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 | 铭记课改初衷,远离“新形式主义”
【首说明】
1.自2017年12月4日起,本公众号重组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将陆续为大家奉献出他们(小火慢炖,精心烹制)的地理营养快餐。
2.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希望大家能在文后留言互动并转发推广。
铭记课改初衷,远离“新形式主义”
纵观近十年的教育现状,可谓是缔造教育神话、创造教育奇迹的时代。课改名校比比皆是,课改模式遍地开花。然而,对于课改的是非成败,一直褒贬不一。引用聂老师的话:如果说课改不好,那是因为还没有把它做到最好。成功的课改的副产品不仅仅是节节攀升的高考成绩,更是学生的满意,家长的放心,社会的认可。中国高铁经历了仿制—吸收—消化—创新模式的演变。课改类似,也在经历着模仿—吸收—内化—否定之否定历程。目前的课改已经走过了模仿,吸收阶段,如何过渡到更高级的内化和否定之否定阶段呢?铭记课改初衷,远离新形式主义。
一、铭记课改初衷
走得再远不能忘了初衷。忘了初衷,会迷失方向,会动力不足。从治国安邦的角度上讲,很多大学生因不会沟通,表达,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而无法就业,显然课改是治疗这一问题一味良药。从学校角度上讲,为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为了学生课堂上能找到快乐,考场上能找到自信。课改不为高考,但要赢得高考。如果影响了高考成绩那就是假课改,虚课改。赶时髦,走形式,作秀课都是不可取的,过程热热闹闹,结果可能就凄凄惨惨了。
二、 “满堂灌”不好,“满堂转”,“满堂看”可好?
十年课改刚刚送走了“满堂灌”,已经变味的 “满堂转”“满堂看”课堂又大行其道。有的老师上课全程基本上都是走走转转看看,似乎只有这样这才是课改。真的是这样吗?由于时空限制,学生信息的获的渠道有限,多为静态死板的课外资料。老师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资源库,如果因为课改,限制老师讲课,学生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知识习得渠道,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满堂灌”不好,“满堂转”,“满堂看”也不可取。什么时候教师当讲?什么时候不当讲?什么时候多讲?什么时候少讲呢?用中医辨证法做个比喻:如果遇到因消化不好而引起营养不良的学生,就让他空一空,动一动。让学生多动点,老师少讲点,开促消化的药治一治,比如课堂上加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如果遇到的是牙齿倍棒,胃口棒好的学生,不妨适当增加进食量,拓宽课堂的广度,挖掘课堂的深度,提高课堂的效度,不需要一味增进提高学习兴趣的素材,应该给课堂多加点干货进去。
课堂应该像动人的乐曲:有时需要老师领唱,有时需要学生独唱,有时更需要师生一起合唱。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越位,不渎职才能演奏出余音绕梁、动人心魄的交响曲。
三、课改,除了改模式,我们还能怎样改?
有的人一提课改就会想到各种模式,似乎无模式不课改。个人认为:只要可以改无效为有效,改低效为高效,化枯燥为有趣,化繁琐为简单的课堂改革,都可称之为有效的课改。例如,在地理学科延伸出的诗话地理,散文地理,歌曲地理,漫画地理,电影地理等等。教学素材选用更新颖,学习方式变更有趣,这也是课改的一种。
四、 这样的“展示”真的好吗?
展示是课改的核心环节,质疑,对抗,拓展,互动,个性展示,生命绽放的环节。如果公开课上成了一节完整的展示课,整堂课都是你方作罢我登场,上台者似乎信心满满,滔滔不绝。有的同学把展示的内容提前不遗余力的整整齐齐罗列在了黑板上,然后口齿伶俐,字正腔圆读一遍。我们课改确实给了学生信心,他们敢说了,能说了。皆大欢喜表面也隐藏了些问题。
(1)展示的人,一般都是小组选好的,能说会道的,每次展示任务可能固化到一个人身上,听众永远是听众,不善表达的还是不善表达的,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为了保证听公开课的效果,展示的题会分配到某个小组,这样是保证了效果,却也会使小组忽视其他未指派的题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
(3)展示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如果整节课都是气氛热烈,没有任何卡壳,特别流畅,学生无所不会。这种现象不是好现象,整节课下来,课堂上会的从前就会,跟没上有什么区别?只能考虑是不是课堂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平平仄仄才是诗歌,抑扬顿挫才是演讲。课堂也要有一波三折的韵律美,否则展示就只能算作“假展示”
五、这样的展示才是真的好
(1)展示要以点代线,以线带面以便发动更多的学生。除了学生自由发言以外,增加随机检测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参与进来。因为课堂的效度=学生参与的人数×学生的参与效度。
(2)展示除了预设的学案外,增加些生成的部分,才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不能一节课按部就班串学案,可以在PPT上呈现些学案没有,而又与学案相关的习题。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又可以锻炼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
(3)展示无须完全让学生写出来,再读一遍。这样只能算是照本宣科,体现不出知识动态生成过程。可以让展示的同学脱离文本陈述内容,这样对于展示本人和聆听同学更有意义。全写出来过于直白,缺乏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
(4)展示关注展示者的精彩与否,更要关注聆听同学们的参与状态。毕竟展者少数,听者多数。也不能由教师一言谈,变成某学生的一言谈,这样的改革与从前无本质的区别。发动更多学生,更深层次的参与课堂是关键。以点带线,以线代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才是最高境界。
六、如何评定课改示范课的好坏
课改示范课的好坏立足于其示范性:教学理念有什么创新?教学模式有没有新的推进?教学手段有没有创新?多媒体使用方法有没有新的开发?课程素材的呈现形式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它的推广辐射价值在哪里?如果一节课的时间成本太高,需要几节课的功夫才见收效,那么这样的示范课推广价值在哪里?
成功的课改不仅可以还学生以分数,而且还可以还学生以健康;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人,更可以让学生成才;不仅可以让学生满意,更可以让家长、社会满意;不仅可以为学生今天奠基,更能为学生明天负责。课改之行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需要多反思,多总结。在反思中成长,在总结中完善,那么它将如春天的雨露,滋润出时代的教育、时代的学校,时代的教师、时代的人才。
引用近日关于“四风”讲话内容: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我们也要铭记课改初衷,远离“新形式主义”。大道至简,小道至繁至难。抓住主要矛盾,针对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