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理论指导用药 - 芳香能止痛、软藤横行经脉中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理论指导用药 - 芳香能止痛、软藤横行经脉中

14、理论指导用药——芳香能止痛

唐老师说,你们不管是研究药的,还是做临床搞医理的,最好都要懂得采药识药。

以前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上,都提倡医家同时要能够自行去采药,不单是为了能够用到得心应手的药,同时你在采药识药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书籍上没有记载到的东西。

所以后世的不少医家,自己都充当药师,亲自上山去采药。

而我就深有体会,跟爷爷采药的时候,发现学习药物特别新鲜而且快,一点都不抽象。

唐老师说,你们不单要学会采药,而且还要亲自尝药,学好一味药,需要你看到这味药,采到这味药,尝到这味药,最后在临床上用到这味药,用得好,才真正跟这味药交成朋友。

而现在我发现很多学院里的学生学医两三年了,到我老唐这里来,看药草,一问他们,他们很多都没有尝过汤药,身上有病,不舒服了,图个方便,以为煎汤药麻烦,就搞搞药片吃吃,也就了事,他们不知道你如果没跟中医中药保持良好的药感,你怎么能够深信它,学习它,用好它呢?

确实一门技术学问,一个人能够学好,必定是这个人能够跟这门技术学问打成一片,朝夕相处,这学问才能够深入他的精神世界,进入他骨髓深处。

你如果得病后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搞些中药来尝,不是运用中医的思维来调理,那么你就失去了最大提升中医水平的机会。

大家听了后都很惭愧,因为他们有些搞科研的,真的没尝过中药,要他们说出些味道来,他们都没法讲,这样又谈何把中药研究开发得好呢?

唐老师接着说,你们别小看中医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以为这些是老掉牙的东西,告诉你们中药的精髓全在这里面。

唐老师随手抓一把草药,指着它说,好比如你看这藿香叶,为什么《药性赋》上说它辟恶气,哕呕可医?

你们不要只知道研究藿香的提取液,做藿香正气水,你们要懂得这里头的道理,你们看为何腹痛腹胀上吐下泻就用它,水土不服头晕脑胀也用它?

我随口便诵出爷爷教我的《青草药歌诀》说,

辛臭可杀虫,芳香能止痛。

此是一般法,临证要变通。

唐老师眼中一亮,高兴地说,这小伙子学得好,你们瞧瞧樟脑丸为什么可以杀虫?老百姓又叫他臭丸,它那股辛臭的味道,虫见了都逃之夭夭。

而藿香它是芳香的,芳香药,它能止痛,为什么?芳香行气啊,气机滞塞导致的胀痛,只要让气机运动顺畅,不堵塞,马上它就不胀不痛了。

你如果懂得这道理,碰上个吐泻不舒,吃错东西了,胀痛难受的病人,就来我这百草园,抓把藿香,再搞块姜,捣烂,水一煎,喝下去就好了。

15、理论指导用药——软藤横行经脉中

唐老师看我们听得很认真,中药学院的学生也很勤奋地做笔记,他就索性把锄头放一边,带我们到他心爱的百草园周围转转,并且边走边唱道: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

......

原来唐老师唱的是《草药辨认歌诀》。

唐老师说,你们如果碰到个痈疮肿痛,怎么办?

这时一个中药学院的学生说,叶边有刺皆消肿。

唐老师说,孺子可教,但是你要分清楚,是阳疮,还是阴疮。阳疮是凸起来,阴疮是凹陷下去。阳疮要用透刺消平,就像仙方活命饮用皂角刺,可以把疮肿透刺消掉,而阴疮日久的,肉长不上来,就要用健脾胃补肝肾,使脾主肌肉功能加强,肝肾精血充足,疮才会收口,比如阳和汤。

这样阴阳的道理分明,用药就不会出错,所以用药背后一定是用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用药,就像没有导航在开车,很容易走弯路。

大家再次认识到阴阳之理的重要。

唐老师走到一棵仙人掌旁边说,你们看这仙人掌是不是带刺,而且它肉厚多汁性凉,所以一看这种生长形态,就知道它能把阳疮刺破,使肿热退掉。

你如果再尝一下,知道它是苦的,苦能泄火,所以它能清热解毒。

这就是为何在下颌红肿这种猪头风流行的时候,用仙人掌外敷,可以很快把红肿热痛消退的道理。

大家听了后,觉得这中医原来可以这样认识药草,药草的功效居然可以靠你掌握的基础理论推出来。

唐老师又走到一大片藤类植物那里,这些藤有些爬在树上,有些爬在石头上。

唐老师说,你们看这藤类药是不是善于爬走啊?

大家点点头。

唐老师又说,你们看这藤类药,比如络石藤,忍冬藤,鸡血藤,青风藤,它们像不像一条条绳子,像不像人体一条条经脉?

经唐老师这么生动形象地一说,大家纷纷点头。

唐老师又说,你们看,这藤类药,要把养分从地下运输到几米甚至十几米以外的地方去开枝散叶,那么保持这藤条无比通畅是不是很重要,就像你北京到香港的京九铁路,要非常通畅,这北京运下来的东西才能够很快地到香港?

大家听了后,又点头。

唐老师说,所以,运送人体气血津液靠的是经脉,经脉堵塞就会痹痛,会不舒服,你们想想这藤类药,最善于治哪些疾病,在哪些病象上可以大为发挥它们的功用?

