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斌:浩瀚墨海舞春秋

李晓斌就职于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工作之余除学习外,就是阅读名家手札和挥毫泼墨,把临习前贤碑帖作为一件快事。临习前贤碑帖,在灯光下的书案上,铺开宣纸,挥毫落墨,就是他自己的天地。而且在书案边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长年坚持。

李晓斌是热心的。不仅对工作热心,对朋友也有一颗火热的心肠。朋友遇到困难,他都伸出手来积极帮助。记得一次已故的朋友帮助笔者推销作品集,当找到他时,他二话没说,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助解决。兄弟般情意,暖人心窝。虽然事情过去了十多年了,还让笔者记忆犹新。

李晓斌是严谨的。认识他时他就在省公司办公室实践锻炼,办公室的工作,特别是从事秘书的工作以来,培养了他工作的严密谨慎,细致周全,追求完美。也如他穿着讲究,不是因高级毛料才穿的笔挺,就是平常的衣服也是洗的干干净,熨的平平展展,从不随随便便,除了自身外,也是工作的要求,不仅衣着是这样的,报告提纲的拟订,文章的撰写、修改,也是从不马虎,拿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从不放过。由此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也充盈在他的书法中。看他的字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在书写形式上,根据自己笔墨练习的基本功,他也认真思考和选择创作的书体形式;在书写内容上,他认为书写的内容,也是书法创作不可分割的部分,一个书家,要与时代同步,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就要选择书法的文字内容。即便是选择古人文词,也要有感悟,拉近与古人的距离。

李晓斌是清醒的。要练好书法,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以贯之。他十分清楚地懂得,在书法创作之途上没有捷径可行,必须一笔一划,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几度春秋,默默苦练,书法需要长期的临习揣摩,在潜移默化中升华,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只有在漫漫长河的书海中,不停地跋涉,循环往复,才能渐求佳绩。由此便放松心态,随心随性,渐修悟道,沉淀自我,犹如他在书法创作过程中,选择了楷书和草书,长性、耐久,每天坚持书写,而不是一曝十寒地写,楷书和草书的练习有利于笔法的领会、掌握。力求在书写时能够体现“无我之境”,自然天成。

李晓斌是自信的。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默默坚守精神的高地,不为时流所动,排除功利杂念,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文化理想,真实表达自我心境,这便是自信的表现。一个有志于书法的人,必须首先培养自己足够的挥运笔力范围,他学习书法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走来。在书法以竞技为基本特色的场景中,就会使书家思想浮躁,忽视对自身精神的锻炼和对传统文化的修养,急功近利会迷失书法艺术的正确方向。他的作品不是很多,而是专注临习前贤经典;他参加大赛也很少,一有空就翻阅名家书帖,由此不被名利所累,也就淡定而不浮躁。

李晓斌是智慧的。他对传统有着非常正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他深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继承了传统,才竖起了唐楷的高塔;创立“标准草书”的于右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一代书风;创立著名“舒体”的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而今已输入电脑,广泛运用,显其独特的魅力。由此他从来没有把传统当做一种“形式”来学习,去简单的临习,而是在临习前人的书法经典中,汲取营养,同时痛下决心改掉自己不足,从每一个字如何结字,到每一个字起落的关系开始,学习书法艺术所要求的的法则和技巧。他的书法里多多少少都有前贤的影子,把前贤当做一面镜子,审视自我,启迪自我,发展自我。书家是文人,文人是以精神的传承为己任,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就要多花点时间去读书,才会使书写的书法充满生机。

艺术是相通的。作为宁县人,他在创新中汲取庆阳香包、剪纸、皮影民间艺术的养分,扩展了他的视野,拓展了他的思路。现如今已是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电力书法协会理事、天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阅读史书,加强文化修养,因为他明白,书法就是无数书家整个艺术修养的综合。

只好利用夜间的安静,写点文字,夜已深了,在此搁笔。在今后的岁月里,祝愿李晓斌在书法之途上风雨无阻,不断前行。

(0)

相关推荐