有说教,甚至没有一句客观的描述和抒情的词语,有的只是一段对话,一段独白,完全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它却写得委婉曲折,血泪交织,十分动情。

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使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能继承君位就诬陷太子,说太子要谋杀其父献公,献公轻信骊姬,逼迫太子申生自尽。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既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扬君父之过,终于含冤自杀。文章头一句“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开始就造成一种恐怖、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气氛。骊姬因阴谋得逞而偷着乐的得意神情,老而昏聩的献公要杀亲子的愤怒与沉痛,尽在不言中。而申生众多的兄弟们,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亲者,仇者又会有什么反应?申生自己有什么反应?都令读者产生悬念。然而被杀者申生却坦然自若,从容面对死亡。作者把残酷的环境与申生坦然的心境加以强烈地对比,并在对比的反差中,揭示人物的忠孝之心,塑造人物的形象。先是重耳与申生的对话。申生对重耳的“盍言”、“盍行”的回答,一不辩白,是怕伤老父的心;二不出走,是怕扬父之过。一般情况下的忠孝,不会引人注目;儿子蒙受亲生父亲的冤屈,能无怨无恨,从容就死,就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申生与重耳的对话,表现了申生尽忠尽孝于生前;那么,申生派人代表他与老师狐突的诀别辞,乃是尽忠孝于身后。“伯氏”二句,表明申生在临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君国,想的还是在自己死后贤士大夫如何帮助君上治国安邦。“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这十个字,既表现了他临死前的清醒认识,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患以及对老父、幼弟的深切关爱。饱含感情,一字一泪。这种愚忠愚孝,今天看来,过于迂腐,未免可笑,但此文之所以催人泪下,似乎也正在于一个“愚”字。

(0)

相关推荐

  • 屌丝逆袭记(二)

    不白之冤 后来,爸爸又打到骊戎国去了.骊戎国跟翟国一样,哪是我爸爸的对手啊!国君如法炮制,赶忙将最美丽的两个女儿送给我爸爸了.刚才跟你说过了,国君是可以有三妻四妾的.你知道骊姬?对,那是大的那个,她比 ...

  • 「另类春秋史6」他非要娶个外国妞儿,结果诸子逃亡、国家大乱

    公元前678年,姬仇一脉的晋国被同族曲沃武公夺取,晋国从此落入曲沃一系之手,曲沃武公实现了该家族三代人的心愿.以下克上,以庶代嫡,是新晋国不能掩盖的标签,世人不禁要问,靠非法手段夺取的社稷又能维持多久 ...

  • 一代妖姬、宫斗的鼻祖骊姬:这个女人着实有些不简单

    <列女传>中的故事,基本都是按"共性"归类,其中,有一类就有妲己.褒姒二人. 这两人可是史上有名的"红颜祸水",似乎国君变得不务正业都是因她们而起的 ...

  • 称霸春秋的齐桓公,他们一家有多么奇葩?故事情节堪比现代伦理剧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甚至在圣人孔子的眼中,齐桓公是一个伟大的霸王. 孔子:"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 就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但是也掩盖不了齐 ...

  • 中国故事——申生之死

    <中国故事>作者,余东海,现已完成先秦部分.作者精选出一系列具有历史现实意义和文化道德价值的故事,每个故事分"故事概要"."经史依据"." ...

  • 《礼记·公子重耳对秦客》戴圣

    公子重耳对秦客 戴圣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 ...

  • 《礼记·公子重耳对秦客》

    戴圣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 ...

  • 《公子重耳对秦客》原文及译文

    公子重耳由于受骊姬的陷害,在晋献公在世时流亡国外.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无主,秦穆公派使者到重耳处吊唁,并试探他是否有乘机夺位的意思.重耳和子犯摸不清穆公的真实意图,怕授人话柄,于己不利,于 ...

  • 公子重耳对秦客 佚名 〔先秦〕

    古风藏书·古文观止·卷三·周文·二十 (古诗文网) 公子重耳对秦客 (选自<礼记·檀弓> 佚名 [先秦]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 ...

  • 古文观止54: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献公之丧(sàng),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chóng)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yǎn)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1 ...

  • 《春秋·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全文,翻译赏析

    -----磨难是一笔财富 [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2),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3),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qu ...

  • 倒霉富公子—重耳的流浪生活

    春 秋 战 国 上文我们说到,使晋国走上强国之路的是晋献公,那么,开创晋国霸业的就是文公了.晋文公的一生波澜起伏,本是出身王室公族,大富大贵的命,结果老爹娶了个不省心的后妈,自己成了个丧家犬:不仅老爹 ...

  • 晋公子重耳请求秦穆公助他返国,秦穆公:除非你娶了这个女人

    字:晋公子 说明:本文涉及的史实,<左传>.<史记>的记载同<国语>多有冲突.<国语>所载虽然貌似详尽,但疏漏抵牾之处实多,故本文的讲述以<左传& ...

  •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

    话说公子重耳怪狐偃用计去齐,夺魏犨之戈以刺偃,偃急忙下车走避,重耳亦跳下车挺戈逐之.赵衰.臼季.狐射姑.介子推等,一齐下车解劝.重耳投戟于地,恨恨不已.狐偃叩首请罪曰:"杀偃以成公子,偃死愈 ...

  • 《趣话五千年》第34回 遭诬告申生在内亡,遁他乡重耳逃外生

    上文书说到,晋国出现大事故,导致了一场差点灭种亡国的祸事发生.究竟是何事呢,原来出在晋献公身上. 晋献公是晋武公之子,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