这时一个学生说,我记得很多祛风湿的药就是藤类药,风湿痹症关节痛,少不了它。

唐老师笑笑说,正是如此,祛风湿的药少不了藤类药,风湿痹痛,经脉不通,藤类药就善于重建经脉,疏通气机,连通上下,沟通内外。

这么形象的讲法,大家好像第一次听到。

唐老师笑笑说,其实你把藤类药用到风湿痹症里头,还是太小瞧了它的作用。

身体哪个地方不需要通畅,哪条经脉不需要条达?而生病之所以会不舒服疼痛,这里头肯定跟筋脉扭曲不通分不开。

所以你们如果把藤类药研究好了,那不得了,在治疗很多疾病里头,你们都可以有一种新的思路。

如果再配合辨证论治,加上保持人体经脉通畅的思想,你用药遣方的水平估计会更上一层。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懂唐老师讲的,但我跟爷爷抄方有一段时间了,深知爷爷处方用药,疗疾治病,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人体气机灵通。

爷爷最常挂在嘴巴的一句话就是张仲景讲的,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大家想想,这元真就是精微物质,能够日夜运行不息,环周不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体管道无所滞塞啊!

难怪爷爷在用药的时候,总会用上一两味畅通气机经脉的药,比如鸡血藤、通草、红藤等。

以前我想不明白的,经唐老师这样一提点,我对藤类药不禁再次刮目相看,看来以前只把它看成风湿痹症的用药,远远低估了这些藤类药的真正价值。

唐老师说,所以《药物歌诀》上讲软藤横行经脉中。你们学药一定要站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这个层面上来去用,而不是站在病名上去用,站在病名上研究,你们就会把中药带进死胡同。如果你们仅仅以为软藤专治风湿痛,那就麻烦了。

学药物不能自绑手脚,认为某某药治某某病,研究某某病用某某药,那就是自绑手脚。

学药物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解除病人疾苦,解决临床上很多疑难的问题。

学生们问,那么怎么解放思想?

唐老师说,你如果把软藤看到通行经脉这层次上,那么百病引起经脉不通,或者经脉不通引起的各种怪病,你用这些藤类药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活学活用中药,必须要真正地去观察中药,品尝中药,采集中药,思考中药,同时用中医基础理论去指导用药,研究药物。那么真正中医中药的研究,才会走上正轨。


文源:罾事物语

(0)

相关推荐

  • 黄瓜藤的功效与作用

    百草中医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黄瓜藤的功效与作用 黄瓜藤,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6月采.阴干或鲜用.黄瓜的子叶节以下至地面的茎,叫下胚轴.幼苗期的下胚轴也称幼茎,其高度最好在3厘米以内.如果在育苗 ...

  • 中医用药经验1、乳香、没药、丹参同用,可...

    中医用药经验 1.乳香.没药.丹参同用,可使肺痈内消.丹参能上达于肺,以宣通脏腑之毒血郁热而消融之.乳香.没药同为疮家要药,故用之则参赞丹参,而痈疮可以内消.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

    4.理论指导用药--芳香能止痛 唐老师说,你们不管是研究药的,还是做临床搞医理的,最好都要懂得采药识药. 以前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上,都提倡医家同时要能够自行去采药,不单是为了能够用到得心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3-理论指导用药 - 诸花皆升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3-理论指导用药 - 诸花皆升 13.理论指导用药--诸花皆升 在放学回宿舍的时候,我看到夕阳西下,一个药农扛着锄头在锄草,旁边有几个学生拿着笔记本好像在问着什么. 老药农边干活边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以阳治阴

    3.以阳治阴 对于很多急性痛症,针刺见效的速度,可以用秒来计. 很多时候,你熬了汤药,都觉得来不及,或者在旅途上,没条件熬汤药. 这时用针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以前的草医郎中,赤脚医生,都是一根针,一把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3)路见病痛,拔针相助/以阳治阴

    2.路见病痛,拔针相助 老张边开摩托边问,指月老弟,想起你第一次抓那把药就治好我重感冒,真是神奇啊! 我笑笑说,没什么,小时候,爷爷都是这样干的 老张问,为什么我吃那么多消炎止痛片都没好,你就搞点那热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老张的感冒

    内容提要 本书(<我的大学中医故事>)以小指月上大学接受学院教育的小说形式,通过主人公及其舍友们上大学军训.跟师白云山话养生.罗浮山采药.大学城巡演讲普及中医,以及参加学校爱心社义诊等活动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目录

    提示:点开下面的目录就能读到这篇文章的内容.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目录 (1)老张的感冒 (2/3)路见病痛,拔针相助/以阳治阴 (4/5)凉茶退眼目热火/以阴治阳 (6/7)军训第一课/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01)张景岳的镇阴煎——顽固性口腔溃疡

    101.张景岳的镇阴煎 郑迁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中医名家的风采,一个接一个,令得大家欲罢不能,每个名医都是一本厚重的中医书. 郑迁老师说,你们知不知道古代的很多名医都有将相之才,他们有些甚至以状元之才来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2-大医精诚 - 医术精通

    22.大医精诚--医术精通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8)脾在液为涎

    58.脾在液为涎 吴曼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理论结合实践内容丰富的内经课. 我们知道五液,分属五脏,汗为心之液,鼻涕是肺之液,眼泪是肝之液,唾沫是肾之液,而口角流涎却是脾之液. 所以流涎过多的疾病,应当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